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膠水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冷卻均勻的膠水生產用反應釜,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部設置有反應釜主體,所述箱體底部設置有冷卻液箱,所述反應釜主體內部設置有冷卻結構。該冷卻均勻的膠水生產用反應釜,工作人員通過進膠管,使膠水進入反應釜主體內部,然后通過冷卻液箱一側的抽水泵使膠水由出液管進入進液管內部,進液管內部的膠水一部分直接進入箱體內部,另一部分通過導流管進入主流管與支流管內部,通過在箱體、主流管與支流管內部填充冷卻液,使膠水與冷卻液的接觸面積更大,使膠水冷卻得更加均勻,通過主流管與支流管的配合,可對膠水的中心位置進行冷卻處理,提高了膠水冷卻的效率,達到膠水冷卻接觸面積大的效果。大的效果。大的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冷卻均勻的膠水生產用反應釜
[0001]本技術涉及膠水
,具體為一種冷卻均勻的膠水生產用反應釜。
技術介紹
[0002]膠水是連接兩種材料的中間體,多以水劑出現,屬于精細化工類,種類繁多,主要以粘料、物理形態、硬化方法和被粘物材質來進行分類,常見的有瞬間膠、環氧樹脂粘結類、厭氧膠水、UV膠水、熱熔膠、壓敏膠、乳膠類等。
[0003]目前膠水生產過程中需要對膠水進行冷卻處理,目前冷卻方法一般通過在反應釜外壁添加冷卻液,通過冷卻液對膠水進行冷卻處理,然而這種冷卻方式在使用時由于與膠水接觸面積較小,從而導致膠水冷卻速率較慢,極大地影響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因此,亟需一種冷卻均勻的膠水生產用反應釜。
技術實現思路
[0004]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冷卻均勻的膠水生產用反應釜,具備膠水冷卻接觸面積大的優點,解決了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到的膠水冷卻接觸面積較小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冷卻均勻的膠水生產用反應釜,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部設置有反應釜主體,所述箱體底部設置有冷卻液箱,所述反應釜主體內部設置有冷卻結構。
[0006]所述冷卻結構包括出液管、抽水泵、進液管、導流管、主流管、支流管,所述抽水泵固定在冷卻液箱外側,所述出液管一端連接在抽水泵上,另一端端口封閉且設置于冷卻液箱內,所述進液管一端連接在抽水泵上,另一端端口封閉且設置于箱體內,所述導流管設置于進液管一側,所述導流管底端一側與進液管一側外壁固定連通,所述導流管頂端一側貫穿箱體一側外壁并延伸至箱體內部,所述導流管頂端與主流管一側外壁固定連通,所述支流管設置于主流管外側壁,所述支流管一端與主流管一側外壁固定連通。
[0007]通過主流管與支流管的配合,可對膠水的中心位置進行冷卻處理,使膠水的冷卻效率得到提高。
[0008]優選的,所述冷卻液箱一側外壁固定連接有橫板,所述橫板設置于抽水泵底部,所述橫板頂部與抽水泵底部固定連接,所述箱體一側外壁固定連接有固定塊,所述導流管設置于固定塊內部,所述導流管頂端貫穿固定塊內部并延伸至固定塊頂部,所述導流管外壁與固定塊內部固定連接,固定塊主要對導流管進行固定,有效地減少導流管發生晃動的情況。
[0009]優選的,所述反應釜主體頂部一側固定連通有進膠管,所述進膠管頂端貫穿箱體內部并延伸至箱體頂部,所述進膠管外壁與箱體內部固定連接。
[0010]優選的,所述反應釜主體底部設置有第一回收管,所述第一回收管一側設置有第一控制閥,所述第一回收管頂端貫穿反應釜主體底部并延伸至反應釜主體內部,所述第一
回收管頂端與主流管底部固定連通。
[0011]優選的,所述箱體底部一側設置有第二回收管,所述第二回收管一側設置有第二控制閥,所述第二回收管頂端貫穿箱體底部并延伸至箱體內部,所述第二回收管底端端口封閉且設置于冷卻液箱內。
[0012]使箱體內部的冷卻液通過第二回收管進入冷卻液箱內部,使對冷卻液進行回收及循環使用。
[0013]優選的,所述箱體內部設置有出膠管,所述出膠管設置于反應釜主體一側,所述出膠管一端與反應釜主體一側外壁固定連通,所述出膠管另一端貫穿箱體內部并延伸至箱體一側外部,所述出膠管延伸出箱體外壁設置有第三控制閥。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冷卻均勻的膠水生產用反應釜,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該冷卻均勻的膠水生產用反應釜,通過設置有冷卻結構,具體為當需要對反應釜主體內部的膠水進行冷卻時,工作人員通過進膠管,使膠水進入反應釜主體內部,然后通過冷卻液箱一側的抽水泵使膠水由出液管進入進液管內部,進液管內部的膠水一部分直接進入箱體內部,另一部分通過導流管進入主流管與支流管內部,通過在箱體、主流管與支流管內部填充冷卻液,使膠水與冷卻液的接觸面積更大,使膠水冷卻得更加均勻,通過主流管與支流管的配合,可對膠水的中心位置進行冷卻處理,提高了膠水冷卻的效率,達到膠水冷卻接觸面積大的效果。
[0016]2、該冷卻均勻的膠水生產用反應釜,通過設置有第一回收管與第二回收管,具體為膠水冷卻完成后,工作人員通過打開第一控制閥,使主流管與支流管內部的冷卻液通過第一回收管進入箱體內部,然后通過打開第二控制閥,使箱體內部的冷卻液通過第二回收管進入冷卻液箱內部,使對冷卻液進行回收及循環使用,有效地減少對冷卻液的浪費,達到冷卻液可以循環利用的效果。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技術結構立體圖;
[0019]圖3為本技術主流管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本技術結構側視圖。
[0021]其中:1、箱體;101、固定塊;102、第二回收管;103、第二控制閥;104、出膠管;105、第三控制閥;2、反應釜主體;201、出液管;202、抽水泵;203、進液管;204、導流管;205、主流管;206、支流管;207、進膠管;208、第一回收管;209、第一控制閥;3、冷卻液箱;301、橫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以下結合附圖1
?
4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3]本技術實施例公開一種冷卻均勻的膠水生產用反應釜。參照圖1、圖2和圖3,一種冷卻均勻的膠水生產用反應釜,包括箱體1,箱體1內部設置有反應釜主體2,箱體1底部設置有冷卻液箱3,反應釜主體2內部設置有冷卻結構,冷卻結構包括出液管201、抽水泵202、進液管203、導流管204、主流管205、支流管206,通過冷卻液箱3一側的抽水泵202使膠
水由出液管201進入進液管203內部,進液管203內部的膠水一部分直接進入箱體1內部,另一部分通過導流管204進入主流管205與支流管206內部,通過在箱體1、主流管205與支流管206內部填充冷卻液,使膠水與冷卻液的接觸面積更大,進而使膠水冷卻得更加均勻,通過主流管205與支流管206的配合,可對膠水的中心位置進行冷卻處理,使膠水的冷卻效率得到提高。
[0024]參照圖1和圖2,冷卻液箱3一側外壁固定連接有橫板301,橫板301設置于抽水泵202底部,橫板301頂部與抽水泵202底部固定連接,箱體1一側外壁固定連接有固定塊101,導流管204設置于固定塊101內部,導流管204頂端貫穿固定塊101內部并延伸至固定塊101頂部,導流管204外壁與固定塊101內部固定連接,橫板301主要對抽水泵202進行固定,使抽水泵202的穩定性得到提高,固定塊101主要對導流管204進行固定,有效地減少導流管204發生晃動的情況。
[0025]參照圖1,反應釜主體2頂部一側固定連通有進膠管207,進膠管207頂端貫穿箱體1內部并延伸至箱體1頂部,進膠管207外壁與箱體1內部固定連接,工作人員通過進膠管207,使膠水由箱體1外部進入反應釜主體2內部,便于對膠水進行冷卻處理。
[0026]參照圖1和圖4,反應釜主體2底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冷卻均勻的膠水生產用反應釜,包括箱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1)內部設置有反應釜主體(2),所述箱體(1)底部設置有冷卻液箱(3),所述反應釜主體(2)內部設置有冷卻結構;所述冷卻結構包括出液管(201)、抽水泵(202)、進液管(203)、導流管(204)、主流管(205)、支流管(206),所述抽水泵(202)固定在冷卻液箱(3)外側,所述出液管(201)一端連接在抽水泵(202)上,另一端端口封閉且設置于冷卻液箱(3)內,所述進液管(203)一端連接在抽水泵(202)上,另一端端口封閉且設置于箱體(1)內,所述導流管(204)設置于進液管(203)一側,所述導流管(204)底端一側與進液管(203)一側外壁固定連通,所述導流管(204)頂端一側貫穿箱體(1)一側外壁并延伸至箱體(1)內部,所述導流管(204)頂端與主流管(205)一側外壁固定連通,所述支流管(206)設置于主流管(205)外側壁,所述支流管(206)一端與主流管(205)一側外壁固定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冷卻均勻的膠水生產用反應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液箱(3)一側外壁固定連接有橫板(301),所述橫板(301)設置于抽水泵(202)底部,所述橫板(301)頂部與抽水泵(202)底部固定連接,所述箱體(1)一側外壁固定連接有固定塊(101),所述導流管(204)設置于固定塊(101)內部,所述導流管(204)頂端貫穿固定塊(101)內部并延伸至固定塊(101)頂部,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薛有安,
申請(專利權)人:桂林萬力粘膠劑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