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零部件加工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汽車零部件加工平臺的校對裝置,包括檢測平臺,所述檢測平臺的左右兩側面固定連接有支撐框,支撐框的上表面固定鑲嵌有電推桿,電推桿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推板,推板的正面固定連接有多個呈等距離排列的第一尺度槽,推板的下方放置有兩個第一支撐板。該一種汽車零部件加工平臺的校對裝置,當兩個第一滾輪處于軸承外圈,能夠觀察兩個第一指針相互遠離的距離能夠得到軸承外圈的直徑,當兩個第二滾輪處于軸承的內圈時,兩個第二指針相互靠近的距離能夠得出軸承內圈的直徑,能夠同時測量出軸承的內圈與外圈的直徑,達到了自動檢測軸承的目的,解決了使用工具對軸承內圈外圈逐個進行測量耗時長的問題。量耗時長的問題。量耗時長的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汽車零部件加工平臺的校對裝置
[0001]本技術涉及零部件加工
,具體為一種汽車零部件加工平臺的校對裝置。
技術介紹
[0002]汽車零部件作為汽車工業的基礎,是支撐汽車工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必要因素,特別是當前汽車行業正在轟轟烈烈、如火如荼開展的自主開發與創新,更需要一個強大的零部件體系作支撐。
[0003]汽車零部件包括汽車軸承,汽車零部件在生產的過程中因為品牌的不同,所需要的軸承的尺寸也不相同,需要對軸承的尺寸、直徑與內徑的大小進行檢測,測量軸承是否在所規定的公差范圍內稱為校對,而常見的檢測方式是通過使用工具對軸承內圈外圈逐個進行測量,根據測量出的結果判斷公差,耗時長且勞動量大。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零部件加工平臺的校對裝置,具備自動檢測和同時檢測軸承內圈外圈的優點,解決了使用工具對軸承逐個進行測量耗時長的問題。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汽車零部件加工平臺的校對裝置,包括檢測平臺,所述檢測平臺的左右兩側面固定連接有支撐框,支撐框的上表面固定鑲嵌有電推桿,電推桿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推板,推板的正面固定連接有多個呈等距離排列的第一尺度槽,推板的下方放置有兩個第一支撐板,兩個第一支撐板的正面均固定連接有第一指針,兩個第一支撐板的底面均通過轉動軸轉動連接有第一滾輪,推板的下方放置有兩個第二支撐板,兩個第二支撐板的背面均固定連接有第二指針,推板的背面固定連接有第二刻度槽,兩個第二支撐板的底面均通過轉動軸轉動連接有第二滾輪。
[0006]進一步的,所述推板的底面開設有T形滑槽,兩個第一支撐板與兩個第二支撐板的上表面均固定連接有T形滑塊,多個T形滑塊均與T形滑槽滑動連接。
[000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開設T形滑槽能夠對兩個第一支撐板與兩個第二支撐板進行限位,使兩個第一支撐板與兩個第二支撐板能夠穩定的移動。
[0008]進一步的,所述推板的左右兩側面均固定連接有固定板,兩個固定板相互靠近的一側面均固定連接有第一彈簧,兩個第一彈簧的另一端均與其相靠近的第一支撐板固定連接。
[000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兩個彈簧能夠通過彈簧的彈性形變推動第一支撐板復位,并兩個第一支撐板相互遠離時,兩個第一彈簧能夠對與其相靠近的第一支撐板提供推力。
[0010]進一步的,位于左側的所述第二支撐板的右側面固定連接有壓縮管,壓縮管的內部插接有壓縮柱,壓縮柱與位于右側的第二支撐板固定連接。
[001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壓縮柱能夠在兩個第二支撐板相互靠近時,壓縮柱
在壓縮管內滑動,對兩個第二支撐板的行程進行限位。
[0012]進一步的,所述壓縮柱的左側面固定連接有第二彈簧,第二彈簧的另一端與壓縮管的內壁固定連接。
[00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第二彈簧能夠通過第二彈簧的彈性形變,帶動兩個第二支撐板復位。
[0014]進一步的,所述檢測平臺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有兩個限位框,兩個限位框的內部均插接有夾持板,兩個夾持板21的上表面均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兩個轉動桿,多個轉動桿的上下兩端均通過軸承轉動連接有轉動輪。
[001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轉動輪能夠對放置在檢測平臺上的軸承進行加持固定,避免軸承發生晃動。
[0016]進一步的,兩個所述夾持板相互遠離的一側面均固定連接有第三彈簧,兩個第三彈簧的另一端均與其相靠近的限位框的內壁固定連接,兩個夾持板相互遠離的一側面均固定連接有拉桿,兩個拉桿均貫穿與其相靠近的限位框。
[001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設置拉桿能夠通過拉動拉桿,使兩個夾持板21相互遠離,便于將軸承放置在兩個夾持板21之間。
[0018]與現有技術相比,該一種汽車零部件加工平臺的校對裝置具備如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術當兩個第一滾輪處于軸承外圈,能夠觀察兩個第一指針相互遠離的距離能夠得到軸承外圈的直徑,當兩個第二滾輪處于軸承的內圈時,兩個第二指針相互靠近的距離能夠得出軸承內圈的直徑,能夠同時測量出軸承的內圈與外圈的直徑,達到了自動檢測軸承的目的,解決了使用工具對軸承內圈外圈逐個進行測量耗時長的問題。
[0020]2.本技術通過設置多個轉動輪能夠在在多個轉動輪與軸承接觸時,對軸承進行加持固定,能夠對不同直徑的軸承進行夾持固定,避免對軸承測量時軸承發生晃動,通過設置拉桿能夠在拉動欄桿時,使兩個夾持板相互遠離,便于在兩個夾持板21之間放置軸承。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本技術檢測平臺正視圖;
[0022]圖2為本技術檢測平臺后視圖;
[0023]圖3為本技術檢測平臺右視圖的剖視圖;
[0024]圖4為本技術檢測平臺正視圖的剖視圖。
[0025]圖中:1、檢測平臺;2、支撐框;3、電推桿;4、推板;5、第一刻度槽;6、第一支撐板;7、第一指針;8、第一滾輪;9、第二支撐板;10、第二指針;11、第二刻度槽;12、第二滾輪;13、T形滑槽;14、T形滑塊;15、固定板;16、第一彈簧;17、壓縮管;18、壓縮柱;19、第二彈簧;20、限位框;21、夾持板;22、轉動桿;23、轉動輪;24、第三彈簧;25、拉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0027]請參閱圖1
?
4,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汽車零部件加工平臺的校對裝置,包括檢測平臺1,所述檢測平臺1的左右兩側面固定連接有支撐框2,支撐框2的上表面固定鑲嵌有電推桿3,電推桿3又名直線驅動器,主要是由電機推桿和控制裝置等機構組成的一種新型直線執行機構,可以認為是旋轉電機在結構方面的一種延伸,電推桿3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推板4,推板4的正面固定連接有多個呈等距離排列的第一尺度槽5,推板4的下方放置有兩個第一支撐板6,所述推板4的左右兩側面均固定連接有固定板15,兩個固定板15相互靠近的一側面均固定連接有第一彈簧16,兩個第一彈簧16的另一端均與其相靠近的第一支撐板6固定連接,設置兩個彈簧能夠通過彈簧的彈性形變推動第一支撐板6復位,并兩個第一支撐板6相互遠離時,兩個第一彈簧能夠對與其相靠近的第一支撐板6提供推力,兩個第一支撐板6的正面均固定連接有第一指針7,兩個第一指針7在第一刻度槽5相互遠離的距離能夠測量出軸承外圈的直徑,兩個第二指針10在第二刻度槽11相互靠近的距離能夠測量出軸承內圈的直徑。
[0028]兩個第一支撐板6的底面均通過轉動軸轉動連接有第一滾輪8,推板4的下方放置有兩個第二支撐板9,位于左側的所述第二支撐板9的右側面固定連接有壓縮管17,壓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汽車零部件加工平臺的校對裝置,包括檢測平臺(1),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平臺(1)的左右兩側面固定連接有支撐框(2),支撐框(2)的上表面固定鑲嵌有電推桿(3),電推桿(3)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推板(4),推板(4)的正面固定連接有多個呈等距離排列的第一尺度槽(5),推板(4)的下方放置有兩個第一支撐板(6),兩個第一支撐板(6)的正面均固定連接有第一指針(7),兩個第一支撐板(6)的底面均通過轉動軸轉動連接有第一滾輪(8),推板(4)的下方放置有兩個第二支撐板(9),兩個第二支撐板(9)的背面均固定連接有第二指針(10),推板(4)的背面固定連接有第二刻度槽(11),兩個第二支撐板(9)的底面均通過轉動軸轉動連接有第二滾輪(1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零部件加工平臺的校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4)的底面開設有T形滑槽(13),兩個第一支撐板(6)與兩個第二支撐板(9)的上表面均固定連接有T形滑塊(14),多個T形滑塊(14)均與T形滑槽(13)滑動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零部件加工平臺的校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4)的左右兩側面均固定連接有固定板(15),兩個固定板(15)相互靠近的一側面均固定連接有第一彈簧(16),兩個第一彈簧(1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汪磊,
申請(專利權)人:汪磊,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