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堵先導閥,包括閥體和閥芯,閥體內設有入液腔和出液腔,入液腔和出液腔分別設有入液口和出液口,入液腔和出液腔之間設有閥孔,閥體設有螺紋凸柱,閥體于入液腔的側端設有閥蓋,入液腔設有螺紋配合于閥孔的懸管,閥芯包括軸管和堵頭,堵頭與閥體設有的調節桿之間頂靠配合有彈簧,堵頭頂靠封堵閥孔,彈簧套設在軸管外,調節桿設有插入軸管并構成滑移配合的滑軸,閥芯設有頂針,頂針與懸管內壁之間留有液流間隙,頂針的端部滑移配合在閥蓋設有的滑孔內側,有效避免閥芯發生軸偏,有效降低雜質進入閥孔的可能,能夠疏通懸管和閥孔,有效避免閥孔被雜質封堵,提升閥芯的密封性和響應速度,提高使用壽命。提高使用壽命。提高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防堵先導閥
[0001]本技術涉及控制閥
,具體涉及一種防堵先導閥。
技術介紹
[0002]先導閥是先導操縱其他閥件的輔助閥,通過形成先導控制橋根據輸入信號來對主閥進行控制。
[0003]現有的先導閥長期的使用工作,較易發生雜質堆堵在閥孔的情況,導致先導閥芯密封性降低、或動作壓力不穩定,主要原因是雜質容易進入閥孔、閥孔內雜質也得不到疏散而長期堆積,此外,先導閥芯和彈簧的長期動作也易發生軸偏,可能導致先導閥芯與閥孔的磨損、彈簧性能降低、響應速度慢。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防堵先導閥:一種防堵先導閥,包括閥體和閥芯,閥體內設有入液腔和出液腔,入液腔和出液腔分別設有入液口和出液口,入液腔和所述出液腔之間設有閥孔,所述閥體設有螺紋凸柱,所述閥體于所述入液腔的側端設有閥蓋,所述入液腔設有螺紋配合于所述閥孔的懸管,所述閥芯位于所述出液腔并包括軸管和堵頭,所述軸管設有側孔,所述堵頭與所述閥體設有的調節桿之間頂靠配合有彈簧,所述堵頭頂靠封堵所述閥孔,所述彈簧套設在所述軸管外,所述調節桿設有插入所述軸管并構成滑移配合的滑軸,所述閥芯還設有貫穿所述懸管的頂針,所述頂針與所述懸管內壁之間留有液流間隙,所述頂針的端部滑移配合在所述閥蓋設有的滑孔內側。
[0005]優選的,所述閥孔為階梯孔并包括寬部和窄部,所述堵頭頂靠封堵所述寬部,所述窄部用于所述懸管的螺紋配合,增大液流與堵頭的接觸面積,更易頂開堵頭。
[0006]優選的,所述懸管包括外管和螺紋配合于所述窄部的內管,所述外管懸于所述入液腔內,所述內管端部通過所述窄部穿入所述寬部內,在內管端部與寬部內壁之間留出容納雜質的間隙,降低雜質對液流流出閥孔的干擾。
[0007]優選的,所述外管的端部同軸設有錐肩,能夠引導液流及雜質。
[0008]優選的,所述閥體內設有閥塊,所述閥塊螺紋連接在所述閥體設有的閥口,所述閥孔位于所述閥塊上,閥孔發生損傷故障,只需更換閥塊。
[0009]優選的,所述入液口位于所述入液腔的側壁上并位于所述閥塊的側方,使從入液口進入的雜質能夠被閥塊外壁滯留來減緩雜質的運動速率,降低雜質進入懸管的可能。
[0010]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調節桿的滑軸與閥芯的軸管的滑移配合以及閥芯的頂針與閥蓋的滑孔的滑移配合能夠有效避免閥芯發生軸偏,懸管的設置有效降低雜質進入閥孔的可能,堵頭的動作使頂針能夠疏通懸管和閥孔,能夠有效避免閥孔被雜質封堵,提升閥芯的密封性和響應速度,提高使用壽命。
附圖說明
[0011]圖 1 為實施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0012]圖 2 為實施例的閥芯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0013]圖 3 為實施例的懸管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0014]1、閥體;2、閥芯;3、入液腔;4、出液腔;5、入液口;6、出液口;7、閥孔;8、螺紋凸柱;9、懸管;10、軸管;11、堵頭;12、調節桿;13、彈簧;14、滑軸;15、頂針;16、液流間隙;17、寬部;18、窄部;19、外管;20、內管;21、錐肩;22、閥塊;23、閥口;24、閥蓋;25、側孔;26、滑孔。
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 1~3 與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說明。
[0016]一種防堵先導閥,包括閥體 1 和閥芯 2,閥體 1 內設有入液腔 3 和出液腔 4,入液腔 3 和出液腔 4 分別設有入液口 5 和出液口 6,入液腔 3 和出液腔 4 之間設有閥孔 7,閥體 1 內設有閥塊 22,閥塊 22 螺紋連接在閥體 1 設有的閥口 23,閥孔 7 位于閥塊 22 上,閥體 1 設有螺紋凸柱 8,閥體 1 于所述入液腔 3 的側端設有閥蓋 24,入液腔 3 設有螺紋配合于閥孔 7 的懸管 9,閥芯 2 位于出液腔 4 并包括的軸管 10 和堵頭 11,所述軸管 10 設有側孔 25,側孔 25 位于軸管 10 的內端部,側孔 25 能夠保證軸管 10 內外壓力均衡,堵頭 11 與閥體 1 設有的調節桿 12 之間頂靠配合有彈簧 13,所述堵頭 11 頂靠封堵所述閥孔 7,彈簧 13 套設在軸管 10 外,調節桿 12 設有插入軸管 10 并構成滑移配合的滑軸 14,閥芯 2 還設有貫穿懸管 9 的頂針 15,頂針 15 與懸管 9 內壁之間留有液流間隙 16,頂針 15 的端部滑移配合在閥蓋 24 設有的滑孔 26 內側。
[0017]閥孔 7 為階梯孔并包括寬部 17 和窄部 18,堵頭 11 頂靠封堵寬部 17,窄部18 用于懸管 9 的螺紋配合,增大液流與堵頭 11 的接觸面積,更易頂開 懸于入液腔 3 內,內管 20 端部通過窄部 18 穿入寬部 17 內,在內管 20 端部與寬部 17 內壁之間留出容納雜質的間隙,降低雜質對液流流出閥孔 7 的干擾,外管 19 的端部同軸設有錐肩 21,能夠引導液流和雜質。
[0018]所述入液口 5 位于入液腔 3 的側壁上并位于閥塊 22 的側方,使從入液口 5 進入的雜質能夠被閥塊 22 外壁滯留來減緩雜質的運動速率,降低雜質進入懸管的可能。
[0019]工作原理:通過螺紋凸柱 8 連接外設的主閥,通過調節桿 12 調整降低堵頭 11 頂壓作用力,液流首次從入液口 5 進入入液腔 3 并開始填充,入液腔 3、懸管 9 部及閥孔 7 內壓逐步增大至堵頭 11 被頂開,入液腔 3 及出液腔 4 逐步擠出空氣并填充液流,填充數秒將排空空氣,通過調整調節桿 12 來增大閥芯 2 封堵壓力,以使閥孔 7 封閉,完成壓力預設的安裝,此時絕大部分雜質都堆積在懸管 9 外側,入液腔 3 內壓過大時,堵頭 11 被頂開移動,頂針 15 將被帶動在懸管 9 內移動,來疏通懸管 9 及閥孔 7,在降壓后彈簧 13 的作用下,堵頭 11 回移封閉閥孔 7,頂針 15 將移動來松動懸管 9 及閥孔 7 內的雜質。
[0020]調節桿 12 的滑軸 14 與閥芯 2 的軸管 10 的滑移配合以及頂針 15 與滑孔 26 的滑移配合能夠有效避免閥芯 2 發生軸偏,懸管 9 的設置有效降低雜質進入閥孔 7 的可能,堵頭 11 的動作使頂針 15 能夠疏通懸管 9 和閥孔 7,能夠有效避免閥孔 7 被雜質封堵,提升閥芯 2 的密封性和響應速度,提高使用壽命。
[0021]顯然,本技術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了說明本技術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本技術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例。而這些屬于本技術的實質精神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防堵先導閥,包括閥體(1)和閥芯(2),閥體(1)內設有入液腔(3)和出液腔(4),入液腔(3)和出液腔(4)分別設有入液口(5)和出液口(6),入液腔(3)和所述出液腔(4)之間設有閥孔(7),其特征在于:所述閥體(1)設有螺紋凸柱(8),所述閥體(1)于所述入液腔(3)的側端設有閥蓋(24),所述入液腔(3)設有螺紋配合于所述閥孔(7)的懸管(9),所述閥芯(2)位于所述出液腔(4)并包括軸管(10)和堵頭(11),所述軸管(10)設有側孔(25),所述堵頭(11)與所述閥體(1)設有的調節桿(12)之間頂靠配合有彈簧(13),所述堵頭(11)頂靠封堵所述閥孔(7),所述彈簧(13)套設在所述軸管(10)外,所述調節桿(12)設有插入所述軸管(10)并構成滑移配合的滑軸(14),所述閥芯(2)還設有貫穿所述懸管(9)的頂針(15),所述頂針(15)與所述懸管(9)內壁之間留有液流間隙(16),所述頂針(15)的端部滑移配合在所述閥蓋(24)設有的滑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海游,葉茂,林微琴,王銀輝,王西峰,劉海鋒,
申請(專利權)人:華煤發展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