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氣密性檢測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快速連接和拆卸的氣密性測試裝置及其快速接頭,包括第一連接件、第二連接件和彈性套,第二連接件開設有插孔且第一連接件插設于插孔內,第一連接件插設于插孔內并穿設彈性套。第一連接件包括按壓部、延伸部和楔形部。彈性套套設于延伸部外。連接時,將快速接頭與待檢測裝置抵接,彈性套和楔形部插設于待檢測裝置的氣孔內,通過將延伸部向按壓部所在方向移動使楔形部擠壓彈性套向外側凸起變形,彈性套發生膨脹將氣孔封堵,從而實現與待檢測裝置的快速連接。拆卸時,通過按壓部推動楔形部與彈性套分離,彈性套套設于延伸部且發生收縮,即可將第一連接件從氣孔取出,從而實現從待檢測裝置的快速拆卸。的快速拆卸。的快速拆卸。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可快速連接和拆卸的氣密性測試裝置及其快速接頭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氣密性檢測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可快速連接和拆卸的氣密性測試裝置及其快速接頭。
技術介紹
[0002]氣密性測試裝置是針對氣動設備,氣動原部件及相關配件進行氣體壓力嚴密性檢測。普通的氣密性檢測裝置,需要通過接頭或者法蘭或者緊固螺栓連接設備,用于流水線檢測的氣密性檢測時需要重復拆裝螺栓,操作效率較低,且容易造成作業人員的失誤。
技術實現思路
[0003]基于此,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可快速連接和拆卸的氣密性測試裝置及其快速接頭。
[0004]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可快速連接和拆卸的氣密性測試裝置及其快速接頭,包括第一連接件、第二連接件和彈性套,所述第二連接件開設有插孔,所述第一連接件插設于所述插孔內,所述第一連接件插設于所述插孔內并穿設所述彈性套;
[0005]所述第一連接件包括依次連通的按壓部、延伸部和楔形部,所述楔形部的外周面的外徑從靠近所述延伸部的一端向遠離所述延伸部逐漸增大,且所述楔形部的外周面的最小外徑大于或等于所述延伸部的外周面的外徑;
[0006]所述彈性套套設于所述延伸部外時,所述楔形部沿軸向往所述第二連接件移動,所述楔形部能夠擠壓所述彈性套向外側凸起變形。
[0007]可選的,還包括第三連接件,所述第三連接件活動套設于所述第二連接件外,且能夠與所述第二連接件沿軸向方向和/或周向方向相對運動。
[0008]可選的,還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設于所述第三連接件遠離所述按壓部的一端。
[0009]可選的,還包括彈簧,所述插孔內側壁靠近所述楔形部的一端設有限位部,所述彈簧設于所述第一連接件和所述第二連接件之間,且套設于所述延伸部外,所述彈簧的一端抵接于所述限位部,另一端抵接于所述按壓部。
[0010]可選的,所述彈簧在所述按壓部的作用下擠壓時,所述楔形部與所述彈性套分離,所述彈簧復位時,所述楔形部擠壓所述彈性套的內側壁。
[0011]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快速連接和拆卸的氣密性測試裝置,該可快速連接和拆卸的氣密性測試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空壓機、連接管和上述的快速接頭,所述彈性套固定連接與所述第二連接件遠離所述連接管的一端。
[0012]可選的,所述連接管包括管體、第四連接件和第五連接件,所述第四連接件與所述管體靠近所述快速接頭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五連接件設于所述第四連接件與所述按壓部之間,所述第五連接件與所述第四連接件可拆卸連接。
[0013]可選的,所述連接管還包括螺母,所述第五連接件與所述第四連接件通過所述螺母可拆卸連接。
[0014]實施本專利技術實施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本專利技術的可快速連接和拆卸的氣密性測試裝置及其快速接頭,連接時,將快速接頭與待檢測裝置抵接,彈性套和楔形部插設于待檢測裝置的氣孔內,通過將延伸部向按壓部所在方向移動使楔形部擠壓彈性套向外側凸起變形,彈性套發生膨脹將氣孔封堵,從而實現與待檢測裝置的快速連接。拆卸時,通過按壓部推動楔形部與彈性套分離,彈性套套設于所述延伸部且發生收縮,即可將第一連接件從氣孔取出,從而實現從待檢測裝置的快速拆卸。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述的可快速連接和拆卸的氣密性測試裝置及其快速接頭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述的快速接頭的彈簧拉伸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述的快速接頭的彈簧壓縮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19]附圖標記說明:
[0020]100、可快速連接和拆卸的氣密性測試裝置,
[0021]1、快速接頭,11、第一連接件,111、按壓部,112、延伸部,113、楔形部,12、第二連接件,13、彈性套,14、第三連接件,15、密封圈,16、彈簧,
[0022]2、空壓機,
[0023]3、連接管,31、管體,32、第四連接件,33、第五連接件,34、螺母,
[0024]A、待檢測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25]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6]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
[0027]此外,本專利技術中采用術語“第一”、“第二”等來描述各種信息,但這些信息不應限于這些術語,這些術語僅用來將同一類型的信息彼此區分開。例如,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范圍的情況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稱為“第二”信息,類似的,“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稱為“第一”信息。
[0028]參照圖2和圖3,本實施例提供一種快速接頭1,包括第一連接件11、第二連接件12和彈性套13,第二連接件12開設有插孔,第一連接件11插設于插孔內,第一連接件11插設于插孔內并穿設彈性套13。第一連接件11包括依次連通的按壓部111、延伸部112和楔形部113,楔形部113的外周面的外徑從靠近延伸部112的一端向遠離延伸部112逐漸增大,且楔形部113的外周面的最小外徑大于或等于延伸部112的外周面的外徑。彈性套13套設于延伸
部112外時,楔形部113沿軸向往第二連接件12移動,楔形部113能夠擠壓彈性套13向外側凸起變形。連接時,將快速接頭1與待檢測裝置A抵接,彈性套13和楔形部113插設于待檢測裝置A的氣孔內,通過將延伸部112向按壓部111所在方向移動使楔形部113擠壓彈性套13向外側凸起變形,彈性套13發生膨脹后將氣孔封堵,從而實現與待檢測裝置A的快速連接。拆卸時,通過按壓部111推動楔形部113與彈性套13分離,彈性套13套設于所述延伸部112且發生收縮,即可將第一連接件11從氣孔取出,從而實現從待檢測裝置A的快速拆卸。楔形部113的外周面的最小外徑大于延伸部112的外周面的外徑,且楔形部113與延伸部112之間通過圓弧過渡,避免在彈性套13在延伸部112和楔形部113中移動時發生卡頓,也可以避免延伸部112和楔形部113之間的加工誤差。在其他實施例中,楔形部113的外周面的最小外徑也可以是等于延伸部112的外周面外徑。
[0029]較佳的,參照圖2和圖3,在本實施例中,該快速接頭1還包括第三連接件14,第三連接件14活動套設于第二連接件12外,且能夠與第二連接件12沿軸向方向和/或周向方向相對運動。連接時,通過第三連接件14與待檢測裝置A抵接,使快速接頭1與待檢測裝置A相對固定,防止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快速接頭,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連接件、第二連接件和彈性套,所述第二連接件開設有插孔,所述第一連接件插設于所述插孔內,所述第一連接件插設于所述插孔內并穿設所述彈性套;所述第一連接件包括依次連通的按壓部、延伸部和楔形部,所述楔形部的外周面的外徑從靠近所述延伸部的一端向遠離所述延伸部逐漸增大,且所述楔形部的外周面的最小外徑大于或等于所述延伸部的外周面的外徑;所述彈性套套設于所述延伸部外時,所述楔形部沿軸向往所述第二連接件移動,所述楔形部能夠擠壓所述彈性套向外側凸起變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接頭,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三連接件,所述第三連接件活動套設于所述第二連接件外,且能夠與所述第二連接件沿軸向方向和/或周向方向相對運動。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接頭,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設于所述第三連接件遠離所述按壓部的一端。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接頭,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彈簧,所述插孔內側壁靠近所述楔形部的一端設有限位部,所述彈簧設于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瑞耀,傅建華,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嘉諾工業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