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公開了一種高效防水建筑結構,涉及建筑工程技術領域,其包括墻體,開設于墻體上的開口,所述墻體端面轉動連接有兩防水板,所述墻體端面固定有用于支撐防水板的第一支撐塊與第二支撐塊,所述第一支撐塊位于開口上方,所述第二支撐塊齊平于第一支撐塊且第二支撐塊遠離墻體上的開口,所述防水板轉動至開口正上方時的上端面呈傾斜設置,且其遠離墻體的側壁低于靠近墻體的側壁,其中一所述防水板端面開設有連接槽,所述連接槽側壁開設有定位槽,另一所述防水板側壁固定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端部固定有用于穿設于定位槽中的定位板,所述墻體上設置有用于控制防水板轉動的轉動組件。本申請具有提升用戶體驗感的效果。本申請具有提升用戶體驗感的效果。本申請具有提升用戶體驗感的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高效防水建筑結構
[0001]本申請涉及建筑工程
,尤其是涉及一種高效防水建筑結構。
技術介紹
[0002]公開號為CN215926339U的專利公開了一種防水建筑結構,包括建筑墻體,所述建筑墻體的右側安裝有防水裝置。該防水建筑結構,通過防水涂料層、防腐蝕層和透氣膜層等結構之間的相互配合,可以通過防水涂料層配合透氣膜層提高建筑結構的防水性能,通過防腐蝕性能提高此裝置的耐腐蝕性能,從而提高了此裝置的使用壽命,通過擋板、第一矩形塊、橫桿、滑塊、連桿和第二矩形塊等結構之間的相互配合,可以通過把手帶動螺紋桿進行轉動,螺紋桿通過第三豎板帶動連桿進行轉動,連桿通過滑塊和第一矩形塊帶動擋板移動,從而通過擋板將第二豎板和斜板進行快速安裝固定。
[0003]在實現上述申請過程中,專利技術人發現該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晴天時,斜板阻礙陽光照射在墻體開口處,使用戶的體驗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了提升用戶體驗感,本申請提供一種高效防水建筑結構。
[0005]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高效防水建筑結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6]一種高效防水建筑結構,包括墻體,開設于墻體上的開口,所述墻體端面轉動連接有兩防水板,所述墻體端面固定有用于支撐防水板的第一支撐塊與第二支撐塊,所述第一支撐塊位于開口上方,所述第二支撐塊齊平于第一支撐塊且第二支撐塊遠離墻體上的開口,所述防水板轉動至開口正上方時的上端面呈傾斜設置,且其遠離墻體的側壁低于靠近墻體的側壁,其中一所述防水板端面開設有連接槽,所述連接槽側壁開設有定位槽,另一所述防水板側壁固定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端部固定有用于穿設于定位槽中的定位板,所述墻體上設置有用于控制防水板轉動的轉動組件。
[000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轉動組件控制兩防水板的轉動,使兩防水板分離或貼合,減小了晴天時防水板阻礙陽光進入到開口內的可能,同時兩防水板貼合時,上端面傾斜,便于雨水的流下。
[0008]可選的,所述轉動組件包括轉動連接于防水板端部的控制桿,所述控制桿端部固定有便于抓取控制桿的握柄,所述控制桿端面設置有用于固定控制桿的固定部件。
[000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手握住握柄,推動握柄從而推動控制桿運動,使防水板轉動,便于兩防水板的貼合或分離。
[0010]可選的,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固定于防水板端部的兩固定塊,兩所述固定塊之間預留用于放置控制桿的空間,兩所述固定塊相對的端面開設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內穿設有固定桿,所述固定孔內設置有推動固定桿遠離固定孔的固定彈簧。
[001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控制桿不使用時穿設在兩固定塊之間并被固定桿卡接,改善了控制桿晃動阻擋視線的可能。
[0012]可選的,所述防水板端面固定有疏水條,所述疏水條一端抵接于墻體,所述疏水條上開設有便于雨水流動的導向面。
[00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疏水條端部與墻體抵接,雨水通過疏水條側壁的導向面流到防水板上,疏水條增加了防水板與墻體端面之間的角度,改善了雨水從防水板與墻體連接處流下的可能。
[0014]可選的,所述第二支撐塊上開設有用于穿設疏水條的安裝槽。
[001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防水板與第二支撐塊抵接時,疏水條穿設在安裝槽中,減小了防水板無法與第二支撐塊端面接觸的可能,同時減小了第二支撐塊與疏水條端面發生碰撞而導致疏水條損壞的可能。
[0016]可選的,所述第一支撐塊與第二支撐塊上端面均固定有用于減小防水板與第一支撐塊或第二支撐塊接觸時發生損壞的可能的防護墊。
[001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防護墊減小了防水板與第一支撐塊或第二支撐塊接觸時發生損壞的可能,增加了防水板的使用壽命。
[0018]可選的,所述防水板傾斜的端面上固定有若干吊裝環。
[001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兩防水板打開時,吊裝環位于防水板下端面,便于晴天時晾曬衣服。
[0020]可選的,所述防水板遠離疏水條的端面呈傾斜設置,且兩防水板貼合時遠離墻體的側壁低于靠近墻體的側壁。
[002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兩防水板貼合時的下端面呈傾斜設置,減小雨水回流至墻體的可能。
[0022]綜上所述,本申請包括以下至少一種有益技術效果:
[0023]1.防水板可轉動,便于將墻體上的開口露出,減小了晴天時陽光無法照射至開口內的可能;
[0024]2.防水板端面設置控制桿,便于控制防水板的轉動。
附圖說明
[0025]圖1是本申請實施例主體結構示意圖。
[0026]圖2是固定桿連接方式剖面圖。
[0027]圖3是圖1中A部分放大圖。
[0028]附圖標記說明:
[0029]1、墻體;2、開口;3、防水板;4、第一支撐塊;5、第二支撐塊;6、連接槽;7、定位槽;8、連接板;9、定位板;10、控制桿;11、握柄;12、固定塊;13、固定孔;14、固定桿;15、固定彈簧;16、疏水條;17、導向面;18、安裝槽;19、防護墊;20、吊裝環。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以下結合附圖1
?
3對本申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31]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一種高效防水建筑結構。參照圖1和圖2,一種高效防水建筑結構包括墻體1,墻體1上開設有開口2,開口2將墻體1貫穿,開口2用于通風或安裝窗戶,墻體1端面通過轉軸轉動連接有兩防水板3,兩防水板3的轉軸分別位于開口2兩端,墻體1端面通
過螺栓固定有第一支撐塊4與兩第二支撐塊5,第一支撐塊4與第二支撐塊5均用于支撐防水板3,第一支撐塊4位于開口2正方上的墻體1端面,第二支撐塊5上端面齊平于第一支撐塊4上端面,兩第二支撐塊5分別位于第一支撐塊4兩側且遠離墻體1上的開口2,兩防水板3側壁貼合時位于開口2正上方,且兩防水板3側壁貼合時的下端面抵接于第一支撐塊4上端面,兩防水板3側壁貼合時的上端面呈傾斜設置,防水板3上端面遠離墻體1的側壁低于靠近墻體1的側壁。
[0032]參照圖1和圖3,其中一防水板3端面開設有連接槽6,連接槽6側壁開設有定位槽7,定位槽7與連接槽6長度方向相同,另一防水板3側壁一體成型有連接板8,連接板8側厚度小于防水板3側壁,連接板8用于穿設于連接槽6中,連接板8端面一體成型有定位板9,定位板9用于穿設于定位槽7中,定位板9側壁開設有便于定位板9與定位槽7卡接的連接面,連接槽7側壁開設有便于連接板8與連接槽6卡接的連接面,定位板9與定位槽7配合,減小雨水從兩防水板3貼合處流下的可能。
[0033]參照圖1和圖2,防水板3上設置有轉動組件,轉動組件用于控制防水板3的轉動,轉動組件包括控制桿10,控制桿10通過轉軸轉動連接于防水板3端面,防水板3的上下兩端面均設置有控制桿10,控制桿10遠離防水板3的端部粘接有握柄11,握柄11便于人抓取控制桿10,控制桿10端面設置有固定部件,固定部件用于將控制桿10位置固定,減小控制桿10晃動的可能,固定部件包括固定塊1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效防水建筑結構,包括墻體(1),開設于墻體(1)上的開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墻體(1)端面轉動連接有兩防水板(3),所述墻體(1)端面固定有用于支撐防水板(3)的第一支撐塊(4)與第二支撐塊(5),所述第一支撐塊(4)位于開口(2)上方,所述第二支撐塊(5)齊平于第一支撐塊(4)且第二支撐塊(5)遠離墻體(1)上的開口(2),所述防水板(3)轉動至開口(2)正上方時的上端面呈傾斜設置,且其遠離墻體(1)的側壁低于靠近墻體(1)的側壁,其中一所述防水板(3)端面開設有連接槽(6),所述連接槽(6)側壁開設有定位槽(7),另一所述防水板(3)側壁固定有連接板(8),所述連接板(8)端部固定有用于穿設于定位槽(7)中的定位板(9),所述墻體(1)上設置有用于控制防水板(3)轉動的轉動組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效防水建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組件包括轉動連接于防水板(3)端部的控制桿(10),所述控制桿(10)端部固定有便于抓取控制桿(10)的握柄(11),所述控制桿(10)端面設置有用于固定控制桿(10)的固定部件。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高效防水建筑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固定于防水板(3)端部的兩固定塊(1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正萍,朱雷宏,邱爾康,朱忠華,陳陽冰,
申請(專利權)人:恒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