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塑粉加工的混料裝置,旨在解決混料過程中混合料粘附于內壁影響下次混合配比的問題。其技術方案要點是:一種用于塑粉加工的混料裝置,包括混料桶和與混料桶配合設置的桶蓋,混料桶內設置有攪拌機構,混料桶內設置有的刮料機構,刮料機構包括與混料桶轉動連接的轉動盤,轉動盤的頂部至少設置有一個驅動氣缸,驅動氣缸的輸出端上固定連接有在轉動盤上滑動的連接桿,連接桿遠離轉動盤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用于刮料的刮料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驅動氣缸帶動連接桿在開口槽內移動,從而帶動與連接桿固定連接的第一抵板向混料桶的內壁靠近直至抵觸,此時轉動盤在驅動件的驅動下帶動第一抵塊、第二抵塊和刮料板對混料桶內壁實現刮料。內壁實現刮料。內壁實現刮料。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塑粉加工的混料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塑粉生產設備
,特別是涉及一種用于塑粉加工的混料裝置。
技術介紹
[0002]塑粉環保無污染,是絕對的環保產品,塑粉的材料規避了很多的污染物,這是一種靜電噴涂用熱固性粉末涂料,塑料粉末經過高溫加熱之后通過壓縮空氣給的風噴到材質表面,通過封閉處理,粉塵不會外泄,而且可以二次利用,不存在污染。
[0003]混料裝置在使用時由于粉料在攪拌的過程不論是干性或者是濕性的,特別是混料后具有粘性的粉料會粘附于混料桶的內壁上難以清理,導致物料殘留會影響下一次的混料,因此,提出一種新的方案來解決這個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塑粉加工的混料裝置,驅動氣缸帶動連接桿在開口槽內移動,從而帶動與連接桿固定連接的第一抵板向混料桶的內壁靠近直至抵觸,此時轉動盤在驅動件的驅動下帶動第一抵塊、第二抵塊和刮料板對混料桶內壁實現刮料。
[0005]本技術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一種用于塑粉加工的混料裝置,包括混料桶和與混料桶配合設置的桶蓋,所述混料桶內設置有攪拌機構,所述桶蓋上設置有用于驅動攪拌機構的驅動件,所述混料桶內設置有的刮料機構,所述刮料機構包括與混料桶轉動連接的轉動盤,所述轉動盤的頂部至少設置有一個驅動氣缸,所述驅動氣缸的輸出端上固定連接有在轉動盤上滑動的連接桿,所述連接桿遠離轉動盤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用于刮料的刮料板。
[000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攪拌機構用于對混料桶內部進行混料,主要包括與攪拌軸固定連接的第一攪拌桿和第二攪拌桿,且第一攪拌桿和第二攪拌桿為錯開設置,提升了混合均勻度,驅動件上固定的攪拌軸與轉動盤固定連接,轉動盤上開設有開口槽供驅動氣缸通過連接桿帶動第一抵板向混料桶內壁進行移動,從而使得第一抵板和第二抵板之間固定連接的刮料板對混料桶的內壁進行刮料。
[0007]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攪拌機構包括與轉動盤固定連接的攪拌軸,所述攪拌軸上固定連接有上連桿和位于上連桿下方的下連桿,所述上連桿和下連桿內均開設有滑動腔,所述上連桿內滑動連接有第一連桿,所述下連桿內滑動連接有第二連桿,所述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遠離攪拌軸的一端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一抵板和第二抵板,所述刮料板的一端與第一抵板固定連接,所述刮料板的另一端與第二抵板固定連接。
[0008]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攪拌軸在驅動件的驅動下轉動,由于攪拌軸與轉動盤固定連接,攪拌軸轉動時,轉動盤隨之轉動,攪拌軸上固定連接的上連桿和下連桿起支撐作用,第一連桿和第二連桿通過上連桿和下連桿內開設的安置腔實現滑動連接,第一連桿和
第二連桿遠離上連桿和下連桿的一端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一抵板和第二抵板,第一抵板和第二抵板之間設置有用于對混料桶的內壁進行刮料的刮料板,刮料板的位置可根據使用需求,通過控制驅動氣缸進行調節。
[0009]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攪拌軸上固定連接第一攪拌桿,所述刮料板上固定連接有與第一攪拌桿錯開設置的第二攪拌桿。
[0010]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第一攪拌桿和第二攪拌桿錯開設置,能夠提升混合料的混合均勻度。
[0011]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轉動盤上開設有供連接桿移動的開口槽。
[0012]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連接桿在驅動氣缸的帶動下在開口槽內移動,移動后具有兩種使用狀態,狀態一,連接桿帶動第一抵板、第二抵板和刮料板向混料桶的內壁抵觸,此時轉動盤在電機輸出軸的驅動下帶動刮料板進行刮料;狀態二,驅動氣缸復位,第一抵板、第二抵板和刮料板在混料桶內且不再與混料桶內壁抵觸,此時刮料板上固定連接的第二攪拌桿配合攪拌軸上固定連接的第一攪拌桿對混合料進行攪拌,以提升混合料的混合均勻程度。
[0013]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混料桶內開設有圓槽,所述混料桶的頂部開設有與圓槽導通的安裝槽,所述轉動盤上固定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經過安裝槽與圓槽滑動連接。
[0014]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轉動盤上固定連接的滑塊對應安裝槽的位置滑入至圓槽內后實現與圓槽之間的相互約束和轉動連接,拆除時將轉動盤上固定連接的滑塊滑動至安裝槽后滑出以解除連接,電機在對攪拌軸進行驅動的時候,通過滑塊與圓槽之間的連接,使得轉動盤轉動并帶動攪拌機構和刮料機構對混料桶內部進行混料和刮壁。
[0015]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混料桶的兩端相對開設有嵌合腔,所述桶蓋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與嵌合腔相配合的安置卡板。
[0016]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桶蓋兩端固定連接的安置卡板嵌合在混料桶上開設的嵌合腔內實現對桶蓋的位置固定,提升桶蓋與混料桶之間的連接穩定性。
[0017]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驅動件采用電機。
[0018]本技術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刮料板上設置有斜槽。
[001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刮料板上開設的斜槽來提升刮料板的刮料效果。
[0020]綜上所述,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1、上連桿和第一連桿為滑動連接、下連桿和第二連桿為滑動連接,通過驅動氣缸帶動連接桿在轉動盤上開設的開口槽內移動,轉動桿與第一抵板為固定連接,從而對刮料板的位置進行調節,使得刮料板與混料桶的內壁抵觸實現刮料,刮料板的可調節使得刮料機構可應用于不同桶徑的混料桶;
[0022]2、刮料板上固定連接的第二攪拌桿配合攪拌軸上固定連接的第一攪拌桿對混合料進行攪拌,以提升混合料的混合均勻程度。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2為本技術的刮料機構和攪拌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3為圖2的右視圖;
[0026]圖4為圖3的B
?
B剖視圖。
[0027]圖中:1、混料桶;2、嵌合腔;3、安裝槽;4、轉動盤;5、桶蓋;6、安置卡板;7、驅動件;8、滑塊;9、圓槽;10、連接桿;11、開口槽;12、第一抵板;13、刮料板;14、第二抵板;15、第二攪拌桿;16、第一攪拌桿;17、斜槽;18、攪拌軸;19、滑動腔;20、驅動氣缸;21、上連桿;22、下連桿;23、第二連桿;24、第一連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28]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29]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下”、“內”、“外”“頂/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
[0030]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設置有”、“套設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塑粉加工的混料裝置,包括混料桶(1)和與混料桶(1)配合設置的桶蓋(5),所述混料桶(1)內設置有攪拌機構,所述桶蓋(5)上設置有用于驅動攪拌機構的驅動件(7),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桶(1)內設置有的刮料機構,所述刮料機構包括與混料桶(1)轉動連接的轉動盤(4),所述轉動盤(4)的頂部至少設置有一個驅動氣缸(20),所述驅動氣缸(20)的輸出端上固定連接有在轉動盤(4)上滑動的連接桿(10),所述連接桿(10)遠離轉動盤(4)的一端固定連接有用于刮料的刮料板(1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塑粉加工的混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攪拌機構包括與轉動盤(4)固定連接的攪拌軸(18),所述攪拌軸(18)上固定連接有上連桿(21)和位于上連桿(21)下方的下連桿(22),所述上連桿(21)和下連桿(22)內均開設有滑動腔(19),所述上連桿(21)內滑動連接有第一連桿(24),所述下連桿(22)內滑動連接有第二連桿(23),所述第一連桿(24)和第二連桿(23)遠離攪拌軸(18)的一端分別固定連接有第一抵板(12)和第二抵板(14),所述刮料板(13)的一端與第一抵板(12)固定連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金躍善,周育強,金躍泉,許化瑞,邱紅,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雙金粉末涂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