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涉及液壓設備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油缸缸體及油缸,包括前端蓋和缸筒;在所述缸筒內形成有活塞容納腔,在所述前端蓋上形成有第一油腔;在所述前端蓋上還形成有活塞桿容納腔,所述活塞容納腔在所述缸筒的軸向上貫穿所述前端蓋,以使所述第一油腔與所述活塞容納腔之間通過所述活塞桿容納腔連通;在所述前端蓋上還形成有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連通所述第一油腔和所述活塞容納腔,以使液壓油能夠通過所述流通通道從所述活塞容納腔流入所述第一油腔。本申請的目的在于針對目前具有緩沖裝置的油缸由于復位時間過長,難以滿足要求的問題,提供一種油缸缸體及油缸。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油缸缸體及油缸
本申請涉及液壓設備
,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油缸缸體及油缸。
技術介紹
在設備運行時,為了安全考慮,液壓油缸存在快速復位的工況,且要求較高。因此,液壓油缸都會設置緩沖裝置。但在一些工況下,油缸復位的時間需控制在允許范圍內,而緩沖裝置的設置常導致油缸復位時間過長,難以滿足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申請的目的在于針對目前具有緩沖裝置的油缸由于復位時間過長,難以滿足要求的問題,提供一種油缸缸體及油缸。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本申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油缸缸體,包括前端蓋和缸筒;在所述缸筒內形成有活塞容納腔,在所述前端蓋上形成有第一油腔;在所述前端蓋上還形成有活塞桿容納腔,所述活塞容納腔在所述缸筒的軸向上貫穿所述前端蓋,以使所述第一油腔與所述活塞容納腔之間通過所述活塞桿容納腔連通;在所述前端蓋上還形成有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連通所述第一油腔和所述活塞容納腔,以使液壓油能夠通過所述流通通道從所述活塞容納腔流入所述第一油腔。可選地,在所述流通通道內安裝有閥門,以限制所述流通通道內液壓油的流量。該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據需要在流通通道內設置適當的閥門,使油缸獲得合適的復位時間,進而滿足生產需求。可選地,所述閥門為節流閥。該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當油缸需要打開時,關閉閥門,使液壓油無法通過流通通道,使液壓油進入第一油腔進入,進而進入活塞腔,推動活塞向后端蓋方向移動;當需油缸復位時,活塞桿在外載荷的作用下向前端蓋方向移動,此時,調整閥門,使液壓油在流通通道內以適當流量流過,提高回油速度,進而縮短油缸復位所需時間,通過閥門調整流通通道內液壓油的流量,就可以調整回油速度,以使油缸獲得理想的復位時間。可選地,所述閥門為單向閥。該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單向閥可對單向的流量進行控制,即使從第一油腔流入活塞容納腔的液壓油的流量控制為零。當油缸需要打開時,液壓油無法通過流通通道,液壓油進入第一油腔進入,進而進入活塞腔,推動活塞向后端蓋方向移動;當需油缸復位時,活塞桿在外載荷的作用下向前端蓋方向移動,此時,液壓油在流通通道內以適當流量流過,提高回油速度,進而縮短油缸復位所需時間。采用單向閥,則無需再油缸打開的過程中控制閥門關閉,并在回油時將閥門打開,簡化了操作步驟。可選地,所述閥門為單向節流閥。該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單向節流閥,可以僅在需要時調整液壓油的單向流量,實現對油缸復位速度的適當調整。可選地,所述閥門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前端蓋上。該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這使得閥門便于拆裝,進而便于維修和更換。可選地,在所述前端蓋上形成有閥門容納槽,所述閥門容納槽與所述流通通道連通,所述閥門與所述閥門容納槽插接。該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閥門與所述閥門容納槽插接可實現閥門的快速拆裝,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可選地,所述容納槽在所述缸筒的徑向上延伸。該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相對于使容納槽的延伸方向傾斜于缸筒的軸向,使容納槽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徑向則能減小容納槽的深度,進而減小對前端蓋的加工量,減小加工難度及加工時間。可選地,所述閥門具有手持端,所述手持端凸出于所述前端蓋的外表面。該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在更換或維修閥門時,可通過工人手持手持端進行操作,使手持端凸出于所述前端蓋的外表面則使操作更加方便。本申請的另一個方面提供一種油缸,包括活塞桿和上述的缸體,所述活塞桿安裝于所述活塞桿容納腔內。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可以達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請所提供的本申請實施例所提供的油缸,采用了本申請實施例所提供的油缸缸體,通過對該流通通道的設計,增加了油缸復位時液壓油的回油速度,進而縮短了油缸的復位時間,提高了油缸的工作效率。本申請的附加技術特征及其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內容中闡述地更加明顯,或通過本申請的具體實踐可以了解到。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具體實施方式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油缸的一種實施方式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3為現有技術中油缸的內部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10-閥門;11-手持端;20-前端蓋;21-第一油腔;22-流通通道;30-缸筒;31-活塞容納腔;40-活塞桿;41-緩沖段;50-活塞;60-后端蓋;61-第二油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申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申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在本申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申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申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在本申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申請中的具體含義。如圖1至圖2所示,本申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油缸缸體,包括前端蓋20和缸筒30;在所述缸筒30內形成有活塞容納腔31,在所述前端蓋20上形成有第一油腔21;在所述前端蓋20上還形成有活塞桿容納腔,所述活塞容納腔31在所述缸筒30的軸向上貫穿所述前端蓋20,以使所述第一油腔21與所述活塞容納腔31之間通過所述活塞桿容納腔連通;在所述前端蓋20上還形成有流通通道22,所述流通通道22連通所述第一油腔21和所述活塞容納腔31,以使液壓油能夠通過所述流通通道22從所述活塞容納腔31流入所述第一油腔21。本申請實施例所提供的油缸缸體還包括后端蓋60,在該后端蓋60內形成有第二油腔61,第一油腔21和第二油腔61均與油路連接。當油缸需要打開時,使液壓油進入第一油腔21進入,進而進入活塞腔,推動活塞向后端蓋60方向移動;當需油缸復位時,活塞桿在外載荷的作用下向前端蓋20方向移動,此時,部分液壓油通過流通通道22內以適當流量從活塞容納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油缸缸體,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蓋(20)和缸筒(30);在所述缸筒(30)內形成有活塞容納腔(31),在所述前端蓋(20)上形成有第一油腔(21);在所述前端蓋(20)上還形成有活塞桿容納腔,所述活塞容納腔(31)在所述缸筒(30)的軸向上貫穿所述前端蓋(20),以使所述第一油腔(21)與所述活塞容納腔(31)之間通過所述活塞桿容納腔連通;/n在所述前端蓋(20)上還形成有流通通道(22),所述流通通道(22)連通所述第一油腔(21)和所述活塞容納腔(31),以使液壓油能夠通過所述流通通道(22)從所述活塞容納腔(31)流入所述第一油腔(21)。/n
【技術特征摘要】
1.油缸缸體,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蓋(20)和缸筒(30);在所述缸筒(30)內形成有活塞容納腔(31),在所述前端蓋(20)上形成有第一油腔(21);在所述前端蓋(20)上還形成有活塞桿容納腔,所述活塞容納腔(31)在所述缸筒(30)的軸向上貫穿所述前端蓋(20),以使所述第一油腔(21)與所述活塞容納腔(31)之間通過所述活塞桿容納腔連通;
在所述前端蓋(20)上還形成有流通通道(22),所述流通通道(22)連通所述第一油腔(21)和所述活塞容納腔(31),以使液壓油能夠通過所述流通通道(22)從所述活塞容納腔(31)流入所述第一油腔(2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缸缸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通通道(22)內安裝有閥門(10),以限制所述流通通道(22)內液壓油的流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缸缸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門(10)為節流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缸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水磊,貢輝軍,陳雪,
申請(專利權)人:三一重機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