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汽車下殼體的翻邊切邊模具,包括共模組;所述共模組兩端內分別通過定位塊定位間距設置有翻邊模和切邊模;翻邊模包括翻邊凸模組和翻邊凹模組;翻邊凸模組配合翻邊凹模組對向活動設置;翻邊凸模組側壁適應于下殼體內壁設置,且翻邊凸模組頂出端運動頂動下殼體的小圓口和大圓口翻邊;翻邊凸模頂出端對應鑲嵌于翻邊凹模組內腔中的配合槽內;所述切邊模包括導向塊;導向塊設置于切邊模的切邊凹模組和切邊凸模件之間,導向塊間距于下殼體兩端設置;切邊凹模組的切割線呈“八”字型,且沿導向塊連線方向兩側分布設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汽車下殼體的翻邊切邊模具能快速精確的對下殼體進行翻邊加工以及切邊加工,提高加工效率。提高加工效率。提高加工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汽車下殼體的翻邊切邊模具
[0001]本技術涉及汽車下殼體的翻邊切邊模具領域。
技術介紹
[0002]再利用模具對沖壓加工零件時,常會使用翻邊模具以及切邊模具來對初步成型的零件進行再加工,以使加工出來的零件能更符合使用需求;而在利用翻邊模具對零件進行翻邊加工時,能增加零件翻邊位置的平整度,利于零件更適配于安裝的部件,同時也能利用翻邊更緊密的與部件進行安裝。
技術實現思路
[0003]專利技術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汽車下殼體的翻邊切邊模具能快速精確的對下殼體進行翻邊加工以及切邊加工,提高加工效率。
[0004]技術方案: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一種汽車下殼體的翻邊切邊模具,包括共模組;所述共模組兩端內分別通過定位塊定位間距設置有翻邊模和切邊模;所述翻邊模包括翻邊凸模組和翻邊凹模組;所述翻邊凸模組配合翻邊凹模組對向活動設置;所述翻邊凸模組側壁適應于下殼體內壁設置,且所述翻邊凸模組頂出端運動頂動下殼體的小圓口和大圓口翻邊;所述翻邊凸模頂出端對應鑲嵌于翻邊凹模組內腔中的配合槽內;
[0006]所述切邊模包括導向塊;所述導向塊設置于切邊模的切邊凹模組和切邊凸模件之間,所述導向塊間距于下殼體兩端設置;所述切邊凹模組的切割線呈“八”字型,且沿導向塊連線方向兩側分布設置。
[0007]進一步的,所述翻邊凸模組包括對應于下殼體小圓口和大圓口設置的小圓口頂出塊和大圓口頂出塊;所述翻邊模還包括翻邊固定板和翻邊壓料板;所述翻邊壓料板中部上設置翻邊凸模組;所述翻邊固定板上設置翻邊凹模組;外力作用所述翻邊壓料板和翻邊固定板相對運動,帶動所述翻邊凸模組與翻邊凹模組相互抵緊于下殼體;所述翻邊凹模組內壁開設有與小圓口頂出塊和大圓口頂出塊對應的配合槽。
[0008]進一步的,所述翻邊壓料板遠離翻邊凸模組一側通過翻邊下墊板設置于翻邊下模板上;所述翻邊固定板遠離翻邊凹模組一側通過翻邊上墊板設置于翻邊上模板上;所述翻邊下模板與翻邊上模板相互遠離一側通過模腳分別設置于下底板和上底板上,且所述下底板和上底板上液壓缸分別與對應的模腳一端驅動連接。
[0009]進一步的,所述翻邊壓料板上固定設置多個矩形彈簧;所述矩形彈簧遠離翻邊壓料板一端分別與對應的小圓口頂出塊和大圓口頂出塊固定連接;所述小圓口頂出塊截面呈臉形;所述小圓口頂出塊弧型邊對應抵壓于下殼體小圓口內緣設置;所述大圓口頂出塊呈半圓形,且所述大圓口頂出塊半圓邊對應抵壓于下殼體大圓口內緣設置。
[0010]進一步的,所述翻邊壓料板通過卸料螺絲可拆卸設置于翻邊下墊板上;所述翻邊下墊板上設置有卸料導套;所述卸料導套內設置有卸料導柱;所述卸料導柱遠離翻邊下墊
板一端設置有彈性圓塊;所述彈性圓塊對應抵觸于翻邊上墊板底部。
[0011]進一步的,所述切邊凹模組包括凸形凹模和凹形凹模,且設置于可拼接的切邊模的切邊壓料板底部;所凸形凹模外凸一側對應于凹形凹模內凹一側拼合設置;所述切邊壓料板通過卸料螺絲可拆卸設置于切邊模的切邊上墊板上;所述切邊上墊板遠離切邊壓料板一側通過氮氣彈簧設置于切邊上模板上;所述上底板上的模腳與切邊上模板頂部驅動連接。
[0012]進一步的,所述切邊凸模組設置于切邊模的切邊凸模定位塊上;所述導向塊內嵌式設置于切邊凸模定位塊兩端上;所述導向塊頂端對應配合于切邊壓料板底部嵌入式設置;所述切邊凸模定位塊兩側開設有落料槽,且下殼體兩側邊的陰影處于落料槽內;所述切邊凸模定位塊遠離切邊壓料板一端設置于切邊模的切邊下模板上;所述下底板上的模腳支撐于切邊下模板設置;所述切邊下模板一側上的立柱上設置有等高塊;所述等高塊通過螺栓與切邊壓料板一側底部連接。
[0013]進一步的,所述切邊凸模組兩端上對應下殼體的小圓口和大圓口位置設置有小圓切邊凸模鑲件和大圓切邊凸模鑲件;所述小圓切邊凸模鑲件和大圓切邊凸模鑲件凸出于小圓口和大圓口對應嵌入切邊凹槽組內腔中限位設置。
[0014]進一步的,所述切邊上模板和切邊下模板之間以及翻邊上模板和翻邊下模板之間一側設置有限位柱;所述切邊上模板和切邊下模板之間以及翻邊上模板和翻邊下模板之間另一側設置有導向柱。
[0015]有益效果:本技術通過共模組對下殼體進行翻邊以及切邊加工,以便能加工出符合要求的下殼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有益效果:
[0016]1)通過翻邊凸模組和翻邊凹模組對下殼體進行限位后,小圓口頂出塊和大圓口頂出塊相應的運動對下殼體小圓口和大圓口內緣進行沖壓翻邊加工,進而保證能利用翻邊更好的與部件進行安裝;
[0017]2)切邊凸模定位塊上的切邊凸模組相應鑲嵌入下殼體內配合切邊凹模組對下殼體進行限位,以便切邊凸模組與切邊凹模組配合對下殼體兩側邊緣進行切割,切割下來的廢料相應的落入落料槽內。
附圖說明
[0018]附圖1為共模組結構圖;
[0019]附圖2為翻邊凸模組結構圖;
[0020]附圖3為切邊凸模組結構圖;
[0021]附圖4為共模組半截圖;
[0022]附圖5為翻邊模結構圖;
[0023]附圖6為切邊模結構圖;
[0024]附圖7為共模組俯視圖;
[0025]附圖8為翻邊凹模組結構圖;
[0026]附圖9為切邊凹模組結構圖;
[0027]附圖10為導向塊結構圖;
[0028]附圖11為小圓口頂出塊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更進一步的說明。
[0030]如附圖1
?
11:一種汽車下殼體的翻邊切邊模具,包括共模組1;所述共模組1兩端內分別通過定位塊11定位間距設置有翻邊模2和切邊模3;所述翻邊模2包括翻邊凸模組21和翻邊凹模組22;所述翻邊凸模組21配合翻邊凹模組22對向活動設置;所述翻邊凸模組21側壁適應于下殼體內壁設置,且所述翻邊凸模組21頂出端運動頂動下殼體的小圓口和大圓口翻邊;所述翻邊凸模組21頂出端對應鑲嵌于翻邊凹模組22內腔中的配合槽221內;通過翻邊凸模組和翻邊凹模組相互上下配合對零件進行限位,避免零件在加工過程中發生移動,提高零件的穩定性,同時也利于翻邊凸模組的頂出端對零件的對應位置進行翻邊加工。
[0031]所述切邊模3包括導向塊31;所述導向塊31設置于切邊模3的切邊凹模組32和切邊凸模件33之間,所述導向塊31間距于下殼體兩端設置;所述切邊凹模組32的切割線呈“八”字型,且沿導向塊31連線方向兩側分布設置;通過切邊凸模件與切邊凹模沿導向塊的相對導向運動,利于切邊凸模件和切邊凹模件對下殼體進行切邊加工,以便能將下殼體兩側的廢料切除,以便后續的側整模具對下殼體兩側進行側整,進而減少加工工序,提高加工效率。
[0032]所述翻邊凸模組21包括對應于下殼體小圓口和大圓口設置的小圓口頂出塊211和大圓口頂出塊212;所述翻邊模2還包括翻邊固定板23和翻邊壓料板24;所述翻邊壓料板24中部上設置翻邊凸模組21;所述翻邊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汽車下殼體的翻邊切邊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共模組(1);所述共模組(1)兩端內分別通過定位塊(11)定位間距設置有翻邊模(2)和切邊模(3);所述翻邊模(2)包括翻邊凸模組(21)和翻邊凹模組(22);所述翻邊凸模組(21)配合翻邊凹模組(22)對向活動設置;所述翻邊凸模組(21)側壁適應于下殼體內壁設置,且所述翻邊凸模組(21)頂出端運動頂動下殼體的小圓口和大圓口翻邊;所述翻邊凸模組(21)頂出端對應鑲嵌于翻邊凹模組(22)內腔中的配合槽(221)內;所述切邊模(3)包括導向塊(31);所述導向塊(31)設置于切邊模(3)的切邊凹模組(32)和切邊凸模組(33)之間,所述導向塊(31)間距于下殼體兩端設置;所述切邊凹模組(32)的切割線呈“八”字型,且沿導向塊(31)連線方向兩側分布設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下殼體的翻邊切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邊凸模組(21)包括對應于下殼體小圓口和大圓口設置的小圓口頂出塊(211)和大圓口頂出塊(212);所述翻邊模(2)還包括翻邊固定板(23)和翻邊壓料板(24);所述翻邊壓料板(24)中部上設置翻邊凸模組(21);所述翻邊固定板(23)上設置翻邊凹模組(22);外力作用所述翻邊壓料板(24)和翻邊固定板(23)相對運動,帶動所述翻邊凸模組(21)與翻邊凹模組(22)相互抵緊于下殼體;所述翻邊凹模組(22)內壁開設有與小圓口頂出塊(211)和大圓口頂出塊(212)對應的配合槽(221)。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汽車下殼體的翻邊切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邊壓料板(24)遠離翻邊凸模組(21)一側通過翻邊下墊板(241)設置于翻邊下模板(242)上;所述翻邊固定板(23)遠離翻邊凹模組(22)一側通過翻邊上墊板(243)設置于翻邊上模板(244)上;所述翻邊下模板(242)與翻邊上模板(244)相互遠離一側通過模腳(245)分別設置于下底板和上底板上,且所述下底板和上底板上液壓缸分別與對應的模腳(245)一端驅動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汽車下殼體的翻邊切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邊壓料板(24)上固定設置多個矩形彈簧(246);所述矩形彈簧(246)遠離翻邊壓料板(24)一端分別與對應的小圓口頂出塊(211)和大圓口頂出塊(212)固定連接;所述小圓口頂出塊(211)截面呈臉形;所述小圓口頂出塊(211)弧型邊對應抵壓于下殼體小圓口內緣設置;所述大圓口頂出塊(212)呈半圓形,且所述大圓口頂出塊(212)半圓邊對應抵壓于下殼體大圓口內緣設置。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曹一樞,段玉霞,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曙光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