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變電站用線纜固定裝置,包括線桿和用于對線纜進行固定的夾持部件,所述夾持部件包括下夾板和設于下夾板上方的上夾板,所述下夾板與線桿固定連接,所述下夾板的上表面開設有第一N型凹槽,所述上夾板的下表面開設有第二N型凹槽,所述上夾板的兩側固定連接有第二凸塊,所述下夾板的兩側固定連接有第一凸塊,所述第二凸塊的上部設置有緊固螺栓,所述緊固螺栓貫穿第一凸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設置線桿、下夾板、上夾板、第一N型凹槽、第二N型凹槽、第一凸塊、第二凸塊和緊固螺栓等,解決了現有的線纜固定裝置不能夠很好的對線纜進行夾緊和不能夠在大風天氣對線纜進行緩沖的問題。緩沖的問題。緩沖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變電站用線纜固定裝置
[0001]本技術屬于線纜固定裝置設計
,尤其涉及一種變電站用線纜固定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線纜固定裝置用于對線纜的固定,將線纜通過夾持裝置緊固線纜使得線纜處于懸空的狀態(tài),現有的技術存在的問題是,現有的線纜固定裝置僅能夠簡單的對線纜進行固定,在遇到大風的天氣時線纜會與夾持裝置之間發(fā)生往復的滑動,導致線纜的絕緣皮破損,同時大風天氣沒有很好的緩沖裝置對線纜的進行緩沖,導致線纜容易斷裂,所以急需設計一種變電站用線纜固定裝置來解決上述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3]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變電站用線纜固定裝置,具有能夠很好的對線纜進行夾緊,避免線纜晃動和能夠在大風天氣對線纜進行減震的優(yōu)點,解決了現有的線纜固定裝置不能夠很好的對線纜進行夾緊和不能夠在大風天氣對線纜進行緩沖的問題。
[0004]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變電站用線纜固定裝置,包括線桿和用于對線纜進行固定的夾持部件,所述夾持部件包括下夾板和設于下夾板上方的上夾板,所述下夾板與線桿固定連接,所述下夾板的上表面開設有第一N型凹槽,所述上夾板的下表面開設有第二N型凹槽,所述上夾板的兩側固定連接有第二凸塊,所述下夾板的兩側固定連接有第一凸塊,所述第二凸塊的上部設置有緊固螺栓,所述緊固螺栓貫穿第一凸塊。
[0005]作為本技術優(yōu)選的,所述上夾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導向桿,所述下夾板的上表面開設有導向孔,所述導向桿與導向孔相互插合。
[0006]作為本技術優(yōu)選的,所述下夾板的內部設置有活動桿,所述活動桿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限位塊,所述活動桿的外表面套設有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與限位塊固定連接,所述彈簧的另一端與下夾板固定連接,所述活動桿與下夾板滑動連接,所述活動桿遠離限位塊的一端固定連接有下夾片,所述下夾片的上部設置有上夾片,所述下夾片與上夾片的一側鉸接,所述下夾片的一側設置有緊固螺釘,所述緊固螺釘貫穿上夾片。
[0007]作為本技術優(yōu)選的,所述下夾板的上表面轉動連接有轉動塊,所述上夾板的內部開設有收納孔。
[0008]作為本技術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N型凹槽的內部固定連接有第一橡膠套,所述第二N型凹槽的內部固定連接有第二橡膠套。
[0009]作為本技術優(yōu)選的,所述導向桿的底部設置有錐形部。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本技術通過設置線桿、下夾板、上夾板、第一N型凹槽、第二N型凹槽、第一凸塊、第二凸塊和緊固螺栓,能夠使得第一N型凹槽和第一N型凹槽相互配合使得線纜夾緊,通
過緊固螺栓將上夾板和下夾板進行固定。
[0012]2、本技術通過設置導向桿和導向孔,能夠使得導向桿和導向孔相互插合,使得上夾板和下夾板在安裝的過程中更好的定位。
[0013]3、本技術通過設置活動桿、限位塊、彈簧、下夾片、上夾片和緊固螺栓,能夠使得上夾片和下夾片之間通過緊固螺釘固定,實現對線纜的夾緊,在下夾片和下夾板之間預留足夠長的線纜能夠使得線纜在遇到大風天氣時得到很好的緩沖。
[0014]4、本技術通過設置轉動塊和收納孔,能夠避免線纜與上夾板和下夾板之間發(fā)生磨損。
[0015]5、本技術通過設置第一橡膠套和第二橡膠套,能夠使得線纜在下夾板和上夾板之間時不會磨損線纜的絕緣皮。
[0016]6、本技術通過設置錐形部,能夠使得導向桿與導向孔插合的過程中更好對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下夾板結構示意圖;
[0019]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上夾板結構示意圖;
[0020]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下夾板正視圖;
[0021]圖5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圖4中A
?
A處的剖視示意圖;
[0022]圖6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圖1中B處的放大示意圖;
[0023]圖7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圖6中C處的放大示意圖;
[0024]圖8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圖5中D處的放大示意圖。
[0025]圖中:1、線桿;2、下夾板;3、上夾板;4、第一N型凹槽;5、第二N型凹槽;6、第一凸塊;7、第二凸塊;8、緊固螺栓;9、導向桿;10、導向孔;11、轉動塊;12、收納孔;13、活動桿;14、限位塊;15、彈簧;16、下夾片;17、上夾片;18、緊固螺釘;19、錐形部;20、第一橡膠套;21、第二橡膠套。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為能進一步了解本技術的
技術實現思路
、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
[002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結構作詳細的描述。
[0028]如圖1和圖8所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變電站用線纜固定裝置,包括線桿1和用于對線纜進行固定的夾持部件,所述夾持部件包括下夾板2和設于下夾板2上方的上夾板3,所述下夾板2與線桿1固定連接,所述下夾板2的上表面開設有第一N型凹槽4,所述上夾板3的下表面開設有第二N型凹槽5,所述上夾板3的兩側固定連接有第二凸塊7,所述下夾板2的兩側固定連接有第一凸塊6,所述第二凸塊7的上部設置有緊固螺栓8,所述緊固螺栓8貫穿第一凸塊6。
[0029]采用上述方案:通過設置線桿1、下夾板2、上夾板3、第一N型凹槽4、第二N型凹槽5、第一凸塊6、第二凸塊7和緊固螺栓8,能夠使得第一N型凹槽4和第一N型凹槽5相互配合使得
線纜夾緊,通過緊固螺栓8將上夾板3和下夾板2進行固定。
[0030]參考圖2和圖3,所述上夾板3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導向桿9,所述下夾板2的上表面開設有導向孔10,所述導向桿9與導向孔10相互插合。
[0031]采用上述方案:通過設置導向桿9和導向孔10,能夠使得導向桿9和導向孔10相互插合,使得上夾板3和下夾板2在安裝的過程中更好的定位。
[0032]參考圖7,所述下夾板2的內部設置有活動桿13,所述活動桿13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限位塊14,所述活動桿13的外表面套設有彈簧15,所述彈簧15的一端與限位塊14固定連接,所述彈簧15的另一端與下夾板2固定連接,所述活動桿13與下夾板2滑動連接,所述活動桿13遠離限位塊14的一端固定連接有下夾片16,所述下夾片16的上部設置有上夾片17,所述下夾片16與上夾片17的一側鉸接,所述下夾片16的一側設置有緊固螺釘18,所述緊固螺釘18貫穿上夾片17。
[0033]采用上述方案:通過設置活動桿13、限位塊14、彈簧15、下夾片16、上夾片17和緊固螺栓8,能夠使得上夾片17和下夾片16之間通過緊固螺釘18固定,實現對線纜的夾緊,在下夾片16和下夾板2之間預留足夠長的線纜能夠使得線纜在遇到大風天氣時得到很好的緩沖。
[0034]參考圖2和圖3,所述下夾板2的上表面轉動連接有轉動塊11,所述上夾板3的內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變電站用線纜固定裝置,包括線桿(1)和用于對線纜進行固定的夾持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部件包括下夾板(2)和設于下夾板(2)上方的上夾板(3),所述下夾板(2)與線桿(1)固定連接,所述下夾板(2)的上表面開設有第一N型凹槽(4),所述上夾板(3)的下表面開設有第二N型凹槽(5),所述上夾板(3)的兩側固定連接有第二凸塊(7),所述下夾板(2)的兩側固定連接有第一凸塊(6),所述第二凸塊(7)的上部設置有緊固螺栓(8),所述緊固螺栓(8)貫穿第一凸塊(6)。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變電站用線纜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夾板(3)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有導向桿(9),所述下夾板(2)的上表面開設有導向孔(10),所述導向桿(9)與導向孔(10)相互插合。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變電站用線纜固定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夾板(2)的內部設置有活動桿(13),所述活動桿(13)的一端固定連接有限位塊(14),所述活動桿(13)的外表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陶衛(wèi)興,周正,
申請(專利權)人:斯普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