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智能駕駛的安全反饋系統及方法,尤其涉及安全駕駛技術領域,包括,狀態采集模塊,用以實時采集車內安全帶的插接狀態和安全氣囊的運行狀態;安全分析模塊,用以根據安全帶的插接狀態對行車安全進行初次分析,還用以根據安全氣囊的運行狀態對行車安全進行二次分析;安全判斷模塊,用以根據初次分析得到的安全分析結果對運行安全性進行判斷;告警反饋模塊,用以在行車安全性存在風險時根據不同風險狀態以不同方式進行告警,告警反饋模塊分別在行車安全存在低風險、中風險和高風險時進行告警。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實時采集車內安全帶的插接狀態和安全氣囊的運行狀態對行車安全進行分析判斷,并進行告警反饋,以提高用戶的行車安全性。車安全性。車安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智能駕駛的安全反饋系統及方法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安全駕駛
,尤其涉及一種智能駕駛的安全反饋系統及方法。
技術介紹
[0002]科技創新與產業革命推動汽車產品內涵和外延深度變革,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已經成為汽車產品不可逆轉的技術發展趨勢。在未來汽車作為“第三生活空間”的發展前景下,智能座艙逐漸成為汽車產品的重點發展方向。智能座艙中的安全問題尤為重要,在駕駛過程中,安全問題最為重要。近年來,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在汽車保有量增加的同時,交通事故量也在不斷攀升,交通事故的與日俱增嚴總威脅了人們的生命財產,甚至會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災難。因此汽車駕駛安全操作和提醒,不但對駕駛員自身的生命具有重要影響,還能提高車輛行駛的安全系數。
[0003]中國專利公開號:CN102700501A,公開了一種汽車安全帶預警裝置,該方案包括安全帶,安全帶上的安全帶卡扣。還包括座椅卡扣、控制器、儀表報警裝置,在座椅卡扣內設有一個金屬接觸開關,當檢測到金屬扣扣上后就發送信號給控制器,在安全帶、座椅和座椅卡扣上分別設置有信號檢測裝置,分別用來檢測安全帶拉出的長度,座椅的前后位置和安全帶卡扣的位置,并將得到的信號傳遞給控制器,控制器將得到的信號進行處理并將結果輸送給儀表報警裝置。由此可見,該方案僅針對安全帶是否插接進行預警,未考慮其他因素對行車安全的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此,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智能駕駛的安全反饋系統及方法,用以克服現有技術中行車安全預警效率低、行車安全性低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智能駕駛的安全反饋系統,包括,
[0006]狀態采集模塊,用以實時采集車內安全帶的插接狀態和安全氣囊的運行狀態;
[0007]安全分析模塊,用以根據安全帶的插接狀態對行車安全進行初次分析,還用以根據安全氣囊的運行狀態對行車安全進行二次分析;
[0008]所述安全分析模塊包括第一分析單元和第二分析單元,在對行車安全進行初次分析時,所述第一分析單元將存在目標用戶的座椅作為目標座椅,并獲取目標座椅的安全帶插接狀態進行行車安全性分析,所述第一分析單元用以根據風險座椅占比對行車安全進行初次分析,并根據風險座椅的位置對初次分析結果進行調整;在對行車安全進行二次分析時,所述第二分析單元獲取各安全氣囊的運行狀態,并結合安全氣囊相鄰座椅的安全帶插接狀態對行車安全進行二次分析;
[0009]安全判斷模塊,用以根據初次分析得到的安全分析結果對運行安全性進行判斷;
[0010]告警反饋模塊,用以在行車安全性存在風險時根據不同風險狀態以不同方式進行告警,告警反饋模塊分別在行車安全存在低風險、中風險和高風險時進行告警。
[0011]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分析單元對行車安全進行初次分析時,獲取風險座椅占比A,
設定A=A1/A2,A1為風險座椅數量,A2為座椅總數量,所述第一分析單元將風險座椅占比A與預設風險座椅占比A0進行比對,所述安全判斷模塊根據比對結果對運行安全性進行判斷,其中,
[0012]當0<A≤A0時,所述安全判斷模塊判定行車安全存在低風險;
[0013]當A>A0時,所述安全判斷模塊判定行車安全存在中風險。
[0014]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分析單元在對初次分析結果進行調整時,獲取各風險座椅位置對初次分析結果進行調整,其中,
[0015]當風險座椅中存在前排座椅時,若判定行車安全存在低風險,所述第一分析單元將運行安全性判斷結果調整為中風險;
[0016]當風險座椅中不存在前排座椅時,若判定行車安全存在中風險,所述第一分析單元將運行安全性判斷結果調整為低風險。
[0017]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分析單元獲取各安全氣囊的運行狀態及其相鄰座椅的安全帶插接狀態,對調整后的初次分析結果進行二次分析,其中,
[0018]當各安全氣囊的運行狀態均為正常時,所述第二分析單元維持初次分析結果;
[0019]當安全氣囊的運行狀態存在故障時,所述第二分析單元獲取故障氣囊數量,并對初次分析結果進行校正。
[0020]進一步地,所述第二分析單元在對初次分析結果進行校正時,獲取故障氣囊數量N,并將其與預設故障氣囊數量N0進行比對,并根據比對結果對初次分析結果進行校正,其中,
[0021]當N>N0時,所述第二分析單元將初次分析的運行安全性判斷結果校正為高風險;
[0022]當N≤N0時,若故障氣囊相鄰座椅為目標座椅,且該目標座椅非風險座椅,所述第二分析單元將初次分析的運行安全性判斷結果校正為中風險,若故障氣囊相鄰座椅為目標座椅,且該目標座椅為風險座椅,所述第二分析單元將初次分析的運行安全性判斷結果校正為高風險。
[0023]進一步地,所述告警反饋模塊獲取二次分析后的運行安全性判斷結果,根據不同行車安全風險進行告警提醒,其中,
[0024]當行車安全風險為低風險時,所述告警反饋模塊根據用戶交互反饋采取不同方式進行告警;
[0025]當行車安全風險為中風險時,所述告警反饋模塊根據風險因素采取不同方式進行告警;
[0026]當行車安全風險為高風險時,所述告警反饋模塊進行氣囊故障告警,提示用戶禁止行車并及時進行安全氣囊檢修。
[0027]進一步地,當行車安全風險為低風險時,若用戶交互反饋結果為后排安全帶提醒關閉,所述告警反饋模塊控制安全帶警示燈進行閃爍,并采集安全帶未系時長T,將其與各預設時長進行比對,并根據比對結果對安全帶警示燈的狀態進行調整,其中,
[0028]當T≤T1時,不進行調整;
[0029]當T1<T≤T2時,所述告警反饋模塊將安全帶警示燈的狀態由閃爍調整為常亮;
[0030]當T2<T時,所述告警反饋模塊將安全帶警示燈的狀態由常亮調整為熄滅;
[0031]其中,T1為第一預設時長,T2為第二預設時長,設定5<T1<10,T2≥10,單位為s。
[0032]進一步地,當行車安全風險為低風險時,若用戶交互反饋結果為后排安全帶提醒開啟,所述告警反饋模塊在控制安全帶警示燈進行告警的同時,對風險座椅的位置進行提醒。
[0033]進一步地,當行車安全風險為中風險時,若安全氣囊的運行狀態正常,所述告警反饋模塊進行安全帶未系告警,提示用戶及時系安全帶,若安全氣囊的運行狀態存在故障,所述告警反饋模塊進行氣囊故障告警,提示用戶行車安全存在風險需及時進行安全氣囊檢修。
[0034]另一方面,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智能駕駛的安全反饋方法,包括:
[0035]步驟S1:實時采集車內安全帶的插接狀態和安全氣囊的運行狀態;
[0036]步驟S2:根據安全帶的插接狀態對行車安全進行初次分析,并根據安全氣囊的運行狀態對行車安全進行二次分析;
[0037]步驟S3:根據初次分析得到的安全分析結果對運行安全性進行判斷;
[0038]步驟S4:在行車安全性存在風險時根據不同風險狀態以不同方式進行告警。
[0039]與現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智能駕駛的安全反饋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狀態采集模塊,用以實時采集車內安全帶的插接狀態和安全氣囊的運行狀態;安全分析模塊,用以根據安全帶的插接狀態對行車安全進行初次分析,還用以根據安全氣囊的運行狀態對行車安全進行二次分析;所述安全分析模塊包括第一分析單元和第二分析單元,在對行車安全進行初次分析時,所述第一分析單元將存在目標用戶的座椅作為目標座椅,并獲取目標座椅的安全帶插接狀態進行行車安全性分析,所述第一分析單元用以根據風險座椅占比對行車安全進行初次分析,并根據風險座椅的位置對初次分析結果進行調整;在對行車安全進行二次分析時,所述第二分析單元獲取各安全氣囊的運行狀態,并結合安全氣囊相鄰座椅的安全帶插接狀態對行車安全進行二次分析;安全判斷模塊,用以根據初次分析得到的安全分析結果對運行安全性進行判斷;告警反饋模塊,用以在行車安全性存在風險時根據不同風險狀態以不同方式進行告警,告警反饋模塊分別在行車安全存在低風險、中風險和高風險時進行告警。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駕駛的安全反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析單元對行車安全進行初次分析時,獲取風險座椅占比A,設定A=A1/A2,A1為風險座椅數量,A2為座椅總數量,所述第一分析單元將風險座椅占比A與預設風險座椅占比A0進行比對,所述安全判斷模塊根據比對結果對運行安全性進行判斷,其中,當0<A≤A0時,所述安全判斷模塊判定行車安全存在低風險;當A>A0時,所述安全判斷模塊判定行車安全存在中風險。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駕駛的安全反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析單元在對初次分析結果進行調整時,獲取各風險座椅位置對初次分析結果進行調整,其中,當風險座椅中存在前排座椅時,若判定行車安全存在低風險,所述第一分析單元將運行安全性判斷結果調整為中風險;當風險座椅中不存在前排座椅時,若判定行車安全存在中風險,所述第一分析單元將運行安全性判斷結果調整為低風險。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駕駛的安全反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析單元獲取各安全氣囊的運行狀態及其相鄰座椅的安全帶插接狀態,對調整后的初次分析結果進行二次分析,其中,當各安全氣囊的運行狀態均為正常時,所述第二分析單元維持初次分析結果;當安全氣囊的運行狀態存在故障時,所述第二分析單元獲取故障氣囊數量,并對初次分析結果進行校正。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駕駛的安全反饋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分析單元在對初次分析結果進行校正時,獲取故障氣囊數量N,并將其與預設故障氣囊數量N0進行比對,并根據比對結果對初次分析結果進行校正,其中,當N>...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展華,尹馨予,蔡旭,劉朝陽,鄭紅麗,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