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混凝土生產領域,具體為一種混凝土生產用攪拌設備,包括裝置本體,所述裝置本體的內側開設有攪拌腔,所述蓋板的頂部安裝有第一電機,所述攪拌腔的內部安裝有第一軸桿,所述第一轉動筒的一側安裝有第一攪拌桿,所述第一軸桿的外壁設置有固定盤,所述固定盤的一側安裝有皮帶,所述裝置本體的外部開設有空槽,所述第二軸桿的下方安裝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兩側安裝有限位輪。該混凝土生產用攪拌設備,便于對混凝土進行攪拌均勻,提高裝置的使用快捷性和使用穩定性,減少人們的財產損失,便于人們對裝置進行操作,避免裝置進行攪拌均勻浪費大量的時間和電力,降低裝置的使用效率,不便于人對裝置進行使用。不便于人對裝置進行使用。不便于人對裝置進行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混凝土生產用攪拌設備
[0001]本技術涉及混凝土生產
,具體為一種混凝土生產用攪拌設備。
技術介紹
[0002]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混凝土在建筑行業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因為它具有很多其他材料不具備的特點,如易成型、能耗低、耐久性好、價格便宜以及與鋼材結合可制成各種承重結構的優點,而混凝土攪拌設備作為基礎建設不可缺少的一種設備。
[0003]現在市場上的混凝土生產,一般的攪拌設備進行充分攪拌較為不完善,裝置進行攪拌均勻浪費大量的時間和電力,降低裝置的使用效率,不便于人對裝置進行使用,降低裝置使用壽命,容易造成財產損失,針對上述情況,在現有的混凝土生產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混凝土生產用攪拌設備。
[0004]針對上述問題,急需在原有混凝土生產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設計。
技術實現思路
[0005]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混凝土生產用攪拌設備,具備便于對裝置進行充分攪拌較為完善等優點,解決了一般的攪拌設備進行充分攪拌較為不完善的問題。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混凝土生產用攪拌設備,包括裝置本體,所述裝置本體的內側開設有攪拌腔,且攪拌腔的上方安裝有蓋板,所述蓋板的頂部安裝有第一電機,所述攪拌腔的內部安裝有第一軸桿,且第一軸桿的外部安裝有第一轉動筒,所述第一轉動筒的一側安裝有第一攪拌桿,且第一轉動筒的另一側設置有第二攪拌桿,所述第一軸桿的外壁設置有固定盤。
[0007]所述固定盤的一側安裝有皮帶,且皮帶的一側安裝有第二轉動筒,所述裝置本體的外部開設有空槽,且空槽的底部設置有第二軸桿,所述第二軸桿的下方安裝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兩側安裝有限位輪,且空槽的外部安裝有底座,所述裝置本體的兩側開設有滑軌,且滑軌的一側安裝有限位桿。
[0008]進一步,所述第一轉動筒通過第一軸桿和裝置本體之間為活動連接,且第一轉動筒的外壁均勻設置有第一攪拌桿。
[0009]進一步,所述第一攪拌桿和第二攪拌桿之間為相互垂直設置,所述第一軸桿和固定盤之間為固定連接。
[0010]進一步,所述固定盤和皮帶之間為緊密貼合,所述第一轉動筒和第二轉動筒之間為相互平行設置。
[0011]進一步,所述第二轉動筒的外壁均勻設置有攪拌輪,且攪拌輪和第一攪拌桿之間為相互平行設置。
[0012]進一步,所述裝置本體通過第二軸桿和底座之間為活動連接,且裝置本體的下方設置有兩組限位輪。
[0013]進一步,所述滑軌和限位桿之間為滑動連接,且限位桿和裝置本體之間為相互垂直設置。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申請的技術方案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該混凝土生產用攪拌設備,當需要對混凝土進行攪拌均勻時,通過啟動第一電機,第一電機通過第一軸桿帶動第一轉動筒進行轉動,使得第一轉動筒帶動第一攪拌桿和第二攪拌桿進行轉動攪拌,同時第一軸桿通過固定盤和皮帶帶動第二轉動筒進行轉動,從而第二轉動筒帶動攪拌輪進行轉動攪拌,便于對混凝土進行攪拌均勻,提高裝置的使用快捷性和使用穩定性,減少人們的財產損失,便于人們對裝置進行操作,避免裝置進行攪拌均勻浪費大量的時間和電力,降低裝置的使用效率,不便于人對裝置進行使用。
[0016]2、該混凝土生產用攪拌設備,當需要對裝置進行雙重攪拌時,通過啟動第二電機,第二電機通過第二軸桿帶動裝置本體進行轉動,使得裝置本體通過限位輪在空槽的內側進行滑動,從而限位桿在滑軌的內側進行滑動,從而便于對裝置進行雙重攪拌,增加裝置的實用性和使用壽命,便于人們對裝置進行使用,減少人們的財產損失,避免裝置進行雙重攪拌較為不穩定,裝置的穩定性降低。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技術正視剖面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本技術正視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本技術圖1中A處放大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本技術裝置本體正視結構示意圖;
[0021]圖5為本技術第一攪拌桿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2]圖中:1、裝置本體;2、攪拌腔;3、蓋板;4、第一電機;5、第一軸桿;6、第一轉動筒;7、第一攪拌桿;8、第二攪拌桿;9、固定盤;10、皮帶;11、第二轉動筒;12、空槽;13、第二軸桿;14、第二電機;15、限位輪;16、底座;17、滑軌;18、限位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4]請參閱圖1
?
5,本實施例中的一種混凝土生產用攪拌設備,包括裝置本體1,裝置本體1的內側開設有攪拌腔2,且攪拌腔2的上方安裝有蓋板3,蓋板3的頂部安裝有第一電機4,攪拌腔2的內部安裝有第一軸桿5,且第一軸桿5的外部安裝有第一轉動筒6,第一轉動筒6的一側安裝有第一攪拌桿7,且第一轉動筒6的另一側設置有第二攪拌桿8,第一軸桿5的外壁設置有固定盤9。
[0025]固定盤9的一側安裝有皮帶10,且皮帶10的一側安裝有第二轉動筒11,裝置本體1的外部開設有空槽12,且空槽12的底部設置有第二軸桿13,第二軸桿13的下方安裝有第二電機14,第二電機14的兩側安裝有限位輪15,且空槽12的外部安裝有底座16,裝置本體1的兩側開設有滑軌17,且滑軌17的一側安裝有限位桿18。
[0026]請參閱圖1、圖2、圖3、圖4和圖5,本實施例中的,第一轉動筒6通過第一軸桿5和裝置本體1之間為活動連接,且第一轉動筒6的外壁均勻設置有第一攪拌桿7。
[0027]需要說明的是,避免裝置進行攪拌均勻浪費大量的時間和電力,降低裝置的使用效率,不便于人對裝置進行使用。
[0028]請參閱圖1、圖3和圖5,本實施例中的,第一攪拌桿7和第二攪拌桿8之間為相互垂直設置,第一軸桿5和固定盤9之間為固定連接。
[0029]需要說明的是,減少人們的財產損失,便于人們對裝置進行操作。
[0030]請參閱圖1和圖3,本實施例中的,固定盤9和皮帶10之間為緊密貼合,第一轉動筒6和第二轉動筒11之間為相互平行設置。
[0031]需要說明的是,便于對混凝土進行攪拌均勻,提高裝置的使用快捷性和使用穩定性。
[0032]請參閱圖1和圖5,本實施例中的,第二轉動筒11的外壁均勻設置有攪拌輪,且攪拌輪和第一攪拌桿7之間為相互平行設置。
[0033]需要說明的是,避免裝置進行雙重攪拌較為不穩定,裝置的穩定性降低。
[0034]請參閱圖1、圖2和圖4,本實施例中的,裝置本體1通過第二軸桿13和底座16之間為活動連接,且裝置本體1的下方設置有兩組限位輪15。
[0035]需要說明的是,便于對裝置進行雙重攪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混凝土生產用攪拌設備,包括裝置本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本體(1)的內側開設有攪拌腔(2),且攪拌腔(2)的上方安裝有蓋板(3),所述蓋板(3)的頂部安裝有第一電機(4),所述攪拌腔(2)的內部安裝有第一軸桿(5),且第一軸桿(5)的外部安裝有第一轉動筒(6),所述第一轉動筒(6)的一側安裝有第一攪拌桿(7),且第一轉動筒(6)的另一側設置有第二攪拌桿(8),所述第一軸桿(5)的外壁設置有固定盤(9);所述固定盤(9)的一側安裝有皮帶(10),且皮帶(10)的一側安裝有第二轉動筒(11),所述裝置本體(1)的外部開設有空槽(12),且空槽(12)的底部設置有第二軸桿(13),所述第二軸桿(13)的下方安裝有第二電機(14),所述第二電機(14)的兩側安裝有限位輪(15),且空槽(12)的外部安裝有底座(16),所述裝置本體(1)的兩側開設有滑軌(17),且滑軌(17)的一側安裝有限位桿(18)。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凝土生產用攪拌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轉動筒(6)通過第一軸桿(5)和裝...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方荷,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磊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