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工程造價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可移動式監測裝置,包括移動底座與固定組件,所述移動底座頂部的左右兩側均固定安裝有安裝支架,左右兩側所述安裝支架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攝像頭;所述固定組件的數量為兩組分別位于移動底座;所述固定組件包括第一旋轉塊、連接支柱、固定支撐腳、第一電動推桿以及旋轉桿,所述移動底座左右兩側均與第一旋轉塊進行固定,所述連接支柱靠近移動底座中心軸的一側與第一旋轉塊之間為轉動連接。該可移動式監測裝置,整體實現了可以防止該裝置不進行移動時進行移動的目的,并且可以實現便捷移動的目的,具有很好的實用性。很好的實用性。很好的實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可移動式監測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工程造價
,尤其是涉及一種可移動式監測裝置。
技術介紹
[0002]目前工程造價是指構成項目在建設期預計或實際支出的建設費用,工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需要使用移動監測裝置對施工情況進行實時監測,進而方便對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人員的安全、施工質量等進行監控,其在各種工程施工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使用。
[0003]在實現本技術過程中,專利技術人發現該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現有的工程造價用監測裝置,在一個地方進行監測完成后需要去另一個地方進行監測,可以在其底部安裝有輪子來帶動其進行移動,但使用輪子進行移動常常會因為輪子的存在,導致在不需要進行移動時也會動,非常的影響使用,故而提出一種可移動式監測裝置來解決上述中所提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可移動式監測裝置,具備不需要使用時不進行移動等優點,解決了不需要進行移動時也會動的問題。
[0005]綜上所述,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移動式監測裝置,包括移動底座與固定組件,所述移動底座頂部的左右兩側均固定安裝有安裝支架,左右兩側所述安裝支架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攝像頭。
[0006]所述固定組件的數量為兩組且分別位于移動底座兩側。
[0007]所述固定組件包括第一旋轉塊、連接支柱、固定支撐腳、第一電動推桿以及旋轉桿,所述移動底座左右兩側均與第一旋轉塊進行固定,所述連接支柱靠近移動底座中心軸的一側與第一旋轉塊之間為轉動連接,所述固定支撐腳固定安裝在連接支柱的底部,所述連接支柱遠離移動底座中心軸的一側與旋轉桿的底部相固定,所述旋轉桿的上側與第一電動推桿的底部之間為轉動連接。
[0008]本技術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可以通過固定組件可以在移動監測裝置不需要進行移動時不進行移動。
[0009]進一步,所述移動底座的左右兩側且位于第一旋轉塊的上方均固定安裝有第二旋轉塊,所述第二旋轉塊遠離移動底座中心軸的一側與第一電動推桿的上側之間為轉動連接。
[0010]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過第一旋轉塊來帶動第一電動推桿進行轉動。
[0011]進一步,所述移動底座內頂壁的左右兩側均固定安裝有第二電動推桿,所述第二電動推桿的輸出端方向為下側。
[0012]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電動推桿位于移動底座的內部。
[0013]進一步,左右兩側所述第二電動推桿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底部
的左右兩端均固定安裝有萬向輪。
[0014]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過萬向輪帶動整個裝置進行移動。
[0015]進一步,所述移動底座底部的左右兩端均固定安裝有防滑墊,所述移動底座下側的左右兩側且位于左右兩側防滑墊之間均開設有貫穿開孔,所述貫穿開孔的位于萬向輪的下方。
[0016]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固定安裝的防滑墊可以使該裝置在無需進行移動時更加的穩固。
[0017]進一步,所述連接支柱與固定支撐腳之間為焊接。
[0018]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連接支柱與固定支撐腳之間為焊接使其更加的穩固。
[0019]進一步,所述移動底座的頂部且位于右側安裝支架的右側固定安裝有推拉桿連接塊,所述推拉桿連接塊的上側轉動連接有推拉桿。
[0020]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在移動底座上方的推拉桿連接塊與推拉桿可以帶動整個裝置進行移動。
[0021]進一步,所述萬向輪通過左右兩側貫穿開孔貫穿移動底座的下側壁。
[0022]采用上述進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過第二電動推桿的伸縮性可以通過升降板帶動萬向輪進行升降調節。
[002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可移動式監測裝置,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0024]1、該可移動式監測裝置,在不需要進行移動時,先通過第二電動推桿帶動萬向輪向上移動,使防滑墊與地面進行接觸,并且第一電動推桿可以通過旋轉桿帶動連接支柱在第一旋轉塊上進行轉動,使其可以防止可移動式監測裝置在不需要移動時進行移動。
[0025]2、該可移動式監測裝置,通過推拉桿以及推拉桿連接塊,可以使攝像頭進行移動,并且在不需要進行移動時,也可以通過左右兩側的第二電動推桿帶動萬向輪向上移動,使攝像頭進行便捷的移動。
附圖說明
[0026]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2是本技術的固定組件放大圖;
[0028]圖3是本技術的圖1中A的放大圖。
[0029]附圖標記說明:
[0030]1、移動底座;2、第一電動推桿;3、旋轉桿;4、連接支柱;5、固定支撐腳;6、第一旋轉塊;7、防滑墊;8、安裝支架;9、攝像頭;10、連接板;11、推拉桿連接塊;12、推拉桿;13、第二電動推桿;14、升降板;15、滑槽;16、萬向輪;17、貫穿開孔;18、第二旋轉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31]請參閱圖1
?
2,一種可移動式監測裝置,包括移動底座1與固定組件,移動底座1頂部的左右兩側均固定安裝有安裝支架8,左右兩側安裝支架8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連接板10,連接板10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攝像頭9。需要說明的是,攝像頭9可以起到實施檢測工地現場的作用并反饋給中控臺。
[0032]固定組件的數量為兩組且分別位于移動底座1兩側。固定組件包括第一旋轉塊6、連接支柱4、固定支撐腳5、第一電動推桿2以及旋轉桿3,移動底座1左右兩側均與第一旋轉塊6進行固定,連接支柱4靠近移動底座1中心軸的一側與第一旋轉塊6之間為轉動連接,固定支撐腳5固定安裝在連接支柱4的底部,連接支柱4遠離移動底座1中心軸的一側與旋轉桿3的底部相固定,旋轉桿3的上側與第一電動推桿2的底部之間為轉動連接。
[0033]其中,可以通過第一電動推桿2進行伸縮,可以通過旋轉桿3帶動連接支柱4在第一旋轉塊6上進行轉動,使其帶動固定支撐腳5跟著進行轉動。
[0034]請參閱圖1,本實施例中,移動底座1內頂壁的左右兩側均固定安裝有第二電動推桿13,第二電動推桿13的輸出端方向為下側,移動底座1底部的左右兩端均固定安裝有防滑墊7,移動底座1下側的左右兩側且位于左右兩側防滑墊7之間均開設有貫穿開孔17,貫穿開孔17的位于萬向輪16的下方,移動底座1的頂部且位于右側安裝支架8的右側固定安裝有推拉桿連接塊11,推拉桿連接塊11的上側轉動連接有推拉桿12,左右兩側貫穿開孔17位于左右兩側萬向輪16的下方,萬向輪16通過貫穿開孔17貫穿移動底座1的下側壁。
[0035]其中,第二電動推桿13位于移動底座1的內部,通過第二電動推桿13可以帶動升降板14進行升降調節,通過萬向輪16使整個裝置進行移動。
[0036]需要說明的是,通過設置在移動底座1上方的推拉桿連接塊11與推拉桿12可以帶動整個裝置進行移動,通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移動式監測裝置,包括移動底座(1)與固定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底座(1)頂部的左右兩側均固定安裝有安裝支架(8),左右兩側所述安裝支架(8)的頂部固定安裝有連接板(10),所述連接板(10)的頂部固定安裝有攝像頭(9);所述固定組件的數量為兩組且分別位于移動底座(1)兩側;所述固定組件包括第一旋轉塊(6)、連接支柱(4)、固定支撐腳(5)、第一電動推桿(2)以及旋轉桿(3),所述移動底座(1)左右兩側均與第一旋轉塊(6)進行固定,所述連接支柱(4)靠近移動底座(1)中心軸的一側與第一旋轉塊(6)之間為轉動連接,所述固定支撐腳(5)固定安裝在連接支柱(4)的底部,所述連接支柱(4)遠離移動底座(1)中心軸的一側與旋轉桿(3)的底部相固定,所述旋轉桿(3)的上側與第一電動推桿(2)的底部之間為轉動連接;所述移動底座(1)內頂壁的兩側均固定安裝有第二電動推桿(13),所述第二電動推桿(13)的輸出端方向為下側:所述第二電動推桿(13)的底部固定安裝有升降板(14),所述升降板(14)底部固定安裝有萬向輪(1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聞金龍,康芝炳,吳正林,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宏誠工程咨詢管理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