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級緩沖鎖模油缸結構,包括活塞桿、活塞和油缸組件,活塞桿一端連接活塞,活塞桿和活塞滑動在油缸組件內;活塞桿上套設有緩沖套,緩沖套表面設有一級緩沖結構和二級緩沖結構,油缸組件對應設有緩沖配合結構,一級緩沖結構和二級緩沖結構依次經過緩沖配合結構,形成雙級緩沖。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緩沖套,使鎖模油缸結構至少在合模工作中實現雙級緩沖。具體是緩沖套上設置一級緩沖結構和二級緩沖結構,在動模接觸定模前形成一個緩沖(一級緩沖)防止撞模,高壓結束后形成另一個緩沖(二級緩沖)防止活塞撞底,通過雙級緩沖使模具和鎖模油缸更耐用,降低鎖模造成的損壞,且具有結構簡單合理、防止撞模、合模效率高、性能可靠的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雙級緩沖鎖模油缸結構
本技術涉及一種鎖模油缸,特別涉及一種雙級緩沖鎖模油缸結構。
技術介紹
鎖模油缸是液壓雙曲肘式合模機構的驅動部件,其通常與十字頭連接,且鎖模油缸通過活塞桿推動十字頭前后往復運動,帶動后肘桿以某一鉸點為中心轉動,再通過前肘桿推動動模板前后運動,從而實現合模以及開模的運動過程。當動模板運動到合模終止前的某個位置,肘桿機構還沒完全伸直時,模具剛好接觸(這時曲肘角稱為合模臨界角),此后,動模板在活塞桿和肘桿機構的推動下繼續運動,迫使肘桿、拉桿、模板和模具發生彈性變形,從而產生保證模具不會被模腔壓力頂開的變形力,即為鎖模力。合模結束后,后肘桿和前肘桿之間成一直線,合模機構位于自鎖狀態,即使液壓油不再提供壓力,鎖模力依然存在。在通用鎖模油缸設計中,通常會設計一級緩沖結構,防止活塞走到底的時候與油缸蓋撞底,但是卻沒有考慮到在動模與定模模具剛好要接觸時可能會出現的撞模現象。中國專利文獻號CN201712134U于2011年1月19日公開了一種注射機開模限位機構,具體公開了包括開模限位桿,限位塞滑動地設置在開模限位桿上,開模限位桿連接鎖模缸;鎖模缸包括缸筒、缸后蓋、缸前蓋,缸筒內安裝鎖模活塞,鎖模活塞與活塞桿連接;限位桿絲母用限位桿絲母壓蓋固定在缸后蓋上,限位桿絲母上安裝防松螺母;缸筒通過鎖模拉桿與缸后蓋、缸前蓋連接成一體。該結構就是存在上述問題,因此,有必要做進一步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防止撞模、合模效率高、性能可靠的雙級緩沖鎖模油缸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按此目的設計的一種雙級緩沖鎖模油缸結構,包括活塞桿、活塞和油缸組件,活塞桿一端連接活塞,活塞桿和活塞滑動在油缸組件內;其特征在于:活塞桿上套設有緩沖套,緩沖套表面設有一級緩沖結構和二級緩沖結構,油缸組件對應設有緩沖配合結構,一級緩沖結構和二級緩沖結構依次經過緩沖配合結構,形成雙級緩沖。所述一級緩沖結構和二級緩沖結構分別為緩沖套表面的環形凸起,一級緩沖結構與二級緩沖結構之間有間隙。所述緩沖配合結構為油缸組件內壁上的環形凸起,緩沖套于緩沖配合結構內滑動,且一級緩沖結構和二級緩沖結構至少在鎖模工作中依次經過緩沖配合結構。所述緩沖配合結構分別與一級緩沖結構和二級緩沖結構相匹配。所述活塞將油缸組件內腔分成緩沖腔和油腔,油缸組件上設有分別連通緩沖腔的泄壓小孔和泄壓大孔,緩沖腔通過泄壓小孔和/或泄壓大孔連通外界。所述緩沖配合結構設置于泄壓小孔與泄壓大孔之間。所述油缸組件包括前端蓋和缸體,前端蓋密封封閉缸體一端,活塞桿于前端蓋內滑動,緩沖配合結構凸起于前端蓋內壁,泄壓小孔和泄壓大孔分別設置于前端蓋上。所述油缸組件還包括后端蓋,缸體或后端蓋上設有輸油通道,輸油通道一端連通油腔,另一端連通油箱。本技術通過設置緩沖套,使鎖模油缸結構至少在合模工作中實現雙級緩沖。具體是緩沖套上設置一級緩沖結構和二級緩沖結構,在動模接觸定模前形成一個緩沖(一級緩沖)防止撞模,高壓結束后形成另一個緩沖(二級緩沖)防止活塞撞底,通過雙級緩沖使模具和鎖模油缸更耐用,降低鎖模造成的損壞,且具有結構簡單合理、防止撞模、合模效率高、性能可靠的的特點。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實施例一級緩沖時的剖視圖。圖2為本技術一實施例一級緩沖時又一方位的剖視圖。圖3為本技術一實施例二級緩沖時的剖視圖。圖4為本技術一實施例二級緩沖時又一方位的剖視圖。圖5為圖1中I處的局部放大圖。圖6為圖3中I’處的局部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圖6,本雙級緩沖鎖模油缸結構,包括活塞桿1、活塞3和油缸組件,活塞桿1一端連接活塞3,活塞桿1和活塞3滑動在油缸組件內;活塞桿1上套設有緩沖套7,緩沖套7表面設有一級緩沖結構7.1和二級緩沖結構7.2,油缸組件對應設有緩沖配合結構2.1,一級緩沖結構7.1和二級緩沖結構7.2依次經過緩沖配合結構2.1,形成雙級緩沖。動模與定模接觸前,一級緩沖結構7.1經過緩沖配合結構2.1時,形成第一次緩沖,防止撞模,可適當提升低壓合模速度,同時鎖模力建立過程中不能減少高壓合模速度,從而提高合模效率;高壓結束后,二級緩沖結構7.2經過緩沖配合結構2.1,形成第二次緩沖,防止活塞3撞底,損壞油缸組件。進一步說,所述一級緩沖結構7.1和二級緩沖結構7.2分別為緩沖套7表面的環形凸起,一級緩沖結構7.1與二級緩沖結構7.2之間有間隙,緩沖配合結構2.1在一級緩沖結構7.1與二級緩沖結構7.2之間時,活塞桿1沒有緩沖作用,此時可適當提高速度,以提高效率。進一步說,所述緩沖配合結構2.1為油缸組件內壁上的環形凸起,緩沖套7于緩沖配合結構2.1內滑動,且一級緩沖結構7.1和二級緩沖結構7.2至少在鎖模工作中依次經過緩沖配合結構2.1。進一步說,所述緩沖配合結構2.1分別與一級緩沖結構7.1和二級緩沖結構7.2相匹配。一級緩沖結構7.1或二級緩沖結構7.2經過緩沖配合結構2.1時,彼此之間匹配,實現封閉效果,泄壓速度降低,達到緩沖效果。進一步說,所述活塞3將油缸組件內腔分成緩沖腔A和油腔B,油缸組件上設有分別連通緩沖腔A的泄壓小孔2.2和泄壓大孔2.3,緩沖腔A通過泄壓小孔2.2和/或泄壓大孔2.3連通外界。緩沖腔A通過泄壓小孔2.2連通外界時,泄壓速度慢,處于一級緩沖或二級緩沖;緩沖腔A通過泄壓小孔2.2和泄壓大孔2.3連通外界時,泄壓速度快,緩沖效果消失。進一步說,所述緩沖配合結構2.1設置于泄壓小孔2.2與泄壓大孔2.3之間。以便于控制緩沖腔A與泄壓大孔2.3的通斷,進而實現雙級緩沖。進一步說,所述油缸組件包括前端蓋2和缸體4,前端蓋2密封封閉缸體4一端,活塞桿1于前端蓋2內滑動,緩沖配合結構2.1凸起于前端蓋2內壁,泄壓小孔2.2和泄壓大孔2.3分別設置于前端蓋2上。進一步說,所述油缸組件還包括后端蓋6,缸體4或后端蓋6上設有輸油通道6.1,輸油通道6.1一端連通油腔B,另一端連通油箱。工作原理:鎖模油缸的鎖模工作開始,油腔B內的油量增加,活塞3滑動,緩沖腔A通過泄壓小孔2.2和泄壓大孔2.3泄壓,且體積減少,活塞3推動活塞桿1滑動;參見圖1、圖2和圖5,活塞桿1滑動至一定位置,一級緩沖結構7.1經過緩沖配合結構2.1,此時緩沖腔A只能通過泄壓小孔2.2泄壓,泄壓速度慢,形成一級緩沖,可防止撞模,減少模具的損壞;一級緩沖結構7.1越過緩沖配合結構2.1后,緩沖腔A再次通過泄壓小孔2.2和泄壓大孔2.3泄壓,緩沖效果消失,活塞桿1繼續正常滑動;參見圖3、圖4和圖6,活塞桿1繼續滑動至一定位置,二級緩沖結構7.2經過緩沖配合結構2.1,此時緩沖腔A只能通過泄壓小孔2.2泄壓,泄壓速度慢,形成二級緩沖,可防止活塞3撞底,減少油缸組件的損壞。上述為本技術的優選方案,顯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術的優點。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技術范圍內。本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級緩沖鎖模油缸結構,包括活塞桿(1)、活塞(3)和油缸組件,活塞桿(1)一端連接活塞(3),活塞桿(1)和活塞(3)滑動在油缸組件內;其特征在于:活塞桿(1)上套設有緩沖套(7),緩沖套(7)表面設有一級緩沖結構(7.1)和二級緩沖結構(7.2),油缸組件對應設有緩沖配合結構(2.1),一級緩沖結構(7.1)和二級緩沖結構(7.2)依次經過緩沖配合結構(2.1),形成雙級緩沖。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級緩沖鎖模油缸結構,包括活塞桿(1)、活塞(3)和油缸組件,活塞桿(1)一端連接活塞(3),活塞桿(1)和活塞(3)滑動在油缸組件內;其特征在于:活塞桿(1)上套設有緩沖套(7),緩沖套(7)表面設有一級緩沖結構(7.1)和二級緩沖結構(7.2),油缸組件對應設有緩沖配合結構(2.1),一級緩沖結構(7.1)和二級緩沖結構(7.2)依次經過緩沖配合結構(2.1),形成雙級緩沖。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雙級緩沖鎖模油缸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級緩沖結構(7.1)和二級緩沖結構(7.2)分別為緩沖套(7)表面的環形凸起,一級緩沖結構(7.1)與二級緩沖結構(7.2)之間有間隙。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雙級緩沖鎖模油缸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配合結構(2.1)為油缸組件內壁上的環形凸起,緩沖套(7)于緩沖配合結構(2.1)內滑動,且一級緩沖結構(7.1)和二級緩沖結構(7.2)至少在鎖模工作中依次經過緩沖配合結構(2.1)。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雙級緩沖鎖模油缸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配合結構(2.1)分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蔣小軍,李子玉,甘露,何愛菲,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伊之密精密注壓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