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一種車輛前照燈模組及車輛,屬于車燈模組技術領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車輛前照燈模組及車輛
[0001]本專利技術涉及汽車車燈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車輛前照燈模組
。
技術介紹
[0002]車燈模組是指由
LED
光源及透鏡組件形成的車輛照明系統
。
前照燈模組則是安裝于車輛前側用于照明和信號作用的車燈模組
。
汽車前照燈通常能夠形成遠光光形和近光光形,遠光光形的距離遠,可以提高視線,擴大觀察視野;近光光形距離近,不會給對方司機造成炫目
。
現有技術中,近光光形可以通過遮光板來形成,光源發出的發散光經聚光元件聚集后經過遮光板遮擋形成明暗截止線,并通過準直透鏡成像到路面
。
[0003]近年來,由于部分車輛造型的要求,前照燈光模組要求做的越來越小,進而要求透鏡的開口尺寸越來越小
。
當車燈模組透鏡的開口越小時,光學效率通常降低較多,大部分光線都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
另外,遮光板的結構形式直接決定了近光和遠光分界線的形狀,其形狀和加工工藝對光學效果影響較大,目前車燈模組的近光光形的明暗截止線附近的照度較弱,光形效果有待進一步提高
。
技術實現思路
[0004]為此,本專利技術提出了一種光學效率較高的車輛前照燈模組
。
[0005]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車輛前照燈模組,包括依次設置的光源組件
、
聚光器
、
遮光板以及聚光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器的出光面有效上邊界
、
所述遮光板遠離所述聚光器的上邊緣以及聚光透鏡的入光面有效下邊界在同一直線上,所述聚光器的出光面有效下邊界
、
所述遮光板遠離所述聚光器的下邊緣以及聚光透鏡的入光面有效上邊界在同一直線上
。
[0007]本專利技術的部分實施方式中,所述遮光板包括上端面
、
下端面以及接近所述聚光透鏡側的前端面,所述遮光板的上端面與前端面的相交線形成近光截止線,所述遮光板的下端面與前端面的相交線形成遠光截止線;所述遮光板具有用于形成主駕駛側截止線的第一區域以及用于形成副駕駛側截止線的第二區域,所述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通過第一臺階面過渡,以使第一區域的上表面高于第二區域的上表面
。
[0008]本專利技術的部分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的前端面呈向內凹進的弧形面,所述第一區域的前端面在接近所述第二區域的部分設有缺口
。
[0009]本專利技術的部分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區域的上表面設有第一折痕,所述第一折痕相對所述第一臺階面與第二區域上表面的相交線傾斜設置,所述第一折痕與所述第一臺階面之間的區域為傾斜面
。
[0010]本專利技術的部分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臺階面相對所述遮光板第二區域的上端面傾斜設置
。
[0011]本專利技術的部分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區域上還包括第二臺階面,所述第二臺階面將第一區域的上表面分隔為接近所述第二區域的第一表面以及遠離所述第二區域的第二
表面,所述第一表面高于第二表面
。
[0012]本專利技術的部分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臺階面與第二臺階面之間的區域上表面設有凸點,所述凸點靠近所述遮光板的前端面
。
[0013]本專利技術的部分實施方式中,所述光源組件包括電路板以及位于電路板上的至少一組近光光源與至少一組遠光光源,所述近光光源位于所述遠光光源上側
。
[0014]本專利技術的部分實施方式中,所述聚光器包括至少一組與近光光源對應的近光入光面,以及至少一組與遠光光源對應的遠光入光面,所述近光入光面與遠光入光面的拔模角度一致;所述聚光器還包括近光出光面與遠光出光面,所述近光出光面與遠光出光面之間通過第三臺階面過渡,所述近光出光面與遠光出光面相對豎直方向傾斜設置
。
[0015]本專利技術同時提供一種車輛,包括所述的前照燈模組
。
[0016]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相對現有技術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0017]本專利技術提供的車輛前照燈模組中,聚光器的出光面有效上邊界
、
遮光板遠離所述聚光器的上邊緣以及聚光透鏡的入光面有效下邊界在同一直線上,聚光器的出光面有效下邊界
、
所述遮光板遠離所述聚光器的下邊緣以及聚光透鏡的入光面有效上邊界在同一直線上,其能夠使近光光源與遠光光源的能量有效地收集與轉換,光能損失較低,在透鏡開口面積降低且光源強度不變的情況下,能夠保證近光與遠光的發光強度滿足設計要求
。
附圖說明
[0018]下面將通過附圖詳細描述本專利技術中優選實施例,將有助于理解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和優點,其中
:
[0019]圖1為本專利技術車輛前照燈模組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爆炸圖;
[0020]圖2為本專利技術車輛前照燈模組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剖視圖;
[0021]圖3為本專利技術車輛前照燈模組中光源組件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0022]圖4為本專利技術車輛前照燈模組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光學組件的位置關系圖;
[0023]圖5為本專利技術車輛前照燈模組中遮光板的六種不同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0024]圖6為采用本專利技術車輛前照燈模組中六種不同遮光板形成的明暗截止線的示意圖;
[0025]圖7為本專利技術車輛前照燈模組中遮光板與遮光板支架的連接關系示意圖;
[0026]圖8為本專利技術車輛前照燈模組中聚光器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0027]圖9為本專利技術車輛前照燈模組中聚光透鏡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示意圖
。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
、
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
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
。
[0029]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
、
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
。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
“
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
[0030]在本專利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
。
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專利技術中的具體含義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技術特征摘要】
1.
一種車輛前照燈模組,包括依次設置的光源組件
、
聚光器
、
遮光板以及聚光透鏡;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器的出光面有效上邊界
、
所述遮光板遠離所述聚光器的上邊緣以及聚光透鏡的入光面有效下邊界在同一直線上,所述聚光器的出光面有效下邊界
、
所述遮光板遠離所述聚光器的下邊緣以及聚光透鏡的入光面有效上邊界在同一直線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車輛前照燈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板包括上端面
、
下端面以及接近所述聚光透鏡側的前端面,所述遮光板的上端面與前端面的相交線形成近光截止線,所述遮光板的下端面與前端面的相交線形成遠光截止線;所述遮光板具有用于形成主駕駛側截止線的第一區域以及用于形成副駕駛側截止線的第二區域,所述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通過第一臺階面過渡,以使第一區域的上表面高于第二區域的上表面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車輛前照燈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的前端面呈向內凹進的弧形面,所述第一區域的前端面在接近所述第二區域的部分設有缺口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車輛前照燈模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區域的上表面設有第一折痕,所述第一折痕相對所述第一臺階面與第二區域上表面的相交線傾斜設置,所述第一折痕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正楠,甘林生,陳向前,徐士東,孟蝶,吳文芳,黃益,王曜宇,王芬,
申請(專利權)人: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