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電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風模塊及風管機。所述新風模塊包括:殼體,開設有可開閉的第一風口和第二風口;風機,設于殼體內,在第一風口處于打開狀態時,風機的進風端與第一風口連通,在第二風口處于打開狀態時,風機的出風端與第二風口連通;通風管,設于殼體上,通風管具有可開閉的第三風口和第四風口,在第三風口處于打開狀態時,第三風口與風機的進風端連通,在第四風口處于打開狀態時,第四風口與風機的出風端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新風模塊及風管機結構簡單,降低了成本,也降低了體積,減小了新風模塊所占用的空間,便于安裝和布置。安裝和布置。安裝和布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新風模塊及風管機
[0001]本申請屬于電器
,具體涉及一種新風模塊及風管機。
技術介紹
[0002]在相關技術中,市場上的空調器通常配置有新風系統,以利用該新風系統將室外環境的新鮮空氣引入到室內環境中,來補充室內環境的新風量,提高室內環境的空氣質量。
[0003]但是,現有的新風系統需要兩套風路系統實現進新風和排污風,結構復雜,體積大,成本高。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新風模塊及風管機,旨在至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新風系統需要兩套風路系統實現進新風和排污風,結構復雜,體積大,成本高的技術問題。
[0005]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為:
[0006]一種新風模塊,其特殊之處在于,包括:殼體,開設有可開閉的第一風口和第二風口;風機,設于所述殼體內,在所述第一風口處于打開狀態時,所述風機的進風端與所述第一風口連通,在所述第二風口處于打開狀態時,所述風機的出風端與所述第二風口連通;通風管,設于所述殼體上,所述通風管具有可開閉的第三風口和第四風口,在所述第三風口處于打開狀態時,所述第三風口與所述風機的進風端連通,在所述第四風口處于打開狀態時,所述第四風口與所述風機的出風端連通;其中,在所述新風模塊處于新風模式時,所述第一風口和所述第三風口處于打開狀態,所述第二風口和所述第四風口處于關閉狀態,室外的新風依次通過所述通風管、所述第三風口、所述風機、和所述第一風口進入室內,在所述新風模塊處于排風模式時,所述第一風口和所述第三風口處于關閉狀態,所述第二風口和所述第四風口處于打開狀態,所述室內的空氣依次通過所述第二風口、所述風機、所述第四風口、所述通風管排出所述室外。
[0007]當要進新風時,啟動風機,此時,第一風口和第三風口處于打開狀態,第二風口和第四風口處于關閉狀態,室外的新風依次通過通風管、第三風口、風機、和第一風口進入室內,提高室內空氣質量,提高用戶舒適性,當要排風時,啟動風機,此時,第一風口和第三風口處于關閉狀態,第二風口和第四風口處于打開狀態,室內的空氣依次通過第二風口、風機、第四風口、通風管排出室外,提高室內空氣質量,有效降低室內有害氣體的濃度,提高用戶舒適性,通過第一風口、第二風口、第三風口和第四風口的開閉,實現新風模塊在進新風模式和排污風模式之間的切換,僅需一個通風管和一個風機所形成的一套風路系統,就可以將室外的新鮮空氣送到室內,也可以將室內的污濁空氣及時排出,結構簡單,降低了成本,也降低了體積,減小了新風模塊所占用的空間,便于安裝和布置。
[0008]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新風模塊還包括:第一封堵件,可轉動式地設于所述殼體上,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切換;其中,在所述第一封堵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時,
所述第一封堵件關閉所述第四風口,打開所述第一風口,在所述第一封堵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第一封堵件關閉所述第一風口,打開所述第四風口,通過第一封堵件控制第一風口和第四風口的開閉。
[0009]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新風模塊還包括:第一封堵件,可轉動式地設于所述殼體上,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切換;第二封堵件,可轉動式地設于所述殼體上,并可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間切換;其中,在所述第一封堵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封堵件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時,所述第一封堵件關閉所述第四風口,打開部分所述第一風口,所述第二封堵件打開另一部分所述第一風口,在所述第三封堵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封堵件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時,所述第一封堵件打開所述第四風口,并關閉部分所述第一風口,所述第二封堵件與所述第一封堵件相對,并關閉另一部分所述第一風口,在第一風口的長度大于第四風口的長度時,可以保證將第一風口完全打開或完全關閉。
[0010]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新風模塊還包括:第三封堵件,可轉動式地設于所述殼體上,用于封堵所述第二風口。
[0011]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新風模塊還包括:第四封堵件,可轉動式地設于所述通風管或所述殼體,用于封堵所述第三風口。
[0012]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新風模塊還包括設于所述殼體內的過濾件,所述過濾件設于所述第三風口和所述風機的進風端之間,對進入室內的新風進行過濾。
[0013]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過濾件包括設于所述殼體內的框架和設于所述框架內的過濾網。
[0014]在一些實施方案中,過濾件與通風管之間設有分隔件,以避免新風未經過過濾網直接進入風機,同時,也可以減小過濾網的尺寸,以降低成本。
[0015]在一些實施方案中,所述新風模塊還包括設于所述殼體上的風管連接件,所述風管連接件與所述通風管背離所述第三風口和所述第四風口的端部連通,以便于通風管與外界的新風管道連通。
[0016]基于相同的技術構思,本技術還提供一種風管機,包括所述的新風模塊。
[0017]本技術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18]現有技術中的新風系統為了實現進新風和排污風,采用兩套風路系統。一套風路系統的風機從室外吸風,使室外的空氣依次通過初效濾網、HEPA(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高效過濾器)網、全熱換熱器、第一風機和第一風管送到室內。另一套風路系統的風機從室內吸風,使室內的空氣穿過初效濾網、HEPA網、全熱換熱器、第二風機和第二風管送到室外。兩套風路系統需要兩套管道和兩套風機,導致新風系統結構復雜、體積大、成本高。
[0019]本申請當要進新風時,啟動風機,此時,第一風口和第三風口處于打開狀態,第二風口和第四風口處于關閉狀態,室外的新風依次通過通風管、第三風口、風機、和第一風口進入室內,提高室內空氣質量,提高用戶舒適性,當要排風時,啟動風機,此時,第一風口和第三風口處于關閉狀態,第二風口和第四風口處于打開狀態,室內的空氣依次通過第二風口、風機、第四風口、通風管排出室外,提高室內空氣質量,有效降低室內有害氣體的濃度,提高用戶舒適性,通過第一風口、第二風口、第三風口和第四風口的開閉,實現新風模塊在進新風模式和排污風模式之間的切換,僅需一個通風管和一個風機所形成的一套風路系
統,就可以將室外的新鮮空氣送到室內,也可以將室內的污濁空氣及時排出,結構簡單,降低了成本,也降低了體積,減小了新風模塊所占用的空間,便于安裝和布置。
附圖說明
[002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一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申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1]圖1為本實施例的新風模塊的外觀示意圖;
[0022]圖2為圖1中的新風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3為圖2中的新風模塊的俯視圖;
[0024]圖4為圖1中的新風模塊的第二風口的布置示意圖;
[0025]圖5為圖1中的新風模塊的俯視圖;
[0026]圖6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新風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開設有可開閉的第一風口和第二風口;風機,設于所述殼體內,在所述第一風口處于打開狀態時,所述風機的進風端與所述第一風口連通,在所述第二風口處于打開狀態時,所述風機的出風端與所述第二風口連通;通風管,設于所述殼體上,所述通風管具有可開閉的第三風口和第四風口,在所述第三風口處于打開狀態時,所述第三風口與所述風機的進風端連通,在所述第四風口處于打開狀態時,所述第四風口與所述風機的出風端連通;其中,在所述新風模塊處于新風模式時,所述第一風口和所述第三風口處于打開狀態,所述第二風口和所述第四風口處于關閉狀態,室外的新風依次通過所述通風管、所述第三風口、所述風機、和所述第一風口進入室內,在所述新風模塊處于排風模式時,所述第一風口和所述第三風口處于關閉狀態,所述第二風口和所述第四風口處于打開狀態,所述室內的空氣依次通過所述第二風口、所述風機、所述第四風口、所述通風管排出所述室外。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風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風模塊還包括:第一封堵件,可轉動式地設于所述殼體上,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切換;其中,在所述第一封堵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時,所述第一封堵件關閉所述第四風口,打開所述第一風口,在所述第一封堵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時,所述第一封堵件關閉所述第一風口,打開所述第四風口。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風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風模塊還包括:第一封堵件,可轉動式地設于所述殼體上,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間切換;第二封堵件,可轉動式地設于所述殼體上,并可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間切換;其中,在所述第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會臣,雍文濤,聶旺輝,
申請(專利權)人:美的集團武漢暖通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