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生產無水硫酸鈉的濃縮釜,屬于無水硫酸鈉生產設備技術領域,該生產無水硫酸鈉的濃縮釜,包括裝置殼,裝置殼的頂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塊,裝置殼的圓周表面固定連接有氣體排放管,裝置殼的頂端開設有攪拌槽,裝置殼的底端開設有固定槽,固定槽的下內壁固定連接有電機,的上內壁固定連接有加熱板;驅動機構,驅動機構包括第二轉動桿、第二齒輪、第三齒輪、驅動組件和攪拌葉,攪拌葉轉動時可帶動攪拌組件運行,攪拌組件運行時可對攪拌槽內無水硫酸鈉的材料進行攪拌,使其在生產時攪拌更加均勻,生產質量直線提高。生產質量直線提高。生產質量直線提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生產無水硫酸鈉的濃縮釜
[0001]本技術屬于無水硫酸鈉生產設備
,具體涉及一種生產無水硫酸鈉的濃縮釜。
技術介紹
[0002]在現有技術中,無水亞硫酸鈉又稱硫氧,是一種白色結晶或白色粉末,無臭,用途十分廣泛。化學工業上用作還原劑和磺化劑;印染工業上用作脫氯劑和漂白劑;還用作化學纖維的穩定劑以及用于膠片顯影等。由于無水亞硫酸鈉的用途廣泛,因此越來越多的生產廠家開始生產無水亞硫酸鈉。傳統的無水亞硫酸鈉的生產方法是將純堿配置成一定濃度的堿液,在吸收塔內與二氧化硫氣體反應得到亞硫酸氫鈉溶液;亞硫酸鈉氫鈉溶液采用燒堿中和得到亞硫酸鈉溶液;亞硫酸鈉溶液進入濃縮器濃縮,蒸出水分,得到含亞硫酸鈉結晶的懸浮液;將濃縮器合格物料放入離心機,實現固液分離,固體(濕品亞硫酸鈉)進入氣流干燥器,采用熱風干燥得到成品。
[0003]但是現有技術中,在攪拌過程中,現有的濃縮釜攪拌效果較差不夠均勻,導致在生產無水硫酸鈉時效率極低,并且會使生產的無水硫酸鈉質量下降。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生產無水硫酸鈉的濃縮釜,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的濃縮釜攪拌效果較差不夠均勻,導致在生產無水硫酸鈉時效率極低,并且會使生產的無水硫酸鈉質量下降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生產無水硫酸鈉的濃縮釜,包括:
[0007]裝置殼,所述裝置殼的頂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塊,所述裝置殼的圓周表面固定連接有氣體排放管,所述裝置殼的頂端開設有攪拌槽,所述裝置殼的底端開設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下內壁固定連接有電機,所述固定槽的上內壁固定連接有加熱板;
[0008]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第二轉動桿、第二齒輪、第三齒輪、驅動組件和攪拌葉,所述第二轉動桿設有兩個,所述第二齒輪固定連接于電機輸出軸的圓周表面,兩個所述第二轉動桿均轉動連接于固定槽的上內壁,其中一個所述第二轉動桿固定連接于固定槽輸出軸的圓周表面,另一個所述第二轉動桿轉動連接于固定槽的下內壁,所述第二齒輪和第三齒輪分別固定連接于第二轉動桿的圓周表面,所述固定槽的底端開設有第一滑槽,所述攪拌葉滑動連接于第一滑槽的下內壁,所述攪拌葉、第二齒輪和第三齒輪均相嚙合,所述攪拌組件設于攪拌槽內,所述攪拌葉和攪拌組件連接以對其驅動。
[0009]作為本技術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攪拌組件包括三個第一轉動桿和四個攪拌葉,其中一個所述第二轉動桿貫穿固定槽的上內壁并轉動連接于攪拌槽的上內壁,三個所述第一轉動桿均轉動連接于固定槽的下內壁,三個所述第一轉動桿均活動貫穿固定槽的上內壁并轉動連接于攪拌槽的上內壁,四個所述攪拌葉分別固定連接于第一齒輪和三個第一
轉動桿。
[0010]作為本技術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氣體排放管的圓周表面固定連接有第一連接塊,所述第一連接塊固定連接于裝置殼的頂端,所述第一連接塊的前端開設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下內壁滑動連接有過濾板。
[0011]作為本技術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第二固定塊的頂端通過鉸軸活動鉸接有蓋板,所述蓋板的頂端固定連接有塑膠環。
[0012]作為本技術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裝置殼的頂端固定連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檢測端貫穿裝置殼的底端并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固定塊和塑膠環的相遠離端均固定連接有第二連接塊,兩個所述第二連接塊的頂端均開設有銷孔。
[0013]作為本技術一種優選的方案,所述裝置殼的底端固定連接有三個支撐桿,第三個所述支撐桿的底端均固定連接有第一固定塊,所述裝置殼的圓周表面固定連接有警示板。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方案中,作人員在使用控制器對電機進行控制起到,電機的輸出軸會帶動表面固定的第二齒輪進行轉動,第二齒輪轉動時會帶動表面的攪拌葉進行轉動,攪拌葉轉動時可帶動攪拌組件運行,攪拌組件運行時可對攪拌槽內無水硫酸鈉的材料進行攪拌,使其在生產時攪拌更加均勻,生產質量直線提高。
[0016]2、本方案中,當內壁的氣體上升時,通過氣體排放管本身對固定槽內進行排氣,排出氣體如果不經過過濾會對人體有害,因此氣體排放管排出氣體時通過過濾板可將氣體排放管排出的有害氣體進行過濾。
附圖說明
[0017]附圖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技術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技術,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在附圖中:
[0018]圖1為本技術的立體圖;
[0019]圖2為本技術的第一視角立體側視圖;
[0020]圖3為本技術的第一視角立體剖視圖;
[0021]圖4為本技術的第二視角立體剖視圖;
[0022]圖5為本技術的第三視角立體剖視圖
[0023]圖6為本技術的第四視角立體剖視圖
[0024]圖7為本技術的第一視角立體爆炸圖。
[0025]圖中:1、裝置殼;2、警示板;3、支撐桿;4、第一固定塊;5、氣體排放管;6、第一連接塊;7、第二滑槽;8、過濾板;9、電機;10、第二固定塊;11、第二連接塊;12、銷孔;13、第一轉動桿;14、蓋板;15、塑膠環; 16、控制器;17、攪拌槽;18、攪拌葉;19、固定槽;20、第一齒輪;21、第二齒輪;22、第二轉動桿;23、第三齒輪;24、加熱板;25、第一滑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7]實施例1
[0028]請參閱圖1
?
圖7,本技術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0029]一種生產無水硫酸鈉的濃縮釜,包括:
[0030]裝置殼1,裝置殼1的頂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塊10,裝置殼1的圓周表面固定連接有氣體排放管5,裝置殼1的頂端開設有攪拌槽17,裝置殼1 的底端開設有固定槽19,固定槽19的下內壁固定連接有電機9,19的上內壁固定連接有加熱板24;
[0031]驅動機構,驅動機構包括第二轉動桿22、第二齒輪21、第三齒輪23、驅動組件和攪拌葉18,第二轉動桿22設有兩個,第二齒輪21固定連接于電機 9輸出軸的圓周表面,兩個第二轉動桿22均轉動連接于固定槽19的上內壁,其中一個第二轉動桿22固定連接于固定槽19輸出軸的圓周表面,另一個第二轉動桿22轉動連接于固定槽19的下內壁,第二齒輪21和第三齒輪23分別固定連接于第二轉動桿22的圓周表面,固定槽19的底端開設有第一滑槽 25,攪拌葉18滑動連接于第一滑槽25的下內壁,攪拌葉18、第二齒輪21和第三齒輪23均相嚙合,攪拌組件設于攪拌槽17內,攪拌葉18和攪拌組件連接以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生產無水硫酸鈉的濃縮釜,其特征在于,包括:裝置殼(1),所述裝置殼(1)的頂端固定連接有第二固定塊(10),所述裝置殼(1)的圓周表面固定連接有氣體排放管(5),所述裝置殼(1)的頂端開設有攪拌槽(17),所述裝置殼(1)的底端開設有固定槽(19),所述固定槽(19)的下內壁固定連接有電機(9),所述固定槽(19)的上內壁固定連接有加熱板(24);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包括第二轉動桿(22)、第二齒輪(21)、第三齒輪(23)、驅動組件和攪拌葉(18),所述第二轉動桿(22)設有兩個,所述第二齒輪(21)固定連接于電機(9)輸出軸的圓周表面,兩個所述第二轉動桿(22)均轉動連接于固定槽(19)的上內壁,其中一個所述第二轉動桿(22)固定連接于固定槽(19)輸出軸的圓周表面,另一個所述第二轉動桿(22)轉動連接于固定槽(19)的下內壁,所述第二齒輪(21)和第三齒輪(23)分別固定連接于第二轉動桿(22)的圓周表面,所述固定槽(19)的底端開設有第一滑槽(25),所述攪拌葉(18)滑動連接于第一滑槽(25)的下內壁,所述攪拌葉(18)、第二齒輪(21)和第三齒輪(23)均相嚙合,攪拌組件設于攪拌槽(17)內,所述攪拌葉(18)和攪拌組件連接以對其驅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產無水硫酸鈉的濃縮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組件包括三個第一轉動桿(13)和四個攪拌葉(18),其中一個所述第二轉動桿(22)貫穿固定槽(19)的上內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國勇,
申請(專利權)人:蘭溪市屹達化工試劑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