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空調制冷,特別涉及一種制冷機組。
技術介紹
1、目前,機房空調間接蒸發冷卻機組在全年的功耗中,其主要功耗來自于風機。其中,室內側風機功耗占比超過60%。室內側風機功耗如此之高的原因是室內風量為額定風量,室內風機基本全年在按照額定風量運行。間接蒸發冷卻機組實現高能效比的原因在于機組中的空氣-空氣換熱器,由于空氣-空氣的換熱效率低,因此空氣-空氣換熱器的尺寸需要做的非常大,占地空間大,進而導致整個機組布局非常擁擠。同時,為了滿足極端工況下的制冷需求,系統又耦合了蒸汽壓縮制冷循環系統。蒸汽壓縮制冷循環系統需要配置蒸發器和冷凝器。室外環境溫度較低時,僅僅通過空氣-空氣換熱器就可以達到制冷需求。但此時空氣仍然必須流經蒸發器和冷凝器,造成不必要的風機泵功損耗。同時,由于系統布局非常擁擠,系統的風路更加復雜,系統阻力更大,這些因素都給進一步提升空調能效帶來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申請提供一種制冷機組,旨在有效解決現有冷卻機組中空氣必須流經蒸發換熱單元和冷凝換熱單元而造成不必要的風機泵功損耗的問題。
2、本申請提供一種制冷機組,所述制冷機組具有室內側和室外側,所述制冷機組包括循環系統和熱轉移系統,所述循環系統具有供液體工質循環流動的第一回路,所述第一回路包括位于所述室內側的第一換熱單元、位于所述室外側的第二換熱單元以及連接于所述第一換熱單元與所述第二換熱單元之間的第一流路、第二流路,所述熱轉移系統連接在所述第一流路與所述第二流路之間用于將所述循環系統中低溫側的熱
3、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制冷機組包括單液體循環運行模式和復合運行模式,在所述單液體循環運行模式時,所述循環系統運行,所述熱轉移系統關閉,所述液體工質在所述第一回路中循環流動;在所述復合運行模式時,所述循環系統和所述熱轉移系統均運行,所述液體工質在所述第一回路中循環流動,所述熱轉移系統將所述循環系統中低溫側的熱量轉移至高溫側。
4、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熱轉移系統具有供制冷介質循環流動的第二回路,所述第二回路包括依次連接的壓縮單元、冷凝換熱單元、膨脹單元和蒸發換熱單元。
5、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換熱單元的出口與所述第一流路的入口連接,所述第一流路的出口與所述第二換熱單元的入口連接,所述第二換熱單元的出口與所述第二流路的入口連接,所述第二流路的出口與所述第一換熱單元的入口連接;所述第一流路為所述高溫側,所述第二流路為所述低溫側。
6、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冷凝換熱單元包括第一換熱通道和第二換熱通道,所述第一換熱通道位于所述第二回路上,所述第二換熱通道位于所述第一流路上;所述蒸發換熱單元包括第三換熱通道和第四換熱通道,所述第三換熱通道位于所述第二回路上,所述第四換熱通道位于所述第二流路上。
7、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回路上設有泵機。
8、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室內側具有與室內空氣連通的室內空氣通道,所述第一換熱單元位于所述室內空氣通道內;所述室外側具有與室外空氣連通的室外空氣通道,所述第二換熱單元位于所述室外空氣通道內。
9、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室內空氣通道內設有室內風機并包括對應所述室內風機設置的室內回風口和室內送風口,所述第一換熱單元位于所述室內回風口;所述室外空氣通道內設有室外風機并包括對應所述室外風機設置的室外進風口和室外出風口,所述第二換熱單元位于所述室外進風口。
10、在一實施例中,所述第二換熱單元的外側設有直接蒸發冷卻裝置,所述直接蒸發冷卻裝置用于形成細水霧、濕簾或降膜。
11、在一實施例中,所述單液體循環運行模式包括干模式和濕模式,在所述干模式時,所述直接蒸發冷卻裝置關閉,在所述濕模式時,所述直接蒸發冷卻裝置運行。
12、綜上所述,本申請提供一種制冷機組,該制冷機組具有室內側和室外側,制冷機組包括循環系統和熱轉移系統,循環系統具有供液體工質循環流動的第一回路,第一回路包括位于室內側的第一換熱單元、位于室外側的第二換熱單元以及連接于第一換熱單元與第二換熱單元之間的第一流路、第二流路,熱轉移系統連接在第一流路與第二流路之間用于將循環系統中低溫側的熱量轉移至高溫側,提升進入第二換熱單元的液體工質溫度并使其遠高于環境溫度,從而將室內側吸收的熱量全部散入環境。本申請的制冷機組室內側及室外側的氣流僅需分別穿過第一換熱單元、第二換熱單元,氣流阻力降低,因此可降低風機功率,特別是降低室內側風機的功耗,進而達到降低制冷機組全年功耗的目的。而且本申請的制冷機組摒棄了現有的空氣-空氣換熱方式,可減小機組尺寸,提升機組的結構緊湊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制冷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機組具有室內側和室外側,所述制冷機組包括循環系統和熱轉移系統,所述循環系統具有供液體工質循環流動的第一回路,所述第一回路包括位于所述室內側的第一換熱單元、位于所述室外側的第二換熱單元以及連接于所述第一換熱單元與所述第二換熱單元之間的第一流路、第二流路,所述熱轉移系統連接在所述第一流路與所述第二流路之間用于將所述循環系統中低溫側的熱量轉移至高溫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機組包括單液體循環運行模式和復合運行模式,在所述單液體循環運行模式時,所述循環系統運行,所述熱轉移系統關閉,所述液體工質在所述第一回路中循環流動;在所述復合運行模式時,所述循環系統和所述熱轉移系統均運行,所述液體工質在所述第一回路中循環流動,所述熱轉移系統將所述循環系統中低溫側的熱量轉移至高溫側。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熱轉移系統具有供制冷介質循環流動的第二回路,所述第二回路包括依次連接的壓縮單元、冷凝換熱單元、膨脹單元和蒸發換熱單元。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機組,其特征在于,所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換熱單元包括第一換熱通道和第二換熱通道,所述第一換熱通道位于所述第二回路上,所述第二換熱通道位于所述第一流路上;所述蒸發換熱單元包括第三換熱通道和第四換熱通道,所述第三換熱通道位于所述第二回路上,所述第四換熱通道位于所述第二流路上。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路上設有泵機。
7.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內側具有與室內空氣連通的室內空氣通道,所述第一換熱單元位于所述室內空氣通道內;所述室外側具有與室外空氣連通的室外空氣通道,所述第二換熱單元位于所述室外空氣通道內。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內空氣通道內設有室內風機并包括對應所述室內風機設置的室內回風口和室內送風口,所述第一換熱單元位于所述室內回風口;所述室外空氣通道內設有室外風機并包括對應所述室外風機設置的室外進風口和室外出風口,所述第二換熱單元位于所述室外進風口。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換熱單元的外側設有直接蒸發冷卻裝置,所述直接蒸發冷卻裝置用于形成細水霧、濕簾或降膜。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單液體循環運行模式包括干模式和濕模式,在所述干模式時,所述直接蒸發冷卻裝置關閉,在所述濕模式時,所述直接蒸發冷卻裝置運行。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制冷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機組具有室內側和室外側,所述制冷機組包括循環系統和熱轉移系統,所述循環系統具有供液體工質循環流動的第一回路,所述第一回路包括位于所述室內側的第一換熱單元、位于所述室外側的第二換熱單元以及連接于所述第一換熱單元與所述第二換熱單元之間的第一流路、第二流路,所述熱轉移系統連接在所述第一流路與所述第二流路之間用于將所述循環系統中低溫側的熱量轉移至高溫側。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機組包括單液體循環運行模式和復合運行模式,在所述單液體循環運行模式時,所述循環系統運行,所述熱轉移系統關閉,所述液體工質在所述第一回路中循環流動;在所述復合運行模式時,所述循環系統和所述熱轉移系統均運行,所述液體工質在所述第一回路中循環流動,所述熱轉移系統將所述循環系統中低溫側的熱量轉移至高溫側。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冷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熱轉移系統具有供制冷介質循環流動的第二回路,所述第二回路包括依次連接的壓縮單元、冷凝換熱單元、膨脹單元和蒸發換熱單元。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換熱單元的出口與所述第一流路的入口連接,所述第一流路的出口與所述第二換熱單元的入口連接,所述第二換熱單元的出口與所述第二流路的入口連接,所述第二流路的出口與所述第一換熱單元的入口連接;所述第一流路為所述高溫側,所述第二流路為所述低溫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實龍,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英維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