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服裝生產設備領域,具體提供涉及一種布料粘合機,包括機臺、入料組件、出料組件、粘合組件和傳送帶,入料組件、出料組件、粘合組件和傳送帶均與機臺連接;入料組件設于傳送帶的前側,粘合組件設于傳送帶的上方,出料組件設于粘合組件的后側,傳送帶的傳送方向從前向后,出料組件用于向后牽引布料;入料組件包括滾輪驅動機構和滾輪對,滾輪驅動機構與機臺連接,傳送帶的左前方和右前方均設有滾輪對,滾輪對包括沿上下方向排列的上滾輪和下滾輪,上滾輪和下滾輪之間設有入料間隙,入料間隙用于容納布料,上滾輪和下滾輪均傳動連接有滾輪驅動機構。該布料粘合機的好處是開始運行后不再需要人工整理布料,節省了人工勞動力。動力。動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布料粘合機
[0001]本技術屬于服裝生產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布料粘合機。
技術介紹
[0002]布料粘合機用于將熱熔性內襯布料與服裝面料相互粘合。現有的布料粘合機的原理是,利用傳送帶將需要粘合的兩種面料同時送入到布料粘合機的內部,利用具有加熱功能的壓板對布料進行加熱,將兩種布料粘合在一起后再利用傳送帶將布料送出。
[0003]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是,布料被送入布料粘合機之前需要手工將布料鋪平,粘合機工作的過程中一直需要工人整理布料,勞動密集。
[0004]因此,現有技術有待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0005]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粘合機工作的過程中一直需要工人整理布料,勞動密集。
[0006]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本技術的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0007]一種布料粘合機,包括機臺、入料組件、出料組件、粘合組件和傳送帶,所述入料組件、出料組件、粘合組件和傳送帶均與所述機臺連接;所述入料組件設于所述傳送帶的前側,所述粘合組件設于所述傳送帶的上方,所述出料組件設于所述粘合組件的后側,所述傳送帶的傳送方向從前向后,所述出料組件用于向后牽引布料;所述入料組件包括滾輪驅動機構和滾輪對,所述滾輪驅動機構與所述機臺連接,所述傳送帶的左前方和右前方均設有所述滾輪對,所述滾輪對包括沿上下方向排列的上滾輪和下滾輪,所述上滾輪和下滾輪之間設有入料間隙,所述入料間隙用于容納布料,所述上滾輪和下滾輪均傳動連接有所述滾輪驅動機構,同一滾輪對中的上滾輪和下滾輪的旋轉方向相反,位于傳送帶左前方的滾輪對能夠將布料的左部向左拉,位于傳送帶右前方的滾輪對能夠將布料的右部向右拉。
[0008]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入料組件還包括上安裝架、下安裝架,和扭力彈簧,所述上滾輪與所述上安裝架可旋轉連接,所述下滾輪與所述下安裝架可旋轉連接,所述上安裝架和所述下安裝架相互鉸接,所述上安裝架和所述下安裝架均與所述扭力彈簧連接,所述扭力彈簧用于將上安裝架和所述下安裝架相互拉近。
[0009]作為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入料組件還包括滑軌和平移動力機構,所述下安裝架與所述滑軌左右滑動連接,所述平移動力機構與所述滑軌連接,所述平移動力機構與所述下安裝架傳動連接并驅動所述下安裝架沿所述滑軌左右移動。
[0010]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出料組件包括出料輥和出料動力機構,所述出料動力機構和所述出料輥均與所述機臺連接,所述出料動力機構與所述出料輥連接并驅動所述出料輥旋轉。
[0011]作為進一步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出料輥的數量為兩件,兩件所述出料輥相互傳動連接,兩件所述出料輥的旋轉方向相反,兩件所述出料輥之間設有出料間隙,所述出料間
隙設于所述傳送帶的后下方。
[0012]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粘合組件包括熱壓板、熱壓板驅動機構和保溫罩,所述保溫罩和所述熱壓板驅動機構均與所述機臺連接,所述保溫罩中設有保溫空間,所述熱壓板設于所述保溫空間中,所述熱壓板設于所述傳送帶的上方,所述熱壓板驅動機構與所述熱壓板連接并驅動所述熱壓板上下移動。
[0013]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還包括限位輥,所述限位輥設于所述傳送帶上方,所述限位輥與所述傳送帶之間設有限位間隙,所述限位輥設于所述粘合組件和所述入料組件之間。
[0014]作為可選的技術方案,所述上滾輪和所述下滾輪的材質均為不銹鋼,上滾輪和下滾輪的邊緣設置有圓角結構。
[0015]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粘合布料前,手動將需要粘合的布料的左右兩邊緣移動到入料間隙中,滾輪驅動機構驅動滾輪對旋轉時,滾輪對將需要粘合的布料的左部和右部向相反方向拉扯,同時,出料組件向后牽引布料,因此布料的左部、右部和后部都受到拉力作用,布料能夠被自動鋪平,本技術的布料粘合機開始運行后不再需要人工整理布料,節省了人工勞動力。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技術的布料粘合機的示意圖;
[0017]圖2是本技術的入料組件的示意圖。
[0018]圖中:1
?
機臺,2
?
入料組件,21
?
滾輪對,22
?
入料間隙,23
?
上安裝架,24
?
扭力彈簧,25
?
平移動力機構,26
?
滾輪驅動機構,27
?
下安裝架,28
?
滑軌,3
?
出料組件,31
?
出料輥,32
?
出料動力機構,4
?
粘合組件,41
?
熱壓板,42
?
熱壓板驅動機構,43
?
保溫罩,5
?
傳送帶,6
?
限位輥。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創造作詳細說明。
[0020]如圖1~圖2,是本技術的布料粘合機的實施例,具體地:
[0021]一種布料粘合機,包括機臺1、入料組件2、出料組件3、粘合組件4和傳送帶5,所述入料組件2、出料組件3、粘合組件4和傳送帶5均與所述機臺1連接;所述入料組件2設于所述傳送帶5的前側,所述粘合組件4設于所述傳送帶5的上方,所述出料組件3設于所述粘合組件4的后側,所述傳送帶5的傳送方向從前向后,所述出料組件3用于向后牽引布料;所述入料組件2包括滾輪驅動機構26和滾輪對21,所述滾輪驅動機構26與所述機臺1連接,所述傳送帶5的左前方和右前方均設有所述滾輪對21,所述滾輪對21包括沿上下方向排列的上滾輪和下滾輪,所述上滾輪和下滾輪之間設有入料間隙22,所述入料間隙22用于容納布料,所述上滾輪和下滾輪均傳動連接有所述滾輪驅動機構26,同一滾輪對21中的上滾輪和下滾輪的旋轉方向相反,位于傳送帶5左前方的滾輪對21能夠將布料的左部向左拉,位于傳送帶5右前方的滾輪對21能夠將布料的右部向右拉。
[0022]本技術的布料粘合機中,入料組件2用于整理需要粘合的布料,出料組件3用于牽引已經粘合的布料,粘合組件4用于將兩層布料相互粘合,傳送帶5用于傳送布料。本技術的主要改進點在于采用了入料組件2代替人工整理需要粘合的布料。粘合布料前,手
動將需要粘合的布料的左右兩邊緣移動到入料間隙22中,并使布料的后端連接到出料組件3中,滾輪驅動機構26驅動滾輪對21旋轉時,滾輪對21將需要粘合的布料的左部和右部向相反方向拉扯,同時,出料組件3向后牽引布料,因此布料的左部、右部和后部都受到拉力作用,布料能夠被自動鋪平,本技術的布料粘合機開始運行后不再需要人工整理布料,節省了人工勞動力。
[0023]優選的實施例中,所述入料組件2還包括上安裝架23、下安裝架27,和扭力彈簧24,所述上滾輪與所述上安裝架23可旋轉連接,所述下滾輪與所述下安裝架27可旋轉連接,所述上安裝架23和所述下安裝架27相互鉸接,所述上安裝架23和所述下安裝架27均與所述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布料粘合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臺、入料組件、出料組件、粘合組件和傳送帶,所述入料組件、出料組件、粘合組件和傳送帶均與所述機臺連接;所述入料組件設于所述傳送帶的前側,所述粘合組件設于所述傳送帶的上方,所述出料組件設于所述粘合組件的后側,所述傳送帶的傳送方向從前向后,所述出料組件用于向后牽引布料;所述入料組件包括滾輪驅動機構和滾輪對,所述滾輪驅動機構與所述機臺連接,所述傳送帶的左前方和右前方均設有所述滾輪對,所述滾輪對包括沿上下方向排列的上滾輪和下滾輪,所述上滾輪和下滾輪之間設有入料間隙,所述入料間隙用于容納布料,所述上滾輪和下滾輪均傳動連接有所述滾輪驅動機構,同一滾輪對中的上滾輪和下滾輪的旋轉方向相反,位于傳送帶左前方的滾輪對能夠將布料的左部向左拉,位于傳送帶右前方的滾輪對能夠將布料的右部向右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布料粘合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組件還包括上安裝架、下安裝架,和扭力彈簧,所述上滾輪與所述上安裝架可旋轉連接,所述下滾輪與所述下安裝架可旋轉連接,所述上安裝架和所述下安裝架相互鉸接,所述上安裝架和所述下安裝架均與所述扭力彈簧連接,所述扭力彈簧用于將上安裝架和所述下安裝架相互拉近。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布料粘合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組件還包括滑軌和平移動力機構,所述下安裝架與所述滑...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鈺媚,
申請(專利權)人:佛山市順德區祺興服裝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