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對排出器而言,無需將在運輸時必不可少的泵塞在使用時扔掉,而能夠保持插嵌在排出器上的狀態使用。泵塞(E、F)的特征在于,具備以俯視為C字狀的方式形成有側方開口(38)的大致圓筒形狀的塞主體(35),塞主體(35)在插嵌至安裝蓋(B)的頂壁(5)與噴嘴頭(D)的筒體(28)之間時,在上端側或下端側的任一側具有阻止噴嘴頭(D)的筒體(28)向下方移動的限制部(41),并且在另一側具有容許噴嘴頭(D)的筒體(28)向下方移動的空間部(42)。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泵式的排出器,特別地,涉及一種在排出器的噴嘴頭和安裝蓋之間裝卸自如地插嵌的泵塞。
技術介紹
已知存在一種泵式排出器,該泵式排出器包括:在收容了內容液的容器主體的口筒部所安裝的安裝蓋、在下部安裝有抽吸管的泵、以及在泵上部安裝的噴嘴頭,通過按下噴嘴頭,使抽吸管吸取容器主體內的內容液,并將內容液從噴嘴頭的噴嘴口排出。已知在這樣的排出器中,為了防止在運輸、保管時或者販賣陳列時,為了防止由于故意或不小心地施加的外力而導致內容液排出,通過在噴嘴頭和安裝蓋之間插嵌泵塞來阻止噴嘴頭的按下,防止容器主體內的內容液不小心而排出(例如,參考專利文獻1和專利文獻2)。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7-38048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9-56404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技術問題然而,由于上述專利文獻1和專利文獻2記載的排出器當在使用時取下泵塞時,取下的泵塞就沒用了,因此就這樣被扔掉,或者如果計劃再次使用則需要另行保管。并且,當在既存的排出器上添加手指座時,由于需要新的部件,不僅增加了產品成本,還由于增加了部件數量而增加環境的負擔。另外,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如上述專利文獻2記載的排出器,可以考慮將手指座與安裝蓋一體化,但當與安裝蓋一體化時,存在對不需要手指座的使用者來說,比較礙事的問題。本專利技術以解決上述問題為課題,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泵塞,對排出器而言,在運輸時必不可少的泵塞在使用時無需扔掉,能夠保持插嵌在排出器上的狀態而使用,不增加部件數量,還能夠同時作為手指座而使用。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作為泵塞采用具有以下特征的結構,即,泵塞能夠裝卸自如地插嵌于排出器,上述排出器具有:安裝于容器主體的口筒部的具有頂壁的安裝蓋;安裝于安裝蓋的泵;以及安裝于泵的上端,并具有朝向下方而豎直設置的筒體的噴嘴頭,泵塞具有以俯視為C字狀的方式形成有側方開口的大致圓筒形狀的塞主體,塞主體在插嵌至安裝蓋的頂壁與噴嘴頭的筒體之間時,在上端側或下端側的任一側具有阻止噴嘴頭的筒體向下方移動的限制部,并且在另一側具有容許噴嘴頭的筒體向下方移動的空間部。作為泵塞的具體的實施方式,采用具有以下特征的結構:泵塞具有從塞主體向徑向外側延伸地設置的手指座。另外,作為塞主體的具體的實施方式,采用具有以下特征的結構:塞主體具有內筒壁和外筒壁,上述內筒壁基于圓筒形狀沿周向由兩側端面開口而成,上述外筒壁與內筒壁隔開一定距離而與內筒壁的外周側連接地設置,且基于圓筒形狀沿周向由兩側端面開口而成,在內筒壁與外筒壁之間形成有空間部,并且內筒壁和外筒壁的上端側或者下端側的任一側由限制部連接。作為泵塞的另一具體的實施方式,采用了具有以下特征的結構:限制部由連接內筒壁端部和外筒壁端部的至少一個連結片構成,或者采用具有以下特征的結構:在塞主體朝向與側方開口相反一側的徑向外側延伸地設置有捏持部。專利技術效果本專利技術的泵塞具備以俯視為C字狀的方式形成有側方開口的大致圓筒形狀的塞主體,塞主體通過在插嵌至安裝蓋的頂壁與噴嘴頭的筒體之間時,在上端側或下端側的任一側具有阻止噴嘴頭的筒體向下方移動的限制部,并且在另一側具有容許噴嘴頭的筒體向下方移動的空間部,從而當將泵塞上下翻轉,并以塞主體的限制部一側與安裝蓋的頂壁對置的方式插嵌于排出器時,由于噴嘴頭的筒體在形成于塞主體的內筒壁和外筒壁之間的空間部能夠向下方移動,因此能夠以泵塞插嵌于排出器的狀態使用。另外,本專利技術的泵塞通過具有從塞主體向徑向外側延伸設置的手指座,從而在運輸時能夠作為通常的泵塞起作用,在使用時通過將泵塞上下翻轉然后插嵌至排出器,從而能夠轉用為手指座。由此,無需重新制作手指座,能夠為降低成本以及降低環境負擔做貢獻。進一步地,由于限制部由連接內筒壁端部和外筒壁端部的至少一個連結片構成,因此與內筒壁端部和外筒壁端部遍及周向整體相連的情況相比,內筒壁與外筒壁容易變形,在將泵塞插嵌至排出器時,能夠容易地插嵌。附圖說明圖1為示出在運輸時將作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例的泵塞插嵌至排出器的狀態的圖,(a)為俯視圖,(b)為主視半剖視圖。圖2為示出在運輸時將作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例的泵塞插嵌至排出器的狀態的側視剖視圖。圖3為示出在使用時將作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例的泵塞插嵌至排出器的狀態的主視半剖視圖。圖4為示出作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例的泵塞的立體圖,(a)為示出作為塞而使用的狀態的圖,(b)為示出作為手指座而使用的狀態的圖。圖5為示出在運輸時將作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二實施例的泵塞插嵌至排出器的狀態的圖,(a)為俯視圖,(b)為主視半剖視圖。圖6為示出在使用時將作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二實施例的泵塞插嵌至排出器的狀態的主視半剖視圖。圖7為示出作為本專利技術的第二實施例的泵塞的立體圖,(a)為示出作為塞而使用的狀態的圖,(b)為示出作為手指座而使用的狀態的圖。符號說明A容器主體B安裝蓋C泵D噴嘴頭E、F泵塞1口筒部2筒身部3外螺紋5頂壁6導引筒7側周壁8卡合突條9卡合部10內螺紋15空氣用氣缸16液體用氣缸17空氣用活塞18液體用活塞19閥桿20安裝筒部21管保持筒22抽吸管23氣液混合室24發泡部件25噴嘴26頭部27安裝筒體28筒體29流通路徑30排出路徑31噴嘴口32卡合部件35塞主體36、43手指座37捏持部37a防滑凸部38側方開口39內筒壁39a、40a兩側端面39b、40b上端側40外筒壁41連結片(限制部)42空間部具體實施方式接下來,針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參考附圖進行說明。第一實施例在圖1、圖2中,A為收容內容液的容器主體,B為安裝在容器主體A的安裝蓋,C為安裝在安裝蓋B的泵,D為安裝在泵C的上端的噴嘴頭,E為裝卸自如地插嵌在噴嘴頭D和安裝蓋B之間的泵塞。應予說明,在以下的說明中,以圖1的(b)來看,將上方向設為“上方”,將下方向設為“下方”。通過組裝安裝蓋B、泵C和噴嘴頭D而形成排出器。容器主體A具備口筒部1和筒身部2,在口筒部1的外周設有擰接安裝蓋B的外螺紋3。安裝蓋B具備頂壁5、貫通頂壁5的中心部而豎直設置的導引筒6和從頂壁5的外周緣向下方豎直設置的側周壁7。導引筒6在其內周對后述的噴嘴頭D的上下移動進行導引,在外周上端設有卡合突條8。在側周壁7的內周上端設有與泵C卡合的卡合部9,在其下方設有與容器主體A的外螺紋3擰接的內螺紋10。泵C如圖2所示,在大直徑的空氣用氣缸15的下部,以同心圓狀豎直設置小直徑的液體用氣缸16。該大直徑的空氣用氣缸15利用卡合部9安裝在安裝蓋B的側周壁7的內周上端。相對于安裝蓋B向上方被施力的閥桿(stem)19形成上下端開口的筒狀,將液體用活塞18嵌合于下部,并且在外周上部與在空氣用氣缸15內滑動的空氣用活塞17聯合,能夠上下移動地被安裝在液體用氣缸16內以及空氣用氣缸15內。液體用氣缸16從底部與管保持筒21豎直設置為一體,在管保持筒21連接有抽吸管22。在閥桿19與安裝筒部20之間,形成有來自液體用氣缸16的液體與來自空氣用氣缸15的空氣匯合的氣液混合室23,在與氣液混合室23相連的安裝筒部20內安裝有兩個發泡部件24。在本實施例中,安裝有一對將網眼大小不同的網狀物(mesh)繃緊設置而成的環狀體作為發泡部件24,但也可以安裝一個或三個以上將網狀物繃緊設置而成的環狀體,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選擇。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泵塞,其特征在于,能夠裝卸自如地插嵌于排出器,所述排出器具有:安裝于容器主體的口筒部的具有頂壁的安裝蓋;安裝于安裝蓋的泵;以及安裝于泵的上端,并具有朝向下方而豎直設置的筒體的噴嘴頭,泵塞具有以俯視為C字狀的方式形成有側方開口的大致圓筒形狀的塞主體,塞主體在插嵌至安裝蓋的頂壁與噴嘴頭的筒體之間時,在上端側或下端側的任一側具有阻止噴嘴頭的筒體向下方移動的限制部,并且在另一側具有容許噴嘴頭的筒體向下方移動的空間部。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4.05.30 JP 2014-1135461.一種泵塞,其特征在于,能夠裝卸自如地插嵌于排出器,所述排出器具有:安裝于容器主體的口筒部的具有頂壁的安裝蓋;安裝于安裝蓋的泵;以及安裝于泵的上端,并具有朝向下方而豎直設置的筒體的噴嘴頭,泵塞具有以俯視為C字狀的方式形成有側方開口的大致圓筒形狀的塞主體,塞主體在插嵌至安裝蓋的頂壁與噴嘴頭的筒體之間時,在上端側或下端側的任一側具有阻止噴嘴頭的筒體向下方移動的限制部,并且在另一側具有容許噴嘴頭的筒體向下方移動的空間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泵塞,其特征在于,泵塞...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水島博,
申請(專利權)人:株式會社吉野工業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日本;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