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門把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門把手,包括:把手,把手包括手柄、轉動芯和連接筒;轉軸,轉軸的一端上設有鎖芯,另一端與把手固定連接;安裝座,安裝座設于把手與轉軸的連接處;第一復位裝置,復位裝置包括復位轉盤、第一扭簧,復位轉盤固定安裝在連接筒的端部上,第一扭簧套在連接筒上,復位轉盤設有第一限位塊;第二復位裝置,第二復位裝置包括墊圈、第二扭簧,墊圈安裝于轉軸上,墊圈的周側上設有第二限位塊;第一復位裝置和第二復位裝置均位于安裝座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有益效果為:在把手轉動帶動鎖芯轉動實現門鎖啟閉后,通過雙重復位裝置中的第二扭簧和第一扭簧的回彈力能夠讓把手快速回到初始位置,提高了門把手的實用性。實用性。實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門把手
[0001]本技術屬于門把手
,尤其涉及一種門把手。
技術介紹
[0002]門把手是設計在門上的常用物件,用于控制門鎖的開啟和關閉。
[0003]在現有技術中,門鎖的把手一般簡單的用卡簧和彈簧固定到鎖面板上,無法做到精密配合,使用時把手容易松動,不能順利回旋復位,給人不牢靠的感覺,安裝把手時螺帽不能鎖死,鎖死后把手無法旋轉。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門把手,達到了把手轉動后能快速復位的效果。
[0005]有鑒于此,本技術提供一種門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6]把手,所述把手包括手柄、轉動芯和連接筒,連接筒設于手柄上,轉動芯安裝于手柄內;
[0007]轉軸,所述轉軸的一端上設有鎖芯,另一端與把手固定連接;
[0008]安裝座,所述安裝座設于把手與轉軸的連接處;
[0009]第一復位裝置,所述第一復位裝置包括復位轉盤、第一扭簧,復位轉盤固定安裝在連接筒的端部上,第一扭簧套在連接筒上,復位轉盤上設有第一限位塊,第一扭簧的兩端設于第一限位塊兩側;
[0010]第二復位裝置,所述第二復位裝置包括墊圈、第二扭簧,墊圈安裝于轉軸上,墊圈的周側上設有第二限位塊,第二扭簧的兩端設于第二限位塊兩側;
[0011]其中,第一復位裝置和第二復位裝置均位于安裝座內。
[0012]在本技術方案中,門把手通過安裝座固定安裝在門上,把手連接轉軸,轉軸連接鎖芯,把手的連接筒與安裝座內的復位轉盤固定連接,第一扭簧套在把手的連接筒上且固定設于復位轉盤和外殼之間,復位轉盤的周側上設有延伸段,第一限位塊位于延伸段上,轉動把手,連接筒帶動復位轉盤轉動,復位轉盤轉動帶動第一限位塊和第一扭簧的一端發生觸碰擠壓,而第一扭簧的另一端受到安裝座的限制固定,因此第一限位塊會推動第一扭簧撐開形變,產生回彈力,當把手停止轉動時,第一扭簧的回彈力會推動復位轉盤轉回到原先的位置,從而帶動把手轉回原先的位置上,起到復位效果;
[0013]墊圈設于轉軸上與轉軸卡接固定,當把手轉動帶動轉軸轉動時,墊圈也會發生轉動,墊圈上的第二限位塊會和第二扭簧的一端發生觸碰擠壓,第二扭簧的另一端受到安裝桿的限制固定,因此第二限位塊推動第二扭簧撐開形變,產生回彈力,當把手停止轉動時,第二扭簧的回彈力會推動轉軸轉回原先位置,從而帶動把手回到初始位置,起到雙重復位效果;
[0014]在把手上設有鑰匙孔,當鑰匙插入鑰匙孔中,推動轉動芯使得把手能夠與轉軸卡
接固定,把手與轉軸卡接固定后轉動把手會帶動轉軸和復位轉盤轉動,第一、第二扭簧均產生彈力推動把手復位,當沒有鑰匙插入鑰匙孔時,把手轉動只能帶動復位轉盤轉動,這時把手的轉動只能實現空轉,不能對鎖芯起到控制,然后通過第一扭簧對把手實現復位,該設計實現了門把手的鎖門作用,提高了門把手的實用性。
[0015]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筒內設有連接塊和彈簧,連接塊的一端連接轉軸,另一端連接轉動芯,彈簧位于連接塊和轉軸之間。
[0016]在本技術方案中,連接塊與轉軸連接的一端上設有第一卡鍵,轉軸與連接塊相連接的端面上設有第一卡槽,連接塊與轉動芯連接的一端上設有第二卡槽,轉動芯上設有第二卡鍵,當鑰匙插入手柄的鑰匙口中,推動轉動芯上的第二卡鍵插入第二卡槽中,然后連接塊會被推動,使得第一卡鍵與第一卡槽卡接,然后手柄轉動即可帶動轉軸轉動;而在連接塊與轉軸連接的端面上設有環形凹槽,彈簧設于環形凹槽內,且兩端分別與連接塊和轉軸的接觸,當連接塊卡接在轉軸上時,彈簧會受擠壓,產生回彈力,當鑰匙退出鑰匙孔,鎖芯不需要轉動時,彈簧的回彈力會推動連接塊遠離轉軸,連接塊和轉軸脫離卡接,把手轉動也不會帶動鎖芯轉動;利用鑰匙推動轉動芯,從而間接推動連接塊與轉軸卡接帶動鎖芯轉動,實現插入鑰匙開門的功能,拔出鑰匙后,彈簧的彈力會推動連接塊遠離轉軸實現拔出鑰匙鎖門的功能,有效地提高了門把手的實用性。
[0017]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座包括外殼、安裝板、安裝桿和安裝筒,安裝板設于轉軸上和外殼固定連接,安裝筒設于外殼內壁,安裝桿穿過安裝板和安裝筒固定連接。
[0018]在本技術方案中,安裝桿為螺紋桿,安裝筒為螺紋筒且與外殼為一體結構,安裝桿的螺紋結構與安裝筒相適配,安裝桿穿過門與安裝筒螺紋固定連接,使得門把手能夠牢固的安裝在門上,提高了門把手的安裝牢固性。
[0019]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轉盤上設有鏤空結構,連接筒的端部設有鉤狀凸起。
[0020]在本技術方案中,復位轉盤上設有鏤空結構,且連接筒穿過復位轉盤的鏤空結構,連接筒的鉤狀凸起與復位轉盤卡接連接,利用復位轉盤的鏤空結構和連接筒的鉤狀凸起使得復位轉盤能夠固定于連接筒的端部,連接筒和復位轉盤的結構簡單、連接牢固,有效地提高了門把手的實用性。
[0021]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轉盤上設有限位板。
[0022]在本技術方案中,復位轉盤上設有限位板,當把手轉動帶動復位轉盤轉動,當把手的轉動角度過大時,復位轉盤上的限位板會和穿過安裝板的安裝桿抵觸,不讓復位轉盤繼續轉動,從而限制把手的轉動范圍,也對扭簧產生保護作用,防止扭簧形變程度過大,無法復原,有效地提高了把手的實用性。
[0023]在上述技術方案中,進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塊包括第一轉塊和第二轉塊,第一轉塊和第二轉塊相互卡接,第一轉塊上設有V型凸起和限位滑塊,第二轉塊上設有與V型凸起相適配的凹槽。
[0024]在本技術方案中,連接塊由第一轉動塊和第二轉動塊組成,第一轉塊的兩端分別連接轉軸和第二轉塊,第二轉塊的兩端分別連接第一轉塊和轉動芯,第一轉塊上設有V型凸起,第二轉塊上設有相適配的凹槽,第一轉塊和第二轉塊卡接連接,在第一轉塊和第二轉塊
之間存在一定的間隙,當轉動芯推動第一轉塊和第二轉塊卡接,然后把手轉動帶動第二轉塊轉動時,第二轉塊的轉動會帶第一轉塊轉動,第一轉塊的限位滑塊的轉動也會助力連接筒轉動,將連接塊設為兩段結構,提高了力的傳遞,使得轉動把手更加省力,有效地提高了門把手的實用性。
[0025]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0026]1.把手內設有雙重復位裝置,在把手轉動帶動鎖芯轉動實現門鎖啟閉后,通過雙重復位裝置中的第二扭簧和第一扭簧的回彈力能夠讓把手快速回到初始位置,提高了門把手的實用性。
[0027]2.在復位轉盤上設有限位板,能夠防止把手轉動角度過大,對扭簧造成損壞,增長了門把手的使用壽命,提高了耐久性。
[0028]3.在把手的連接塊和轉軸之間設有彈簧,當沒有鑰匙插入時,彈簧會將連接塊推離轉軸,連接塊和轉軸脫離卡接,把手轉動也不會帶動鎖芯轉動,起到鎖門效果,有效地提高了門把手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0029]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2是本技術的結構爆炸視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門把手,其特征在于,包括:把手(1),所述把手(1)包括手柄(2)、轉動芯(3)和連接筒(20),連接筒(20)設于手柄(2)上,轉動芯(3)安裝于手柄(2)內;轉軸(16),所述轉軸(16)的一端上設有鎖芯(17),另一端與把手(1)固定連接;安裝座,所述安裝座設于把手(1)與轉軸(16)的連接處;第一復位裝置,所述第一復位裝置包括復位轉盤(9)、第一扭簧(8),復位轉盤(9)固定安裝在連接筒(20)的端部上,第一扭簧(8)套在連接筒(20)上,復位轉盤(9)上設有第一限位塊(11),第一扭簧(8)的兩端設于第一限位塊(11)兩側;第二復位裝置,所述第二復位裝置包括墊圈(13)、第二扭簧(12),墊圈(13)安裝于轉軸(16)上,墊圈(13)的周側上設有第二限位塊(14),第二扭簧(12)的兩端設于第二限位塊(14)兩側;其中,第一復位裝置和第二復位裝置均位于安裝座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永來,伏振峰,
申請(專利權)人:溫州杜肯五金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