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護理工具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胃腸內鏡口墊,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側設置有安裝帶,固定板的中部安裝有開口器,所述開口器的前方連接有控制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將該口墊通過安裝帶安裝于患者的頭部,并使開口器位于患者嘴部,隨后手動控制連接環逆時針轉動,此時通過連接環內部的通槽能夠擠壓固定柱,使固定柱帶動活動桿在固定板的內部導向槽中穩定滑動,并使四個活動桿同步滑動并相互遠離,能夠將患者嘴部撐開,并通過止動塊的設置,能夠阻止連接環自動回轉,便于對患者嘴部的穩定撐開;通過設于固定柱前端的限位塊,能夠對連接環進行定位,便于其安裝穩定,而且彈力帶和橡膠片均具有彈性,便于不同體格的患者使用。者使用。者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胃腸內鏡口墊
[0001]本技術屬于護理工具
,尤其是涉及一種胃腸內鏡口墊。
技術介紹
[0002]消化內鏡檢查是臨床上非常普遍的一種檢查,在插入內鏡和整個檢查過程中,需要使用胃腸內鏡口墊將嘴巴撐開,以避免牙齒咬合內鏡,并且在胃腸內景的檢查過程中,需要持續不斷的從患者口中吸出分泌物,以免患者出現窒息。
[0003]例如公開號為CN216294000U的中國技術專利中所提出的一種消化道內鏡置放口墊,其主要利用氣囊的充放氣,改變氣囊的大小,從而調整第一支撐板與第二支撐板的位置,可以改變支持板之間開口的大小,而上述對比文件中所提出的技術方案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在氣囊充氣使口墊與嘴部貼合時,當患者嘴部用力閉合,仍然會出現牙齒咬合內鏡的情況,對患者嘴部的支撐不穩定。因此,急需對現有的胃腸內鏡口墊進行改進,提供一種胃腸內鏡口墊。
技術實現思路
[000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對于患者嘴部支撐穩定的胃腸內鏡口墊,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在氣囊充氣使口墊與嘴部貼合時,當患者嘴部用力閉合,仍然會出現牙齒咬合內鏡的情況,對患者嘴部的支撐不穩定等問題。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胃腸內鏡口墊,其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側設置有安裝帶,固定板的中部安裝有開口器,所述開口器的前方連接有控制盤。
[0007]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安裝帶包括橡膠片、彈力帶、魔術母貼和魔術公帖,兩個所述橡膠片分別粘貼連接于固定板的左右兩側,橡膠片的左端連接有彈力帶,彈力帶遠離橡膠片的一側外表面粘貼連接有魔術母貼和魔術公帖,魔術公帖設于魔術母貼的右側。
[0008]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橡膠片遠離固定板的一側內部開設有豎直定位槽,所述魔術母貼的長度大于魔術公帖的長度。
[0009]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開口器包括活動桿、氣墊、固定柱和限位塊,四個所述活動桿分別設于固定板的前端四個導向槽中,活動桿的外側套接有氣墊,活動桿遠離氣墊的一端前方固定連接有固定柱,固定柱的前方安裝有限位塊。
[0010]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活動桿與固定板的連接方式為卡合滑動連接,固定柱與限位塊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柱貫穿控制盤的內部。
[0011]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控制盤包括連接環、止動塊、支撐彈簧和連接塊,連接環的右上方設置有止動塊,止動塊的外側連接有支撐彈簧,支撐彈簧的頂端安裝有連接塊。
[0012]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連接環的內部呈環形分布有弧形通槽,固定柱的一端延伸至連接環內部的弧形通槽中,所述止動塊與固定板轉動連接,支撐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止動塊和連接塊固定連接,連接塊與固定板固定連接。
[0013]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連接環的右上方周側設有嚙齒狀結構,連接環與止動塊卡合連接。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
[0015]在本技術的方案中:
[0016]將該口墊通過安裝帶安裝于患者的頭部,并使開口器位于患者嘴部,隨后手動控制連接環逆時針轉動,此時通過連接環內部的通槽能夠擠壓固定柱,使固定柱帶動活動桿在固定板的內部導向槽中穩定滑動,并使四個活動桿同步滑動并相互遠離,能夠將患者嘴部撐開,并通過止動塊的設置,能夠阻止連接環自動回轉,便于對患者嘴部的穩定撐開;
[0017]活動桿的水平部分外側套接有氣墊,能夠增強該口墊的使用舒適度,而且通過設于固定柱前端的限位塊,能夠對連接環進行定位,便于其安裝穩定,而且彈力帶和橡膠片均具有彈性,能夠便于不同體格的患者安裝使用。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現針對附圖進行如下說明:
[0019]圖1為本技術立體正視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技術立體后視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本技術開口器正視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本技術固定柱與限位塊連接側視結構示意圖;
[0023]圖5為本技術控制盤正視結構示意圖。
[0024]圖中:
[0025]1、固定板;2、安裝帶;21、橡膠片;22、彈力帶;23、魔術母貼;24、魔術公帖;3、開口器;31、活動桿;32、氣墊;33、固定柱;34、限位塊;4、控制盤;41、連接環;42、止動塊;43、支撐彈簧;44、連接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以下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并不代表與本技術相一致的所有實施例。現結合附圖,對示例性實施例進行如下說明:
[0027]如圖1
?
5所示,本技術胃腸內鏡口墊,其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的外側設置有安裝帶2,在安裝帶2的作用下,便于該口墊安裝在患者頭部上,固定板1的中部安裝有開口器3,在開口器3的作用下,便于對患者的嘴部進行穩定支撐,開口器3的前方連接有控制盤4,在控制盤4的作用下,便于控制開口器3移動。
[0028]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進一步的,安裝帶2包括橡膠片21、彈力帶22、魔術母貼23和魔術公帖24,兩個橡膠片21分別粘貼連接于固定板1的左右兩側,橡膠片21的左端連接有彈力帶22,彈力帶22遠離橡膠片21的一側外表面粘貼連接有魔術母貼23和魔術公帖24,魔術公帖24設于魔術母貼23的右側,在安裝帶2的作用下,便于將該口墊
綁扎于患者的頭部上。
[0029]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橡膠片21遠離固定板1的一側內部開設有豎直定位槽,魔術母貼23的長度大于魔術公帖24的長度,通過魔術母貼23和魔術公帖24的粘連,便于將該口墊在患者頭部的安裝。
[0030]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進一步的,開口器3包括活動桿31、氣墊32、固定柱33和限位塊34,四個活動桿31分別設于固定板1的前端四個導向槽中,活動桿31的外側套接有氣墊32,活動桿31遠離氣墊32的一端前方固定連接有固定柱33,固定柱33的前方安裝有限位塊34,通過開口器3的設置,便于將患者的嘴部撐開。
[0031]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活動桿31與固定板1的連接方式為卡合滑動連接,固定柱33與限位塊34固定連接,固定柱33貫穿控制盤4的內部,通過固定柱33的設置,便于通過控制盤4對開口器3進行推動。
[0032]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進一步的,控制盤4包括連接環41、止動塊42、支撐彈簧43和連接塊44,連接環41的右上方設置有止動塊42,止動塊42的外側連接有支撐彈簧43,支撐彈簧43的頂端安裝有連接塊44,通過控制盤4便于推動多個呈環形分布活動桿31同步滑動。
[0033]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胃腸內鏡口墊,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外側設置有安裝帶(2),固定板(1)的中部安裝有開口器(3),所述開口器(3)的前方連接有控制盤(4)。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胃腸內鏡口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裝帶(2)包括橡膠片(21)、彈力帶(22)、魔術母貼(23)和魔術公帖(24),兩個所述橡膠片(21)分別粘貼連接于固定板(1)的左右兩側,橡膠片(21)的左端連接有彈力帶(22),彈力帶(22)遠離橡膠片(21)的一側外表面粘貼連接有魔術母貼(23)和魔術公帖(24),魔術公帖(24)設于魔術母貼(23)的右側。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胃腸內鏡口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膠片(21)遠離固定板(1)的一側內部開設有豎直定位槽,所述魔術母貼(23)的長度大于魔術公帖(24)的長度。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胃腸內鏡口墊,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口器(3)包括活動桿(31)、氣墊(32)、固定柱(33)和限位塊(34),四個所述活動桿(31)分別設于固定板(1)的前端四個導向槽中,活動桿(31)的外側套接有氣墊(32),活動桿(31)遠離氣墊(32)的一端...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力,李牧月,王科皓,蘇偉,周星霓,
申請(專利權)人:王力,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