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模具,尤其是涉及一種具有流道幾何平衡設計的模仁總成。
技術介紹
1、注塑成型又稱注射模塑成型,它是一種注射兼模塑的成型方法,其優點是生產速度快、效率高,故而廣泛應用于生產中;模具在設置上,主要包括動模板、定模板、模仁、頂出機構和進膠系統,其中,模仁主要用于設置成型產品的模腔結構,其對接在動模板和定模板之間,進膠系統一般設置在動模板上,并與模仁內的模腔對接,用于將成型產品的模料注入到模腔內,頂出機構設置在下模板上,并對接于模仁,用于將成型的產品從模具內頂出;
2、在進膠系統與模腔對接時,一般會在模仁上設置流道,以能夠使模料更為穩定地進入到模腔內,或者針對于模仁內設置多模腔的結構,流道的設置能夠使模料同時流入多個模腔內從而提高模具的生產效率;
3、流道在與模腔進行對接的位置為水口,一般一個模腔設置有一個水口結構,而在針對于管狀材料或者膠輥材料的注塑成型中,單一水口的設置往往會導致進膠的不平衡,對此,有必要提出一種改進的技術方案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技術為克服上述情況不足,旨在提供一種能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
2、一種具有流道幾何平衡設計的模仁總成,包括上模仁和下模仁,在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間形成有用于成型產品的多個管狀模腔,在上模仁和下模仁上還成型有延伸至連接于模腔的流道;其中,流道包括設置在上模仁上端的進膠口、沿著進膠口延伸到上模仁下端的至少一條第一分流道、設置在下模仁上并且與第一分流道對接的第一過渡流道、設置在上模仁下端并
3、優選地,在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間還設置有對接于管狀模腔的行位機構,行位機構設置有軸向伸入到管狀模腔內的包膠桿件,且在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間還設置有用于對接包膠桿件端部的固定槽,固定槽位于兩條水口流道之間的位置處。
4、優選地,上模仁和下模仁均具有位于中部的流道板、對接在流道板兩側以外的模腔板、以及對接在兩個模腔板以外的兩個行位板,管狀模腔和行位機構均具有兩組,兩組管狀目前設置在模腔板中,兩組行位機構對接在兩個行位板以外的位置處,第二過渡流道的中部與第二分流道對接,使第二過渡流道的兩端分別對接有第三分流道以分別作用到兩個模腔板的管狀模腔。
5、優選地,在上模仁上鑲嵌設置有進膠塊,進膠口設置在進膠塊上,第一分流道的上段設置在進膠塊中,并且第一分流道通過其上段與進膠口對接。
6、優選地,在上模仁的下端設置有鑲嵌塊,第一分流道的下段設置在鑲嵌塊中,第二分流道設置在鑲嵌塊的下端。
7、優選地,第二分流道具有環狀槽和對接在環狀槽左右兩端的連接槽,第一過渡流道的中部與第一分流道對接,第一過渡流道的兩端分別與環狀槽的前后端對接,連接槽與第二過渡流道對接。
8、優選地,水口流道具有設置在上模仁的上半段和設置在下模仁的下半段,水口流道對接管狀模腔的一端呈逐漸收縮的結構。
9、優選地,下模仁上設置有貫穿其下端的第一頂出通孔和第二頂出通孔,第一頂出通孔與第一過渡流道的中部對接,第二頂出通孔對接在第二過渡流道與第三分流道之間的位置處。
10、優選地,在第一頂出通孔的上端還設置有過渡錐孔,過渡錐孔上端開口的直徑小于其下端開口的直徑。
11、優選地,在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間還設置有對接于管狀模腔的行位機構,行位機構設置有軸向伸入到管狀模腔內的包膠桿件,且在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間還設置有用于對接包膠桿件端部的固定槽,固定槽位于兩條水口流道之間的位置處。
12、優選地,在第三分流道的中部位置處開設有擴張部,擴張部連接于固定槽。
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14、通過對流道進行改進改良,設置流道具有第一分流道、第一過渡流道、第二分流道、第二過渡流道、第三分流道和水口流道的結構,第一分流道用于將進膠口進入的模料分成多路,以兩路為例,再通過第一過渡流道將兩路模料進行過渡,以降低其導向沖擊力度,然后再沿著第二分流道將其又分為兩路來進入到第二過過渡流道,最后再沿著第三分流道分為兩路水口流道,然后使模料沿著兩路水口流道同時進入到管狀模腔內;通過這一設置,將能夠使該模仁總成同時設置四個管狀模腔,并且能夠使流道達到幾何平衡,再使每個管狀模腔對接兩路水口流道,使模料能夠被均勻地進入到管狀模腔的內部,提高了成品的成型質量。
15、本技術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技術的實踐了解到。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具有流道幾何平衡設計的模仁總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仁和下模仁,在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間形成有用于成型產品的多個管狀模腔,在上模仁和下模仁上還成型有延伸至連接于模腔的流道;其中,流道包括設置在上模仁上端的進膠口、沿著進膠口延伸到上模仁下端的至少一條第一分流道、設置在下模仁上并且與第一分流道對接的第一過渡流道、設置在上模仁下端并且與第一過渡流道對接的第二分流道、設置在下模仁上并且分別與第二分流道的兩端對接的兩條第二過渡流道、設置在下模仁上并對接于第二過渡流道的第三分流道、以及設置在上模仁與下模仁之間并對接于第三分流道兩端的兩條水口流道,兩條水口流道分別與管狀模腔的端部對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流道幾何平衡設計的模仁總成,其特征在于,在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間還設置有對接于管狀模腔的行位機構,行位機構設置有軸向伸入到管狀模腔內的包膠桿件,且在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間還設置有用于對接包膠桿件端部的固定槽,固定槽位于兩條水口流道之間的位置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具有流道幾何平衡設計的模仁總成,其特征在于,上模仁和下模仁均具有位于中部的流道板、對接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具有流道幾何平衡設計的模仁總成,其特征在于,在上模仁上鑲嵌設置有進膠塊,進膠口設置在進膠塊上,第一分流道的上段設置在進膠塊中,并且第一分流道通過其上段與進膠口對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具有流道幾何平衡設計的模仁總成,其特征在于,在上模仁的下端設置有鑲嵌塊,第一分流道的下段設置在鑲嵌塊中,第二分流道設置在鑲嵌塊的下端。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具有流道幾何平衡設計的模仁總成,其特征在于,第二分流道具有環狀槽和對接在環狀槽左右兩端的連接槽,第一過渡流道的中部與第一分流道對接,第一過渡流道的兩端分別與環狀槽的前后端對接,連接槽與第二過渡流道對接。
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具有流道幾何平衡設計的模仁總成,其特征在于,水口流道具有設置在上模仁的上半段和設置在下模仁的下半段,水口流道對接管狀模腔的一端呈逐漸收縮的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具有流道幾何平衡設計的模仁總成,其特征在于,下模仁上設置有貫穿其下端的第一頂出通孔和第二頂出通孔,第一頂出通孔與第一過渡流道的中部對接,第二頂出通孔對接在第二過渡流道與第三分流道之間的位置處。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具有流道幾何平衡設計的模仁總成,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頂出通孔的上端還設置有過渡錐孔,過渡錐孔上端開口的直徑小于其下端開口的直徑。
10.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具有流道幾何平衡設計的模仁總成,其特征在于,在第三分流道的中部位置處開設有擴張部,擴張部連接于固定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流道幾何平衡設計的模仁總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仁和下模仁,在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間形成有用于成型產品的多個管狀模腔,在上模仁和下模仁上還成型有延伸至連接于模腔的流道;其中,流道包括設置在上模仁上端的進膠口、沿著進膠口延伸到上模仁下端的至少一條第一分流道、設置在下模仁上并且與第一分流道對接的第一過渡流道、設置在上模仁下端并且與第一過渡流道對接的第二分流道、設置在下模仁上并且分別與第二分流道的兩端對接的兩條第二過渡流道、設置在下模仁上并對接于第二過渡流道的第三分流道、以及設置在上模仁與下模仁之間并對接于第三分流道兩端的兩條水口流道,兩條水口流道分別與管狀模腔的端部對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流道幾何平衡設計的模仁總成,其特征在于,在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間還設置有對接于管狀模腔的行位機構,行位機構設置有軸向伸入到管狀模腔內的包膠桿件,且在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間還設置有用于對接包膠桿件端部的固定槽,固定槽位于兩條水口流道之間的位置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具有流道幾何平衡設計的模仁總成,其特征在于,上模仁和下模仁均具有位于中部的流道板、對接在流道板兩側以外的模腔板、以及對接在兩個模腔板以外的兩個行位板,管狀模腔和行位機構均具有兩組,兩組管狀目前設置在模腔板中,兩組行位機構對接在兩個行位板以外的位置處,第二過渡流道的中部與第二分流道對接,使第二過渡流道的兩端分別對接有第三分流道以分別作用到兩個模腔板的管狀模腔。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具有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洪星亮,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豐收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