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柱塞泵排空結構,涉及油泵工作設備技術領域,包括儲油機構,儲油機構設置有加油口;儲油排氣機構,與儲油機構連接,儲油排氣機構與一加壓機構連接;其中,儲油排氣機構設置有注油接管,注油接管一端與儲油排氣機構連接,另一端與待加注油液的柱塞泵連接;儲油機構的油液預輸入儲油排氣機構中。根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柱塞泵排空結構,儲油機構往儲油排氣機構中預灌裝油液時,能夠把儲油排氣機構中的空氣排出,再通過注油接管與柱塞泵油室連接并定量一次性注入油液。有效防止注液過程滲入空氣,注油用時短,降低排空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并且能夠防止油液濺出導致環境污染或造成浪費,更加環保。更加環保。更加環保。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柱塞泵排空結構
[0001]本技術涉及油泵工作設備
,特別涉及一種柱塞泵排空結構。
技術介紹
[0002]在油泵的制造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因注油、校正等工序,將空氣引入液壓油中。由于空氣的引入,會對可運動的模制件的行程造成影響,如因空氣泡存在,在行程中空氣泡的破裂會對行程的速度造成的影響,空氣泡的持續存在會使行程的阻力與設定阻力不同,影響設備或裝置的穩定,進而影響使用等。油路泵送系統中,在油泵泵送結束后,由于油路內部負壓的存在,油路中的油需要經過很長時間才能全部流回到儲油罐中。
[0003]中國專利技術專利CN 201911015426.3中公開一種包括燃油箱、進油管、排氣管、發動機、輸油泵和電動泵,進油管的入口與燃油箱連接,進油管的出口與發動機連接,輸油泵設置在進油管上,用于將燃油箱內的燃油泵入發動機,排氣管的入口與進油管連接,電動泵設置在進油管上,并位于排氣管與進油管的連接處與燃油箱之間,用于在輸油泵啟動前將進油管內的空氣泵入排氣管。
[0004]柱塞液壓泵在正式運轉之前,必須給泵室加滿液壓油排除其中的空氣,否則就會損傷液壓泵,嚴重者會致使液壓泵報廢。在正式試車之前,必須給柱塞液壓泵預先加滿油。
[0005]現在給柱塞泵預加油工序都是工人采用漏斗和手持容器,多次重復完成。這樣做耗費時間較長,效率低,操作時容易灑落液壓油導致環境污染,后續清理環境費時耗力。而上述內置排空結構的方案對于多個柱塞泵加油工序成本過高,難以應用在大規模作業中。
技術實現思路
[0006]本技術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現在給柱塞泵預加油工序都是工人采用漏斗和手持容器,多次重復完成。這樣做耗費時間較長,效率低,操作時容易灑落液壓油導致環境污染,后續清理環境費時耗力。而上述內置排空結構的方案對于多個柱塞泵加油工序成本過高,難以應用在大規模作業中”的技術問題。為此,本技術提出一種柱塞泵排空結構,定量一次性補充油液,有效避免空氣滲入,節省時間。采用全封閉注油排空結構,有效防止油液濺出導致環境污染或造成浪費,更加環保。
[0007]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的柱塞泵排空結構,包括:
[0008]儲油機構,所述儲油機構設置有加油口,所述儲油機構用于儲存待加注的油液;
[0009]儲油排氣機構,與所述儲油機構連接,所述儲油排氣機構與一加壓機構連接,所述儲油排氣機構用于預灌裝一定量油液,所述加壓機構用于增壓輸送所述儲油排氣機構內的油液;
[0010]其中,所述儲油排氣機構設置有注油接管,所述注油接管一端與所述儲油排氣機構連接,另一端與待加注油液的柱塞泵連接;
[0011]所述儲油機構的油液預輸入所述儲油排氣機構中,用于排出所述儲油排氣機構內的空氣,所述儲油排氣機構的容積與柱塞泵的泵油室容積相互匹配。
[0012]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加油口設置于所述儲油機構的頂部,所述儲油機構的底部設置有出油口,所述出油口與所述儲油排氣機構連接。
[0013]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加油口設置有過濾組件,所述過濾組件用于防止異物落入所述儲油機構內。
[0014]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出油口和所述儲油排氣機構之間設置有第一連接球閥,所述第一連接球閥用于控制所述儲油機構和所述儲油排氣機構的連通或封閉。
[0015]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連接球閥為手動球閥或者電控球閥。
[0016]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注油接管設置有第二連接球閥,所述第二連接球閥用于控制所述注油接管的開啟或關閉。
[0017]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注油接管的末端設置有注油接頭,所述注油接頭用于與柱塞泵的注油口匹配連接。
[0018]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加壓機構與所述儲油排氣機構之間設置有第三連接球閥,所述第三連接球閥用于控制所述加壓機構和所述儲油排氣機構之間的連通或關閉。
[0019]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二連接球閥和所述第三連接球閥分別采用手動球閥或電控球閥。
[0020]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所述加壓機構設置有排氣部,當所述儲油機構往所述儲油排氣機構預灌油液時,所述第三連接球閥開啟,使所述儲油排氣機構內的空氣從所述排氣部排出。
[0021]根據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的柱塞泵排空結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述儲油機構往所述儲油排氣機構中預灌裝油液時,能夠把所述儲油排氣機構中的空氣排出,再通過注油接管與柱塞泵油室連接并定量一次性注入油液。有效防止注液過程滲入空氣,注油用時短,降低排空成本,提升工作效率。并且能夠防止油液濺出導致環境污染或造成浪費,更加環保。
[0022]本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技術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0023]本技術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4]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柱塞泵排空結構的結構油路示意圖。
[0025]附圖標記:
[0026]儲油機構100、加油口110、出油口120、
[0027]儲油排氣機構200、注油接管210、注油接頭220、
[0028]第一連接球閥310、第二連接球閥320、第三連接球閥330。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實施例,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
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
[0030]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頂、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
[0031]在本技術的描述中,若干的含義是一個或者多個,多個的含義是兩個以上,大于、小于、超過等理解為不包括本數,以上、以下、以內等理解為包括本數。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區分技術特征為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先后關系。
[0032]本技術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設置、安裝、連接等詞語應做廣義理解,所屬
技術人員可以結合技術方案的具體內容合理確定上述詞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
[0033]下面參考圖1描述根據本技術實施例的柱塞泵排空結構。
[0034]如圖1所示,柱塞泵排空結構,主要用于柱塞液壓泵正式運轉前,往柱塞泵的泵室中注滿油液并排出內部空氣的工序中。現有的柱塞泵油液添加人工操作通常為工作人員通過漏斗和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柱塞泵排空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儲油機構(100),所述儲油機構(100)設置有加油口(110),所述儲油機構(100)用于儲存待加注的油液;儲油排氣機構(200),與所述儲油機構(100)連接,所述儲油排氣機構(200)與一加壓機構連接,所述儲油排氣機構(200)用于預灌裝一定量油液,所述加壓機構用于增壓輸送所述儲油排氣機構(200)內的油液;其中,所述儲油排氣機構(200)設置有注油接管(210),所述注油接管(210)一端與所述儲油排氣機構(200)連接,另一端與待加注油液的柱塞泵連接;所述儲油機構(100)的油液預輸入所述儲油排氣機構(200)中,用于排出所述儲油排氣機構(200)內的空氣,所述儲油排氣機構(200)的容積與柱塞泵的泵油室容積相互匹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泵排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口(110)設置于所述儲油機構(100)的頂部,所述儲油機構(100)的底部設置有出油口(120),所述出油口(120)與所述儲油排氣機構(200)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柱塞泵排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油口(110)設置有過濾組件,所述過濾組件用于防止異物落入所述儲油機構(100)內。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柱塞泵排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120)和所述儲油排氣機構(200)之間設置有第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芃穎,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儷鑫液壓機器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