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一種陶瓷料片切刀視覺系統,由切割臺和切刀機構組成;切割臺從上往下依次由載板、載臺、旋轉電機、第一活動板、前后直線模組和基臺組成;切刀機構設置在基臺上且位于前后直線模組移動方向的一端,切刀機構由機架、垂直導軌、升降電機、電機安裝板、第二活動板、切刀裝置、第一左右直線模組、第三活動板、第一攝像裝置、第一光源、第二左右直線模組、第四活動板、第二攝像裝置、第二光源、第三左右直線模組、第五活動板、第三攝像裝置和第三光源組成。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第一、第二攝像裝置可完成陶瓷料片左右視覺對位,通過第三攝像裝置可觀察切刀有無缺口,可大大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切刀機構在更換刀片時非常簡單、方便。方便。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陶瓷料片切刀視覺系統
[0001]本技術涉及微電子元件加工
,具體涉及一種陶瓷料片切刀視覺系統。
技術介紹
[0002]我國電子產業的迅速發展導致片式電子元件在各行各業中得到廣泛應用,片式元件需求量正以每年15%
?
20%的速度增長,并因而形成一個廣闊的電子專用設備市場。大量新型的電子元器件(特別是片式元件)的涌現,要求各種電子元件加工設備更加先進,技術要求更加高。因此,采用高精度高效率的工藝設備是必然的選擇。在片式電子元件制造過程中,切割是其中一道重要工序,它是疊片和等靜壓后的陶瓷料片切割成許多具有尺寸精確、一致性好的微電子元件,這些微電子元件再經過燒結后就成為電容或電感的基體。
[0003]授權公告號CN1260049C提出了一種片式多層陶瓷電容電感切割機,該片式多層陶瓷電容電感切割機由機床架及設置在機床架上的工作臺、切刀機構、攝像裝置和控制系統組成,工作臺可旋轉,切刀機構設置在工作臺的上方通過控制系統控制完成上下沖切工作,攝像裝置對準工作臺的上表面,可實現精確沖切。但該片式多層陶瓷電容電感切割機所采用的切刀機構需要人工觀察是否需要更換切刀以及存在換刀速度慢、換刀不方便、無法保證加工精度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定位精確,加工精度高,加工高效快速的陶瓷料片切刀視覺系統。
[0005]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6]一種陶瓷料片切刀視覺系統,該系統由切割臺和切刀機構組成;
[0007]所述切割臺從上往下依次由載板、載臺、旋轉電機、第一活動板、前后直線模組和基臺組成;
[0008]所述切刀機構設置在所述基臺上且位于所述前后直線模組移動方向的一端,所述切刀機構由機架、垂直導軌、升降電機、電機安裝板、第二活動板、切刀裝置、第一左右直線模組、第三活動板、第一攝像裝置、第一光源、第二左右直線模組、第四活動板、第二攝像裝置、第二光源、第三左右直線模組、第五活動板、第三攝像裝置和第三光源組成,所述垂直導軌設置在機架的正面,所述升降電機通過電機安裝板設置在所述機架上且位于垂直導軌的頂部,所述切刀裝置通過第二活動板活動設置在垂直導軌上,所述升降電機的電機軸與所述切刀裝置連接,所述切刀裝置由第一壓料組件、夾刀組件和第二壓料組件組成,所述第一壓料組件、夾刀組件、第二壓料組件沿著前后直線模組移動方向依次設置,所述第一左右直線模組、第二左右直線模組設置在所述機架的正面,且相對位于切刀裝置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攝像裝置、第一光源通過第三活動板活動設置在第一左右直線模組上,所述第一攝像裝置與第一光源相互平行且傾斜朝向所述切割臺,所述第二攝像裝置、第二光源通過第四
活動板活動設置在所述第二左右直線模組上,所述第二攝像裝置與第二光源相互平行且傾斜朝向所述切割臺,所述第三左右直線模組設置在所述機架的背面,所述第三攝像裝置、第三光源通過第五活動板活動設置在第三左右直線模組上,所述第三光源與第三攝像裝置位于同一直線上且對應所述夾刀組件。
[0009]進一步的,所述載臺的中部設有負壓腔,所述載板上設有與負壓腔連通的負壓開孔。
[0010]進一步的,所述載板中設置有第一電熱裝置。
[0011]進一步的,所述夾刀組件包括刀座、外夾刀板、固定螺栓、刀片、內夾刀板和鎖緊結構,所述內夾刀板呈
“┐”
形設置在所述刀座的底部,所述外夾刀板設置在所述內夾刀板的開口中,所述外夾刀板為可拆卸,通過固定螺栓固定,所述刀片夾固在外夾刀板與內夾刀板之間,所述鎖緊結構設置在所述刀座上對應第一壓料組件,所述第一壓料組件包括前后導桿結構、活動支架、料片前壓板和調節齒輪,所述活動支架活動設置在所述前后導桿結構上,通過調節齒輪帶動,所述料片前壓板設置在所述活動支架的底部與外夾刀板抵觸,所述調節齒輪設置在所述料片前壓板的一側,所述第二壓料組件包括固定支架和料片后壓板,所述料片后壓板設置在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與內夾刀板抵觸。
[0012]進一步的,所述外夾刀板的底面與內夾刀板的底面形成V字形面,所述料片前壓板與料片后壓板的頂面形成與所述V字形面相吻合的V字形凹槽,所述V字形凹槽的中部設有與所述刀片對應的過刀間隙。
[0013]進一步的,所述內夾刀板中設置有第二電熱裝置。
[0014]相對于現有技術,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通過第一攝像裝置、第二攝像裝置可完成陶瓷料片左右視覺對位,通過第三攝像裝置可觀察切刀有無缺口,無需人工進行觀察,可大大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所采用的切刀機構在更換刀片時非常簡單、方便,刀片能夠一次安裝定位,無需再作調整,滿足了快速換刀的要求,且可保證加工精度。
附圖說明
[0015]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6]圖1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陶瓷料片切刀視覺系統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0017]圖2為本技術提供的一種陶瓷料片切刀視覺系統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0018]圖3為本技術所述切刀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
[0020]為了說明本技術所述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進行說明。
[0021]實施例
[0022]請參閱圖1~3,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陶瓷料片切刀視覺系統,該系統由切割臺1和切刀機構2組成;切割臺1從上往下依次由載板11、載臺12、旋轉電機13、第一活動板14、前后直線模組15和基臺16組成,載臺12用于安裝載板11,載板11上放置陶瓷料片,載臺12的中部設有負壓腔,載板11上設有與負壓腔連通的負壓開孔,通過負壓吸附住陶瓷料片,載板11中設置有第一電熱裝置,從而對陶瓷料片的下表面進行預加熱,載板11在旋轉電機13的作用下可旋轉,在前后直線模組15的驅動下可前后直線運動;切刀機構2設置在基臺16上且位于前后直線模組15移動方向的一端,完成陶瓷料片的縱橫切割,該切刀機構2由機架201、垂直導軌202、升降電機203、電機安裝板204、第二活動板205、切刀裝置、第一左右直線模組206、第三活動板207、第一攝像裝置208、第一光源209、第二左右直線模組210、第四活動板211、第二攝像裝置212、第二光源213、第三左右直線模組214、第五活動板215、第三攝像裝置216和第三光源217組成,垂直導軌202設置在機架201的正面,升降電機203通過電機安裝板204設置在機架201上且位于垂直導軌202的頂部,切刀裝置通過第二活動板205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陶瓷料片切刀視覺系統,其特征在于:該系統由切割臺和切刀機構組成;所述切割臺從上往下依次由載板、載臺、旋轉電機、第一活動板、前后直線模組和基臺組成;所述切刀機構設置在所述基臺上且位于所述前后直線模組移動方向的一端,所述切刀機構由機架、垂直導軌、升降電機、電機安裝板、第二活動板、切刀裝置、第一左右直線模組、第三活動板、第一攝像裝置、第一光源、第二左右直線模組、第四活動板、第二攝像裝置、第二光源、第三左右直線模組、第五活動板、第三攝像裝置和第三光源組成,所述垂直導軌設置在機架的正面,所述升降電機通過電機安裝板設置在所述機架上且位于垂直導軌的頂部,所述切刀裝置通過第二活動板活動設置在垂直導軌上,所述升降電機的電機軸與所述切刀裝置連接,所述切刀裝置由第一壓料組件、夾刀組件和第二壓料組件組成,所述第一壓料組件、夾刀組件、第二壓料組件沿著前后直線模組移動方向依次設置,所述第一左右直線模組、第二左右直線模組設置在所述機架的正面,且相對位于切刀裝置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攝像裝置、第一光源通過第三活動板活動設置在第一左右直線模組上,所述第一攝像裝置與第一光源相互平行且傾斜朝向所述切割臺,所述第二攝像裝置、第二光源通過第四活動板活動設置在所述第二左右直線模組上,所述第二攝像裝置與第二光源相互平行且傾斜朝向所述切割臺,所述第三左右直線模組設置在所述機架的背面,所述第三攝像裝置、第三光源通過第五活動板活動設置在第三左右直線模組上,所述第三光源與第三攝像裝置位于同一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吉昌,黃庭君,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微格能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