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分布式混合矩陣終端,包括隔離外箱,所述隔離外箱內設置有混合矩陣終端,所述隔離外箱左右內壁下部均高度連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頂部靠近混合矩陣終端的位置均貫穿并滑動連接有滑動條,所述滑動條頂部靠近前端和后端的位置均設置有固定塊且固定塊均與混合矩陣終端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首先通過溫度測試計對隔離外箱內的溫度進行檢查并將信號傳遞給控制器,控制器會控制排氣風扇和進氣風扇開啟,使得空氣經過進風口進入通風管內,然后再通過空氣過濾網將空氣中的灰塵過濾掉,同時排氣風扇也會旋轉,在排氣風扇和進氣風扇的雙重作用下,避免了混合矩陣終端因積灰導致發熱嚴重影響運行效率。陣終端因積灰導致發熱嚴重影響運行效率。陣終端因積灰導致發熱嚴重影響運行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分布式混合矩陣終端
[0001]本技術涉及混合矩陣終端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分布式混合矩陣終端。
技術介紹
[0002]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混合矩陣被引入市場,混合矩陣是可以根據需求將任意信號源定向的切換輸出至任意目標終端的專業設備,分布式混合矩陣終端一般是用來接收混合矩陣輸入的信號并進行處理的設備。
[0003]分布式混合矩陣終端運行會產生熱量,而分布式混合矩陣終端自帶的散熱效果一般都不太好,當空氣中的灰塵進入分布式混合矩陣終端內部電子元件上并形成積灰時,會導致分布式混合矩陣終端發熱嚴重,從而降低設備的運行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分布式混合矩陣終端。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分布式混合矩陣終端,包括隔離外箱,所述隔離外箱內設置有混合矩陣終端,所述隔離外箱左右內壁下部均高度連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頂部靠近混合矩陣終端的位置均貫穿并滑動連接有滑動條,所述滑動條頂部靠近前端和后端的位置均設置有固定塊且固定塊均與混合矩陣終端固定連接,所述滑動條頂部前部和后部均貫穿并螺紋連接有第一螺栓且第一螺栓均貫穿固定塊,所述隔離外箱右側底部靠近前端的位置貫穿并設置有進風口,所述進風口左邊設置有通風管且通風管與隔離外箱固定連接,所述通風管中部貫穿并滑動連接有空氣過濾網,所述空氣過濾網左邊設置有進氣風扇且進氣風扇貫穿并與通風管固定連接,所述隔離外箱后側箱壁貫穿并滑動連接有活動箱門,所述隔離外箱右側頂部靠近后端的位置貫穿并設置有出風口。
[0006]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0007]所述隔離外箱前端固定連接有透明罩板。
[0008]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0009]所述隔離外箱內頂部左部固定連接有溫度測試計。
[0010]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0011]所述隔離外箱右側內部中部固定連接有控制器。
[0012]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0013]所述固定支架下部靠近前端和靠近后端的位置均貫穿并設置有第二螺栓且第二螺栓均貫穿并與隔離外箱螺紋連接。
[0014]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0015]所述活動箱門頂部中部固定連接有把手。
[0016]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描述:
[0017]所述出風口左邊設置有排氣風扇且排氣風扇與隔離外箱固定連接。
[0018]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術中,首先通過溫度測試計對隔離外箱內的溫度進行檢查并將信號傳遞給控制器,控制器會控制排氣風扇和進氣風扇開啟,使得空氣經過進風口進入通風管內,然后再通過空氣過濾網將空氣中的灰塵過濾掉,同時排氣風扇也會旋轉,在排氣風扇和進氣風扇的雙重作用下,使得隔離外箱內的空氣按照回形軌跡流動,流動的過程中會將帶走熱量并將熱量從隔離外箱內排出,避免了混合矩陣終端因積灰導致發熱嚴重影響運行效率,同時也避免了混合矩陣終端因自身產熱滯留而導致運行效率降低。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分布式混合矩陣終端的主視圖;
[0021]圖2為本技術提出的一種分布式混合矩陣終端的俯視圖;
[0022]圖3為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
[0023]圖例說明:
[0024]1、混合矩陣終端;2、滑動條;3、固定支架;4、通線口;5、溫度測試計;6、隔離外箱;7、排氣風扇;8、出風口;9、控制器;10、進風口;11、把手;12、活動箱門;13、空氣過濾網;14、進氣風扇;15、透明罩板;16、第一螺栓;17、第二螺栓;18、固定塊;19、通風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6]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
[0027]參照圖1
?
3,本技術提供的一種實施例:一種分布式混合矩陣終端,包括隔離外箱6,隔離外箱6內設置有混合矩陣終端1,隔離外箱6左右內壁下部均高度連接有固定支架3,固定支架3頂部靠近混合矩陣終端1的位置均貫穿并滑動連接有滑動條2,滑動條2頂部靠近前端和后端的位置均設置有固定塊18且固定塊18均與混合矩陣終端1固定連接,滑動條2頂部前部和后部均貫穿并螺紋連接有第一螺栓16且第一螺栓16均貫穿固定塊18,隔離外箱6右側底部靠近前端的位置貫穿并設置有進風口10,進風口10左邊設置有通風管19且通風管19與隔離外箱6固定連接,通風管19中部貫穿并滑動連接有空氣過濾網13,空氣過濾
網13左邊設置有進氣風扇14且進氣風扇14貫穿并與通風管19固定連接,隔離外箱6后側箱壁貫穿并滑動連接有活動箱門12,隔離外箱6右側頂部靠近后端的位置貫穿并設置有出風口8,首先通過開啟混合矩陣終端1,然后混合矩陣終端1在運行的時候會產生熱量,使得隔離外箱6內的氣溫升高,當溫度測試計5檢查到隔離外箱6內的氣溫大于設定的值時,溫度測試計5會將信號傳遞給控制器9,然后控制器9會控制排氣風扇7和進氣風扇14開啟,然后進氣風扇14會旋轉,使得空氣經過進風口10進入通風管19內,然后再通過空氣過濾網13將空氣中的灰塵過濾掉。
[0028]隔離外箱6前端固定連接有透明罩板15,隔離外箱6內頂部左部固定連接有溫度測試計5,隔離外箱6右側內部中部固定連接有控制器9,固定支架3下部靠近前端和靠近后端的位置均貫穿并設置有第二螺栓17且第二螺栓17均貫穿并與隔離外箱6螺紋連接,活動箱門12頂部中部固定連接有把手11,出風口8左邊設置有排氣風扇7且排氣風扇7與隔離外箱6固定連接,然后再通過抓著混合矩陣終端1并向后拉,使得混合矩陣終端1帶動固定塊18移動,然后在第一螺栓16的作用下,使得滑動條2會沿著固定支架3內的凹槽向后移動,第二螺栓17則是對固定支架3起到固定作用,當混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分布式混合矩陣終端,包括隔離外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離外箱(6)內設置有混合矩陣終端(1),所述隔離外箱(6)左右內壁下部均高度連接有固定支架(3),所述固定支架(3)頂部靠近混合矩陣終端(1)的位置均貫穿并滑動連接有滑動條(2),所述滑動條(2)頂部靠近前端和后端的位置均設置有固定塊(18)且固定塊(18)均與混合矩陣終端(1)固定連接,所述滑動條(2)頂部前部和后部均貫穿并螺紋連接有第一螺栓(16)且第一螺栓(16)均貫穿固定塊(18),所述隔離外箱(6)右側底部靠近前端的位置貫穿并設置有進風口(10),所述進風口(10)左邊設置有通風管(19)且通風管(19)與隔離外箱(6)固定連接,所述通風管(19)中部貫穿并滑動連接有空氣過濾網(13),所述空氣過濾網(13)左邊設置有進氣風扇(14)且進氣風扇(14)貫穿并與通風管(19)固定連接,所述隔離外箱(6)后側箱壁貫穿并滑動連接有活動箱門(12),所述隔離外箱(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暐宇,范韋偉,
申請(專利權)人:晉思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