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預制箱梁內模用打磨機
[0001]本技術屬于箱梁磨削
,尤其是涉及一種預制箱梁內模用打磨機。
技術介紹
[0002]在連續箱梁橋的施工過程中,需要預制箱梁,方便后續施工,預制箱梁時需要利用內模和外側的鋼模板共同使用來形成混凝土構件的空腔,后續澆筑混凝土形成預制箱梁;這些預制箱梁目前均是通過澆注混凝土形成的,澆注完成一榀箱梁后,在鋼模板表面和箱梁內模上總會殘留凝聚的混凝土,因此就需要對箱梁內模的表面進行打磨,以重復使用箱梁內模進行下一榀箱梁的澆注。而箱梁內模是利用橡膠的高分子特性與高強度纖維布硫化而成的一種可膨脹、收縮的不同形狀的柔性內模,根據實際施工要求,箱梁內模可伸展膨脹達到其截面設計要求;因此利用打磨機對箱梁內模凝聚的混凝土進行打磨時,由于內模的形狀會根據施工需求有所變化,常規的打磨機往往只能適用于一種形狀的箱梁內模,不能適用于產生膨脹或者收縮后的鋼梁內模,使得打磨鋼梁內模的效率低,容易增加施工周期。
技術實現思路
[0003]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預制箱梁內模用打磨機,通過將可調打磨裝置安裝在桁架體上,利用所述桁架體的移動帶動所述可調打磨裝置進行位置移動,在不影響柔性箱梁內模使用的前提下,對柔性箱梁內模進行打磨,結合所述除塵裝置,將打磨過程中產生得粉塵等進行吸附,避免了粉塵對周圍環境和工人造成的傷害;且利用所述可調打磨裝置可根據柔性箱梁內模形狀的變化進行移動,方便根據柔性箱梁內模的變化對其進行打磨,不需要額外更換打磨設備,不會額外增加施工周期。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預制箱梁內模用打磨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橫跨柔性箱梁內模的桁架體、設置在所述桁架體內側且用于對柔性箱梁內模進行打磨的可調打磨裝置、以及設置在所述桁架體上的除塵裝置;
[0005]所述柔性箱梁內模包括水平設置的頂模段和兩個對稱設置在所述頂模段下方的側模段,所述側模段遠離所述頂模段的端部斜向內傾斜;所述頂模段和所述側模段的連接處設置有陽角圓弧段,所述側模段遠離所述頂模段的端部設置有內扣段,所述頂模段、兩個陽角圓弧段、兩個側模段和兩個內扣段一體成型;
[0006]所述桁架體包括豎向設置的主體桁架、兩個均豎向設置在所述主體桁架內的可調輔助桁架、以及兩個均設置在所述主體桁架外側的移動結構,兩個所述可調輔助桁架對稱布設在所述主體桁架的底部,兩個所述移動結構對稱布設在所述主體桁架的外側;所述主體桁架的底部水平設置有多條滑軌;所述可調輔助桁架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滑軌配合的滑動輪;
[0007]所述移動結構包括豎向設置在所述主體桁架外側的支撐箱體、多個均設置在所述支撐箱體底部的移動輪、以及連接在所述支撐箱體和所述可調輔助桁架之間的調節液壓
缸;所述可調輔助桁架為類直角梯形結構,所述直角梯形結構中的直角腰靠近所述支撐箱體;
[0008]所述可調打磨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主體桁架上的第一打磨機構和設置在所述可調輔助桁架上的第二打磨機構。
[0009]上述的一種預制箱梁內模用打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桁架的頂部鋪設有鋼板;所述主體桁架包括水平設置在所述柔性箱梁內模上方的水平段和兩個對稱設置在所述水平段下方的豎直段,所述水平段和兩個所述豎直段一體成型,所述水平段和兩個所述豎直段組成門字形結構件;所述鋼板水平布設在所述水平段上;多條滑軌均水平布設在所述豎直段上;所述支撐箱體豎向布設在所述豎直段的外側。
[0010]上述的一種預制箱梁內模用打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磨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頂模段的頂部且用于打磨所述頂模段的第一打磨單元。
[0011]上述的一種預制箱梁內模用打磨機,其特征在于:第一打磨單元包括水平設置在所述頂模段頂部的水平打磨組件和兩個均斜向設置在所述頂模段頂部的斜向打磨組件,所述水平打磨組件和所述斜向打磨組件均包括多個均連接在所述主體桁架上第一吊板、安裝在所述第一吊板上的第一轉軸、和所述第一轉軸連接的第一打磨電機、以及套設在所述第一轉軸上的第一打磨輥;所述水平打磨組件中的第一打磨輥呈水平布設,所述斜向打磨組件中的第一打磨輥呈斜向布設。
[0012]上述的一種預制箱梁內模用打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打磨機構包括兩個均設置在所述陽角圓弧段的外側且均用于打磨所述陽角圓弧段的第二打磨單元、兩個均設置在所述側模段的外側且均用于打磨所述側模段的第三打磨單元、以及兩個均設置在所述內扣段的外側且均用于打磨內扣段的第四打磨單元。
[0013]上述的一種預制箱梁內模用打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打磨單元、所述第三打磨單元、以及第四打磨單元均包括多個均連接在所述可調輔助桁架上的第二吊板、安裝在所述第二吊板上的第二轉軸、和所述第二轉軸連接的第二打磨電機、以及套設在所述第二轉軸上的第二打磨輥。
[0014]上述的一種預制箱梁內模用打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打磨單元中的第二打磨輥為腰鼓形結構,所述水平打磨組件和所述斜向打磨組件中的第一打磨輥均為圓柱形結構,所述第三打磨單元和所述第四打磨單元中的第二打磨輥均為圓柱形結構。
[0015]上述的一種預制箱梁內模用打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塵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水平打磨組件頂部的第一除塵單元、設置在所述斜向打磨組件頂部的第二除塵單元、設置在所述第二打磨單元頂部的第三除塵單元、設置在所述第三打磨單元頂部的第四除塵單元、以及設置在所述第四打磨單元頂部的第五除塵單元,所述第一除塵單元、所述第二除塵單元、所述第三除塵單元、所述第四除塵單元、以及所述第五除塵單元的結構均相同,所述第一除塵單元、所述第二除塵單元、所述第三除塵單元、所述第四除塵單元、以及所述第五除塵單元均包括抽風口、抽風管路、以及除塵電機。
[0016]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0017]1、本技術通過將可調打磨裝置安裝在桁架體上,利用所述桁架體的移動帶動所述可調打磨裝置進行位置移動,在不影響柔性箱梁內模使用的前提下,對柔性箱梁內模進行打磨,結合所述除塵裝置,將打磨過程中產生得粉塵等進行吸附,避免了粉塵對周圍環
境和工人造成的傷害;且利用所述可調打磨裝置可根據柔性箱梁內模形狀的變化進行移動,方便根據柔性箱梁內模的變化對其進行打磨,不需要額外更換打磨設備,不會額外增加施工周期。
[0018]2、本技術中將所述柔性箱梁內模的結構進行具體劃分,分成相連接的七段表面,每個劃分的表面對應相應的打磨單元,相比現有打磨方式可大大減少打磨輥機構的數量,也可根據對應的表面的形狀配合對應的打磨輥,可覆蓋鋼梁內模的所有表面,提高了對箱梁內模的打磨效率。
[0019]3、本技術利用所述主體桁架底部的滑軌和所述可調輔助桁架底部的滑動輪,可實現所述可調輔助桁架的位置移動,從而帶動安裝在所述可調輔助桁架上的所述第二打磨機構的位置移動,使得所述第二打磨機構能適應柔性箱梁內模的具體形狀,提高打磨鋼梁內模的效率。
[0020]綜上所述,本技術通過將可調打磨裝置安裝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1.一種預制箱梁內模用打磨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橫跨柔性箱梁內模(1)的桁架體、設置在所述桁架體內側且用于對柔性箱梁內模(1)進行打磨的可調打磨裝置、以及設置在所述桁架體上的除塵裝置;所述柔性箱梁內模(1)包括水平設置的頂模段(1
?
1)和兩個對稱設置在所述頂模段(1
?
1)下方的側模段(1
?
2),所述側模段(1
?
2)遠離所述頂模段(1
?
1)的端部斜向內傾斜;所述頂模段(1
?
1)和所述側模段(1
?
2)的連接處設置有陽角圓弧段(1
?
3),所述側模段(1
?
2)遠離所述頂模段(1
?
1)的端部設置有內扣段(1
?
4),所述頂模段(1
?
1)、兩個陽角圓弧段(1
?
3)、兩個側模段(1
?
2)和兩個內扣段(1
?
4)一體成型;所述桁架體包括豎向設置的主體桁架(2)、兩個均豎向設置在所述主體桁架(2)內的可調輔助桁架(3)、以及兩個均設置在所述主體桁架(2)外側的移動結構,兩個所述可調輔助桁架(3)對稱布設在所述主體桁架(2)的底部,兩個所述移動結構對稱布設在所述主體桁架(2)的外側;所述主體桁架(2)的底部水平設置有多條滑軌(4);所述可調輔助桁架(3)的底部設置有與所述滑軌(4)配合的滑動輪(5);所述移動結構包括豎向設置在所述主體桁架(2)外側的支撐箱體(6)、多個均設置在所述支撐箱體(6)底部的移動輪(7)、以及連接在所述支撐箱體(6)和所述可調輔助桁架(3)之間的調節液壓缸(8);所述可調輔助桁架(3)為類直角梯形結構,所述直角梯形結構中的直角腰靠近所述支撐箱體(6);所述可調打磨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主體桁架(2)上的第一打磨機構和設置在所述可調輔助桁架(3)上的第二打磨機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預制箱梁內模用打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體桁架(2)的頂部鋪設有鋼板;所述主體桁架(2)包括水平設置在所述柔性箱梁內模(1)上方的水平段和兩個對稱設置在所述水平段下方的豎直段,所述水平段和兩個所述豎直段一體成型,所述水平段和兩個所述豎直段組成門字形結構件;所述鋼板水平布設在所述水平段上;多條滑軌(4)均水平布設在所述豎直段上;所述支撐箱體(6)豎向布設在所述豎直段的外側。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預制箱梁內模用打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打磨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頂模段(1
技術研發人員:李寶蘊,劉國良,劉少波,
申請(專利權)人:西安遠景智能裝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