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采用擴底鉆頭的大口徑預應力管樁沉樁施工的監測結構,包括預應力管樁、螺旋鉆具、智能控制器、應變計、位移計,所述應變計設置在所述預應力管樁的底部,所述位移計設置于開孔邊緣并和所述預應力管樁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智能控制器通訊連接于所述應變計和所述位移計,該沉樁施工結構具有施工質量高、施工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簡便、管樁承載能力大等優點;該監測方法可對沉樁施工過程進行全方位、立體化和智能化的監測,有效避免預應力管樁的傾斜和破裂,使管樁安全、穩定地達到設計沉樁深度。設計沉樁深度。設計沉樁深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采用擴底鉆頭的大口徑預應力管樁沉樁施工的監測結構
[0001]本技術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特別涉及采用擴底鉆頭的大口徑預應力管樁沉樁施工的監測結構。
技術介紹
[0002]中掘法沉樁適用于樁端持力層一般為粘性土層、粉土層、砂土層、碎石類土層、強風化基巖和軟質巖層的地質情況。傳統的預應力管樁中掘法沉樁施工方法都是采用鉆頭鉆孔配合錘擊沉樁同步施工的方式將預應力管樁沉入地基中,其中運用到擴底鉆頭擴充底部的空間,而且現有的沉樁施工結構中無法對擴底鉆頭、螺旋鉆具和預應力管樁進行位移監測,施工質量降低,操作困難,無法全程進行全方位、立體化的智能檢測。
[0003]故此,現有的建筑工程施工技術需要進一步改善。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提供采用擴底鉆頭的大口徑預應力管樁沉樁施工的監測結構,對沉樁施工過程進行全方位、立體化和智能化的監測。
[0005]采用擴底鉆頭的大口徑預應力管樁沉樁施工的監測結構,包括預應力管樁、螺旋鉆具、智能控制器、應變計、位移計,所述應變計設置在所述預應力管樁的底部,所述位移計設置于開孔邊緣并和所述預應力管樁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智能控制器通訊連接于所述應變計和所述位移計,在所述預應力管樁內設置有擴底鉆頭。
[0006]進一步地,所述應變計和預應力管樁進行焊接連接。
[0007]進一步地,所述智能控制器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內設置有信息處理中心,所述外殼外表面設置有顯示器、警示燈、啟動按鈕、關閉按鈕和語音提示器。
[0008]進一步地,所述警示燈位于智能控制器的下部外表面,所述啟動按鈕、關閉按鈕分布于警示燈的下方,所述語音提示器位于智能控制器的底部。
[0009]進一步地,所述擴底鉆頭包括連接部,所述連接部內設置有伸縮機構,所述連接部端部圍繞所述連接部中心圓周均布有多個活動擴充部組件,所述活動擴充部組件和所述伸縮機構輸出端之間設置有聯動組件,所述活動擴充部組件兩側各設置有活動導向擴充板,在兩個所述活動擴充部組件之間設置有用于填補兩個所述活動導向擴充板之間空隙的填補組件;
[0010]所述活動擴充部組件包括設置于所述連接部端部的導向直槽,所述導向直槽內活動設置有滑塊,所述滑塊上設置有擴孔側板;
[0011]所述活動導向擴充板包括設置于所述導向直槽一側的導向斜槽口,所述導向斜槽口內穿插有導向板驅動軸,所述導向板驅動軸上設置有擴充導向板,所述擴充導向板和對應一側所述擴孔側板邊緣鉸接;
[0012]所述填補組件包括設置于兩個所述擴充導向板之間的輔助直槽,所述輔助直槽內活動設置有補充板,所述擴充導向板上設置第一鉸接座,所述補充板上設置有第二鉸接座,
所述第一鉸接座和所述第二鉸接座之間設置有驅動連桿;
[0013]所述擴充導向板、擴孔側板和補充板外表面設置有多個鉆孔輔助凸點;
[0014]所述聯動組件包括設置于所述滑塊上的第三鉸接座,鉸接于所述第三鉸接座上的同步連桿,所述同步連桿內端鉸接有第四鉸接座,所述第四鉸接座固定鉸接于所述伸縮機構的輸出端。
[0015]綜上所述,本技術相對于現有技術其有益效果是:
[0016]本技術解決了現有建筑工程施工技術中存在的不足,通過本技術的設計,預應力管樁的樁端和樁中間布設應變計對管樁進行應力和位移監測,其次在螺旋鉆具上布設應變計對沉樁中的引孔施工進行位移監測,然后在擴底鉆頭上布設應變計對沉樁中的擴底施工進行位移監測,最后在管樁周邊土體上布設位移計對樁周土體進行位移監測;該沉樁施工結構具有施工質量高、施工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簡便、管樁承載能力大等優點;該監測方法可對沉樁施工過程進行全方位、立體化和智能化的監測,有效避免預應力管樁的傾斜和破裂,使管樁安全、穩定地達到設計沉樁深度,且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技術的預應力管樁沉樁至第一深度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技術的采用擴底鉆頭鉆出擴底孔段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技術的預應力管樁沉樁施工完成后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本技術的樁端和樁中間應變計布置圖;
[0021]圖5為本技術的短螺旋鉆具上應變計布置圖;
[0022]圖6為本技術的擴底鉆頭上應變計布置圖;
[0023]圖7為本技術的智能控制器示意圖;
[0024]圖8為本技術的樁端和樁中間應變計布置局部放大圖;
[0025]圖9為本技術的短螺旋鉆具上應變計布置局部放大圖;
[0026]圖10為本技術的擴底鉆頭上應變計布置局部放大圖;
[0027]圖11為本技術的樁周土體應變計布置示意圖;
[0028]圖12為本技術的擴底鉆頭第二實施例立體圖;
[0029]圖13為本技術的擴底鉆頭第二實施例變形前狀態示意圖;
[0030]圖14為本技術的擴底鉆頭第二實施例變形后狀態示意圖;
[0031]圖15為本技術的擴底鉆頭第二實施例內部結構示意圖;
[0032]圖16為本技術的擴底鉆頭第二實施例分解圖;
[0033]圖17為本技術的整體實施流程;
[0034]圖18為本技術的智能控制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5]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炯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36]請參閱圖1
?
18;
[0037]本技術的大口徑預應力管樁的沉樁施工方法,先采用螺旋鉆具中掘鉆孔配合沉樁同步施工的方式將預應力管樁沉樁至地基中的第一深度,再采用擴底鉆頭鉆出擴底孔段,并向擴底孔段中填充混凝土,最后將預應力管樁沉樁至設計沉樁深度,即完成沉樁施工。相比于傳統大口徑預應力管樁的施工方法,采用該沉樁施工方法能夠大大提升沉樁施工質量,在沉樁完成后,在預應力管樁底部會形成一個膨大的承載體,能夠大大提高預應力管樁的承載能力,且該承載體對巖土體形成擠壓密實作用,能夠提高樁底巖土體的密實度和承載能力。同時,混凝土進入到預應力管樁的管腔內,成型后的承載體與預應力管樁構成插接式結合體,兩者的連接穩固性好,可提高預應力管樁的穩固性,并且該承載體對預應力管樁的管腔進行封底密封,可避免進入管腔的水與巖土體接觸導致持力層軟化,能夠大大提升安全性。
[0038]本技術的大口徑預應力管樁的沉樁施工方法,在沉樁過程中利用了預應力管樁本身作為護壁,可有效防止出現塌孔現象。該方法在土層硬度較高時,也能夠順利的將大口徑預應力管樁沉樁至設計沉樁深度,不會出現無法沉樁和樁身破裂的情況,其施工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簡便。
[0039]本技術的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采用擴底鉆頭的大口徑預應力管樁沉樁施工的監測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預應力管樁、螺旋鉆具、智能控制器、應變計、位移計,所述應變計設置在所述預應力管樁的底部,所述位移計設置于開孔邊緣并和所述預應力管樁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智能控制器通訊連接于所述應變計和所述位移計,在所述預應力管樁內設置有擴底鉆頭(100)。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擴底鉆頭的大口徑預應力管樁沉樁施工的監測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應變計和預應力管樁進行焊接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擴底鉆頭的大口徑預應力管樁沉樁施工的監測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器包括外殼,所述外殼內設置有信息處理中心,所述外殼外表面設置有顯示器、警示燈、啟動按鈕、關閉按鈕和語音提示器。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采用擴底鉆頭的大口徑預應力管樁沉樁施工的監測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燈位于智能控制器的下部外表面,所述啟動按鈕、關閉按鈕分布于警示燈的下方,所述語音提示器位于智能控制器的底部。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擴底鉆頭的大口徑預應力管樁沉樁施工的監測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擴底鉆頭(100)包括連接部(101),所述連接部(101)內設置有伸縮機構(106),所述連接部(101)端部圍繞所述連接部(101)中心圓周均布有多個活動擴充部組件(102),所述活動擴充部組件(102)和所述伸縮機構(106)輸出端之間設置有聯動組件(105),所述活動擴充部組件(102)兩側各設置有活動導向擴充板(103),在兩個所述活動擴充部組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盛,張道兵,唐謝興,尹華東,
申請(專利權)人:湖南鐵甲智能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