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基于智能操作的設備聯網硬件
[0001]本技術涉及設備聯網硬件
,尤其涉及一種基于智能操作的設備聯網硬件。
技術介紹
[0002]單點設備協同的全局智能化,釋放機器數據價值,以上這些實時信息對科學安排生產計劃、采取正確應對措施至關重要,是最重要的數據基礎,同時提供強大的設備數據采集功能和實時的分析能力,可以為企業提供包括實時的全部設備利用率等各種分析統計功能,為企業科學安排生產計劃、采取正確措施提供準確、可靠的數據基礎,從而可準確地分析出各種生產瓶頸原因、提前預測設備故障趨勢等,但是設備聯網硬件的數據采集口安裝的過于簡單,直接安裝在背板上會占用較多的場地,并且數據采集口均裸露在外不便于區分,采集數據時容易出現失誤。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設備聯網硬件的數據采集口安裝的過于簡單,直接安裝在背板上會占用較多的場地,并且數據采集口均裸露在外不便于區分,采集數據時容易出現失誤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基于智能操作的設備聯網硬件。
[0004]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基于智能操作的設備聯網硬件,包括安裝管和設置在安裝管上的多個扇形結構的殼體,多個所述殼體上均連接有數據采集口,所述安裝管的管壁上均勻開設有多個矩形開口,多個所述殼體分別位于多個矩形開口內,所述殼體的上下兩側均通過轉軸分別與矩形開口相對的兩側轉動連接,其中一個所述轉軸的軸壁上設有固定機構,所述安裝管內固定連接有橫板,所述橫板的下端通過旋轉機構連接有支撐板。 />[0006]優選的,所述固定機構包括設置在轉軸軸壁上的傳動桿,所述傳動桿的桿壁通過圓孔與轉軸的軸壁活動套接,所述轉軸的軸壁上滑動套接有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與傳動桿的桿壁接觸連接,所述彈簧的另一端與殼體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傳動桿的桿壁上通過滑動套接有固定桿,所述固定桿的下端與殼體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傳動桿的桿壁上固定連接有限位塊,且限位塊的上端固定連接有半球形結構的凸塊,所述矩形開口的一側對稱開設有兩個限位槽,其中一個所述限位槽與限位塊上的凸塊卡接。
[0007]優選的,所述傳動桿遠離固定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壓板。
[0008]優選的,所述旋轉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橫板下端中心處的旋轉軸,所述旋轉軸的下端通過滾動軸承與支撐板的上端中心處轉動連接,所述旋轉軸的軸壁上固定連接有齒圈,所述支撐板的上端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齒輪,所述齒輪與齒圈嚙合。
[0009]優選的,所述安裝管的上端管口處橫向固定連接有密封板。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基于智能操作的設備聯網硬件,具備以
下有益效果:
[0011]1、該基于智能操作的設備聯網硬件,通過設有的安裝管、支撐板、壓板、傳動桿、轉軸、限位塊、凸塊、限位槽、固定桿和殼體,能夠節省數據采集設備硬件的占地面積,便于技術人員插入數據采集插頭,并且不易出現采集失誤的現象。
[0012]2、該基于智能操作的設備聯網硬件,通過設有的支撐板、電機、齒輪、齒圈、旋轉軸、橫板、安裝管和殼體,便于技術人員轉動設備聯網硬件找到對應的數據采集接口。
[0013]該裝置中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本技術,能夠節省數據采集設備硬件的占地面積,便于技術人員查找對應的設備數據采集接口,并且設備數據采集接口能夠隱藏,不易出現采集失誤的現象。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基于智能操作的設備聯網硬件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基于智能操作的設備聯網硬件中 A
?
A向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3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基于智能操作的設備聯網硬件中安裝管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17]圖4為圖1中B處的結構放大圖。
[0018]圖中:1殼體、2矩形開口、3密封板、4安裝管、5旋轉軸、6 支撐板、7壓板、8傳動桿、9橫板、10齒圈、11電機、12齒輪、13 固定桿、14限位塊、15彈簧、16轉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0020]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
[0021]參照圖1
?
4,一種基于智能操作的設備聯網硬件,包括安裝管4 和設置在安裝管4上的多個扇形結構的殼體1,多個殼體1上均連接有數據采集口,安裝管4的管壁上均勻開設有多個矩形開口2,多個殼體1分別位于多個矩形開口2內,殼體1的上下兩側均通過轉軸 16分別與矩形開口2相對的兩側轉動連接,其中一個轉軸16的軸壁上設有固定機構,固定機構包括設置在轉軸16軸壁上的傳動桿8,傳動桿8的桿壁通過圓孔與轉軸16的軸壁活動套接,轉軸16的軸壁上滑動套接有彈簧15,彈簧15的一端與傳動桿8的桿壁接觸連接,彈簧15的另一端與殼體1的上端固定連接,傳動桿8的桿壁上通過滑動套接有固定桿13,固定桿13的下端與殼體1的上端固定連接,傳動桿8遠離固定桿13的一端固定連接有壓板7,傳動桿8的桿壁上固定連接有限位塊14,且限位塊14的上端固定連接有半球形結構的凸塊,矩形開口2的一側對稱開設有兩個限位槽,其中一個限位槽與限位塊14上的凸塊卡接,凸塊與位置不同的限位槽卡接時能夠固定殼體1隱藏和打開時的位置不動,便于技術人員插入數據采集接
頭,安裝管4內固定連接有橫板9,橫板9的下端通過旋轉機構連接有支撐板6,旋轉機構包括固定連接在橫板9下端中心處的旋轉軸5,旋轉軸5的下端通過滾動軸承與支撐板6的上端中心處轉動連接,旋轉軸5的軸壁上固定連接有齒圈10,支撐板6的上端固定連接有電機11,電機11為減速電機,并且其電力輸入端通過導線和控制開關與外部電源電性連接,此技術在生活中已被廣泛的應用,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知曉,故不再做過多的贅述,電機11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齒輪12,齒輪12與齒圈10嚙合,便于技術人員操作旋轉安裝管4 找到對應的數據采集接口,安裝管4的上端管口處橫向固定連接有密封板3。
[0022]本技術中,使用時,啟動電機11帶動齒輪12使齒圈10旋轉,齒圈10選帶動旋轉軸5使橫板9旋轉,橫板9帶動安裝管4使殼體4旋轉,從而便于技術人員轉動設備聯網硬件找到對應的數據采集接口,用手按壓壓板7使傳動桿8受力,傳動桿8受力在轉軸16 上滑動使限位塊14和凸塊與限位槽分離,同時扳動傳動桿8使固定桿13帶動殼體1圍繞轉軸16擺動,擺動后傳動桿8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智能操作的設備聯網硬件,包括安裝管(4)和設置在安裝管(4)上的多個扇形結構的殼體(1),多個所述殼體(1)上均連接有數據采集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管(4)的管壁上均勻開設有多個矩形開口(2),多個所述殼體(1)分別位于多個矩形開口(2)內,所述殼體(1)的上下兩側均通過轉軸(16)分別與矩形開口(2)相對的兩側轉動連接,其中一個所述轉軸(16)的軸壁上設有固定機構,所述安裝管(4)內固定連接有橫板(9),所述橫板(9)的下端通過旋轉機構連接有支撐板(6)。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智能操作的設備聯網硬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機構包括設置在轉軸(16)軸壁上的傳動桿(8),所述傳動桿(8)的桿壁通過圓孔與轉軸(16)的軸壁活動套接,所述轉軸(16)的軸壁上滑動套接有彈簧(15),所述彈簧(15)的一端與傳動桿(8)的桿壁接觸連接,所述彈簧(15)的另一端與殼體(1)的上端固定連接,所述傳動桿(8)的桿壁上通過滑動套接有固定桿(13),所述固定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慧敏,馬俊穎,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