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及其液壓油路,包括:主換向閥,具有第一和第二工作油口;選擇閥,具有選擇進油口、第一和第二選擇油口,選擇進油口與第一工作油口連通并連通于第一或第二選擇油口;第一至第四組液壓缸,第一選擇油口分別連通于第一和第二組液壓缸中每個液壓缸的有桿腔,第二選擇油口分別連通于第三和第四組液壓缸中每個液壓缸的有桿腔;N個操控閥,均包括操控進油口、第一和第二操控油口,操控進油口可選擇地連通于第一或第二操控油口,每個操控閥的操控進油口均與第二工作油口連通,第N個操控閥的第一操控油口連通于第一和第三組液壓缸中的第N個液壓缸的無桿腔,第N個操控閥的第二操控油口連通于第二和第四組液壓缸中第N個液壓缸的無桿腔。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液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用于工程機械(如下車系統)的液壓油路以及包括該液壓油路的工程機械。
技術介紹
對于工程機械(如挖掘機、起重機),尤其是在下車系統設置有各種作為負載的支腿,以實現對工程機械在工作時的充分支撐和保護。而且,眾多支腿的動作往往需要單獨進行控制。現有技術中已經針對下車系統的負載控制設計有多種液壓油路,通常需要為每個負載配置一個操控閥,以分別獨立地控制每個負載的動作,如用于支腿的油缸的伸出或回縮。因此,當在下車系統中增加負載時,只能通過設計更多的操控閥來實現,從而導致閥路結構越發復雜。一方面會增加下車系統控制閥的體積越來越大,導致空間布置困難;另一方面,會降低系統運行的可靠穩定性。有鑒于此,在面對需要單獨控制的眾多負載時,如何盡可能地減少用于負載的操控閥的數量,成為本領域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技術方案,該技術方案能夠用相對較少的操控閥來單獨控制眾多的液壓負載。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用于工程機械的液壓油路,其中,該液壓油路包括:主換向閥,該主換向閥具有用于輸送壓力液壓油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選擇閥,該選擇閥具有選擇進油口、第一選擇油口和第二選擇油口,所述選擇進油口與所述第一工作油口連通并可選擇地連通于所述第一選擇油口或第二選擇油口;第一組液壓缸至第四組液壓缸,每組液壓缸具有N個液壓缸,N為非零自然數,所述第一選擇油口分別連通于所述第一組液壓缸和第二組液壓缸中每個液壓缸的有桿腔,所述第二選擇油口分別連通于所述第三組液壓缸和第四組液壓缸中每個液壓缸的有桿腔;N個操控閥,每個操控閥包括操控進油口、第一操控油口和第二操控油口,所述操控進油口可選擇地連通于所述第一操控油口或第二操控油口,每個操控閥的操控進油口均與所述第二工作油口連通,第N個操控閥的第一操控油口連通于所述第一組液壓缸和第三組液壓缸中的第N個液壓缸的無桿腔,第N個操控閥的第二操控油口連通于第二組液壓缸和第四組液壓缸中第N個液壓缸的無桿腔。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用于工程機械的液壓油路,其中,該液壓油路包括:主換向閥,該主換向閥具有用于輸送壓力液壓油的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選擇閥,該選擇閥具有選擇進油口、第一選擇油口和第二選擇油口,所述選擇進油口與所述第一工作油口連通并可選擇地連通于所述第一選擇油口或第二選擇油口;第一組液壓缸至第三組液壓缸,每組液壓缸具有N個液壓缸,N為非零自然數,所述第一選擇油口分別連通于第一組液壓缸和第二組液壓缸中每個液壓缸的有桿腔,所述第二選擇油口分別連通于第三組液壓缸中每個液壓缸的有桿腔;N個操控閥,每個操控閥包括操控進油口、第一操控油口和第二操控油口,所述操控進油口可選擇地連通于所述第一操控油口或第二操控油口,每個操控閥的操控進油口均與所述第二工作油口連通,第N個操控閥的第一操控油口連通于所述第一組液壓缸中的第N個液壓缸的無桿腔,第N個操控閥的第二操控油口連通于第二組液壓缸和第三組液壓缸中第N個液壓缸的無桿腔。優選地,所述N為2、3、4、5或6。優選地,所述主換向閥的第一工作油口串聯連接有液控單向閥,該液控單向閥的控制端連接于所述第二工作油口。優選地,每個操控閥的第二操控油口分別通過單向閥連接于過載閥,該過載閥的控制端連接于所述第一工作油口。優選地,所述液壓缸為用于工程機械中下車系統的負載。另外,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工程機械,該工程機械設置有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上述液壓油路。優選地,所述液壓缸為用于工程機械中下車系統的負載。優選地,所述負載包括所述工程機械的各個支腿。優選地,所述工程機械為起重機。通過上述技術方案,由于選擇閥和各個操控閥的配合,從而實現對各個液壓缸的“二階”控制,在有N個操控閥的情形下,由于每個選擇閥有兩個閥位,同時每個操控閥有兩個閥位,因此本申請的技術方案中,最多可控制4*N個液壓缸。顯然比傳統上最多可控制2*N個液壓缸的技術方案具有更大的容量。本專利技術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附圖說明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但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在附圖中:圖1是表示根據本專利技術的液壓油路中操控閥和選擇閥連接關系的示意圖;圖2和圖3分別是根據本專利技術不同優先實施方式的液壓油路的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主換向閥 10第一工作油口 11第二工作油口 12選擇閥 20選擇進油口 21第一選擇油口 22第二選擇油口 23操控閥 30操控進油口 31第一操控油口 32第二操控油口 33液控單向閥 D過載閥 PR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如圖1和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公開了用于工程機械的液壓油路,該液壓油路包括:主換向閥10,該主換向閥10具有用于輸送壓力液壓油P的第一工作油口11和第二工作油口12;選擇閥20,該選擇閥20具有選擇進油口21、第一選擇油口22和第二選擇油口23,所述選擇進油口21與所述第一工作油口11連通并可選擇地連通于所述第一選擇油口22或第二選擇油口23;第一組液壓缸至第四組液壓缸,每組液壓缸具有N個液壓缸,N為非零自然數,所述第一選擇油口22分別連通于所述第一組液壓缸和第二組液壓缸中每個液壓缸的有桿腔,所述第二選擇油口23分別連通于所述第三組液壓缸和第四組液壓缸中每個液壓缸的有桿腔;N個操控閥30,N為非零自然數,每個操控閥30包括操控進油口31、第一操控油口32和第二操控油口33,所述操控進油口31可選擇地連通于所述第一操控油口32或第二操控油口33,每個操控閥30的操控進油口31均與所述第二工作油口12連通,第N個操控閥30的第一操控油口32連通于所述第一組液壓缸和第三組液壓缸中的第N個液壓缸的無桿腔,第N個操控閥30的第二操控油口33連通于第二組液壓缸和第四組液壓缸中第N個液壓缸的無桿腔。如圖1和圖3所示,本專利技術公開了用于工程機械的液壓油路,該液壓油路包括:主換向閥10,該主換向閥10具有用于輸送壓力液壓油P的第一工作油口11和第二工作油口12;選擇閥20,該選擇閥20具有選擇進油口21、第一選擇油口22和第二選擇油口23,所述選擇進油口21與所述第一工作油口11連通并可選擇地連通于所述第一選擇油口22或第二選擇油口23;第一組液壓缸至第三組液壓缸,每組液壓缸具有N個液壓缸,N為非零自然數,所述第一選擇油口22分別連通于第一組液壓缸和第二組液壓缸中每個液壓缸的有桿腔,所述第二選擇油口23分別連通于第三組液壓缸中每個液壓缸的有桿腔;N個操控閥30,N為非零自然數,每個操控閥30包括操控進油口31、第一操控油口32和第二操控油口33,所述操控進油口31可選擇地連通于所述第一操控油口32或第二操控油口33,每個操控閥30的操控進油口31均與所述第二工作油口12連通,第N個操控閥30的第一操控油口32連通于所述第一組液壓缸中的第N個液壓缸的無桿腔,第N個操控閥30的第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用于工程機械的液壓油路,其中,該液壓油路包括:主換向閥(10),該主換向閥(10)具有用于輸送壓力液壓油(P)的第一工作油口(11)和第二工作油口(12);選擇閥(20),該選擇閥(20)具有選擇進油口(21)、第一選擇油口(22)和第二選擇油口(23),所述選擇進油口(21)與所述第一工作油口(11)連通并可選擇地連通于所述第一選擇油口(22)或第二選擇油口(23);第一組液壓缸至第四組液壓缸,每組液壓缸具有N個液壓缸,N為非零自然數,所述第一選擇油口(22)分別連通于所述第一組液壓缸和第二組液壓缸中每個液壓缸的有桿腔,所述第二選擇油口(23)分別連通于所述第三組液壓缸和第四組液壓缸中每個液壓缸的有桿腔;N個操控閥(30),每個操控閥(30)包括操控進油口(31)、第一操控油口(32)和第二操控油口(33),所述操控進油口(31)可選擇地連通于所述第一操控油口(32)或第二操控油口(33),每個操控閥(30)的操控進油口(31)均與所述第二工作油口(12)連通,第N個操控閥(30)的第一操控油口(32)連通于所述第一組液壓缸和第三組液壓缸中的第N個液壓缸的無桿腔,第N個操控閥(30)的第二操控油口(33)連通于第二組液壓缸和第四組液壓缸中第N個液壓缸的無桿腔。...
【技術特征摘要】
1.用于工程機械的液壓油路,其中,該液壓油路包括:主換向閥(10),該主換向閥(10)具有用于輸送壓力液壓油(P)的第一工作油口(11)和第二工作油口(12);選擇閥(20),該選擇閥(20)具有選擇進油口(21)、第一選擇油口(22)和第二選擇油口(23),所述選擇進油口(21)與所述第一工作油口(11)連通并可選擇地連通于所述第一選擇油口(22)或第二選擇油口(23);第一組液壓缸至第四組液壓缸,每組液壓缸具有N個液壓缸,N為非零自然數,所述第一選擇油口(22)分別連通于所述第一組液壓缸和第二組液壓缸中每個液壓缸的有桿腔,所述第二選擇油口(23)分別連通于所述第三組液壓缸和第四組液壓缸中每個液壓缸的有桿腔;N個操控閥(30),每個操控閥(30)包括操控進油口(31)、第一操控油口(32)和第二操控油口(33),所述操控進油口(31)可選擇地連通于所述第一操控油口(32)或第二操控油口(33),每個操控閥(30)的操控進油口(31)均與所述第二工作油口(12)連通,第N個操控閥(30)的第一操控油口(32)連通于所述第一組液壓缸和第三組液壓缸中的第N個液壓缸的無桿腔,第N個操控閥(30)的第二操控油口(33)連通于第二組液壓缸和第四組液壓缸中第N個液壓缸的無桿腔。2.用于工程機械的液壓油路,其中,該液壓油路包括:主換向閥(10),該主換向閥(10)具有用于輸送壓力液壓油(P)的第一工作油口(11)和第二工作油口(12);選擇閥(20),該選擇閥(20)具有選擇進油口(21)、第一選擇油口(22)和第二選擇油口(23),所述選擇進油口(21)與所述第一工作油口(11)連通并可選擇地連通于所述第一選擇油口(22)或第二選擇油口(23);第一組液壓缸至第三組液壓缸,每組液壓缸具有N個液壓缸,N...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居夢雄,廖啟輝,
申請(專利權)人:常德中聯重科液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