本申請公開了一種頂料油缸,其包括油缸體,油缸體內部依次具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設置于油缸體內部的活塞;以及設置于活塞的活塞桿,活塞桿一端穿設活塞,另一端穿設第一通孔,中間具有桿徑大于第一通孔孔徑且小于第二通孔孔徑的突出部;其中,當活塞沿第三通孔靠近第二通孔時,活塞桿由活塞推動帶動突出部靠近第一通孔;當第二通孔止擋住活塞時,活塞桿繼續運動至突出部抵觸第一通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特殊的活塞桿實現大頂出力慢速和小頂出力快速運動,具有快速頂料的優點。同時采用四分環鍵固定油缸體,避免螺釘聯接的松動,提高油缸的可靠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屬于油缸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頂料油缸。
技術介紹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和國內液壓基礎元件品質的不斷提高,液壓系統在各行業得到廣泛應用,油缸作為液壓系統的執行機構在液壓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特別是在工程機械和鍛壓機械應用較廣。鍛壓行業對于深型腔產品由于不易出模,通常需配頂料裝置,當工件從型腔剛脫離時需要較大的頂出力,一旦工件與型腔脫離后頂出力只需比工件重量大些即可(所需頂出力小)。傳統頂料油缸為雙作用油缸,由于只有一級活塞(或活塞桿)運動,頂出力是恒定的,容易造成頂料過慢的問題;傳統頂料油缸使用螺絲固定在工作臺下,安裝空間大且螺絲易出現松動現象。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申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了一種頂料油缸,通過采用四分環鍵聯接且具有兩級頂出力和頂出速度的頂料油缸避免頂料過慢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公開了一種頂料油缸,其包括油缸體,油缸體內部依次具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且第一通孔孔徑小于第二通孔孔徑,第二通孔孔徑小于第三通孔孔徑;設置于油缸體內部的活塞,活塞在第三通孔之間往復運動;以及設置于活塞的活塞桿,活塞桿一端穿設活塞,另一端穿設第一通孔,中間具有桿徑大于第一通孔孔徑且小于第二通孔孔徑的突出部,突出部在活塞與第一通孔之間往復運動;其中,當活塞沿第三通孔靠近第二通孔時,活塞桿由活塞推動帶動突出部靠近第一通孔;當第二通孔止擋住活塞時,活塞桿繼續運動至突出部抵觸第一通孔。根據本技術的一實施方式,上述頂料油缸還包括安裝油缸體的工作臺,油缸體通過四分環鍵,圈及孔用擋圈固定于工作臺。根據本技術的一實施方式,上述活塞桿設置為階梯狀,突出部桿徑大于兩端桿徑。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可以獲得包括以下技術效果:1)通過設置特殊的活塞桿實現大頂出力慢速和小頂出力快速運動,具有快速頂料的優點。2)采用四分環鍵固定油缸體,避免螺釘聯接的松動,提高油缸的可靠性。當然,實施本申請的任一產品必不一定需要同時達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術效果。【附圖說明】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申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申請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申請,并不構成對本申請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是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頂料油缸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頂料油缸一運動過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頂料油缸一運動過程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油缸體示意圖。圖5是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活塞桿示意圖。附圖標記油缸體10,活塞20,活塞桿30,工作臺40,四分環鍵50,圈60,孔用擋圈70,第一通孔110,第二通孔120,第三通孔130,突出部310,第一通孔孔徑D1,第二通孔孔徑D2,第三通孔孔徑D3,突出部桿徑D4。【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配合附圖及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申請的實施方式,藉此對本申請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并達成技術功效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并據以實施。請一并參考圖1,圖4與圖5,圖1為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頂料油缸示意圖,圖4為油缸體示意圖,圖5為活塞桿示意圖。如圖所示,頂料油缸包括油缸體10,油缸體10內部依次具有第一通孔110,第二通孔120及第三通孔130,且第一通孔孔徑D1小于第二通孔孔徑D2,第二通孔孔徑D2小于第三通孔孔徑D3;設置于油缸體10內部的活塞20,活塞20在第三通孔130之間往復運動;以及設置于活塞20的活塞桿30,活塞桿30—端穿設活塞20,另一端穿設第一通孔110,中間具有桿徑大于第一通孔孔徑D1且小于第二通孔孔徑D2的突出部310,突出部310在活塞20與第一通孔110之間往復運動;其中,當活塞20沿第三通孔130靠近第二通孔120時,活塞桿30由活塞20推動帶動突出部310靠近第一通孔110;當第二通孔120止擋住活塞20時,活塞桿30繼續運動至突出部310抵觸第一通孔110。由此一來,本技術在一實施方式中,活塞桿30與活塞20剛開始一起運動時,能夠實現大頂出力慢速的優點,等活塞20被第二通孔120止擋住時,活塞20不運動,僅活塞桿30運動,實現了小頂快速運動的優點,較之先前技術,減少了第二次油壓運動時的頂出力,向上運動速度自然也就加快。更詳細而言,請一并參考圖1,圖2及圖3,圖1至圖3為本技術一實施方式的頂料油缸一運動過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技術頂料油缸的工作原理為:當油缸體10下腔進油,上腔排油時,首先進入第一階段,即圖2,因為工件與油缸體10型腔附著力大,活塞20和活塞桿30會同時向上運動,產生的液壓力大,所需液壓油量因此也多,此階段為大頂出力慢速運動;然后進入第二階段,即圖3。因工件與型腔已脫離,所需頂出力小,此時活塞20已運動到油缸體10第二通孔120限位處,活塞桿30單獨向上運動,產生的液壓力較之第一階段就小,所需液壓油量也隨之減小,故此階段為小頂出力快速運動。如此一來,較之傳統頂料油缸,具有快速頂料的優點。值得一提的是,本技術所提供的活塞桿30設置為階梯狀,突出部310桿徑D4大于兩端桿徑,在其他實施方式中,還可以將活塞桿30兩端桿徑設置成上端桿徑比下端桿徑小,本技術不以此為限。接下來,請繼續參考圖1。頂料油缸還包括安裝油缸體10的工作臺40,油缸體通過四分環鍵50,圈60及孔用擋圈70固定于工作臺40上,這樣可以避免使用螺釘聯接固定在工作臺40上的缺點,不容易產生松動現象。上述說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術的若干優選實施例,但如前所述,應當理解本技術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境,并能夠在本文所述技術構想范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則都應在本技術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主權項】1.一種頂料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 油缸體,所述油缸體內部依次具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孔徑小于所述第二通孔孔徑,所述第二通孔孔徑小于所述第三通孔孔徑; 設置于所述油缸體內部的活塞,所述活塞在所述第三通孔之間往復運動;以及設置于所述活塞的活塞桿,所述活塞桿一端穿設所述活塞,另一端穿設所述第一通孔,中間具有桿徑大于所述第一通孔孔徑且小于所述第二通孔孔徑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在所述活塞與所述第一通孔之間往復運動; 其中,當所述活塞沿第三通孔靠近所述第二通孔時,所述活塞桿由所述活塞推動帶動所述突出部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當所述第二通孔止擋住所述活塞時,所述活塞桿繼續運動至所述突出部抵觸所述第一通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頂料油缸,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安裝所述油缸體的工作臺,所述油缸體通過四分環鍵,圈及孔用擋圈固定于所述工作臺。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頂料油缸,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活塞桿設置為階梯狀,所述突出部桿徑大于兩端桿徑。【專利摘要】本申請公開了一種頂料油缸,其包括油缸體,油缸體內部依次具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設置于油缸體內部的活塞;以及設置于活塞的活塞桿,活塞桿一端穿設活塞,另一端穿設第一通孔,中間具有桿徑大于第一通孔孔徑且小于第二通孔孔徑的突出部;其中,當活塞沿第三通孔靠近第二通孔時,活塞桿由活塞推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頂料油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油缸體,所述油缸體內部依次具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及第三通孔,且所述第一通孔孔徑小于所述第二通孔孔徑,所述第二通孔孔徑小于所述第三通孔孔徑;設置于所述油缸體內部的活塞,所述活塞在所述第三通孔之間往復運動;以及設置于所述活塞的活塞桿,所述活塞桿一端穿設所述活塞,另一端穿設所述第一通孔,中間具有桿徑大于所述第一通孔孔徑且小于所述第二通孔孔徑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在所述活塞與所述第一通孔之間往復運動;其中,當所述活塞沿第三通孔靠近所述第二通孔時,所述活塞桿由所述活塞推動帶動所述突出部靠近所述第一通孔;當所述第二通孔止擋住所述活塞時,所述活塞桿繼續運動至所述突出部抵觸所述第一通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嚴厚廣,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百協精鍛機床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