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輪對轉鎬,具體為用于輪對轉鎬的抬舉機構。
技術介紹
1、眾所周知,現有的輪對轉鎬是一種用于鐵路運輸的關鍵設備,主要用于將列車的重量傳遞到鐵軌上,保證列車的正常運行,輪對轉鎬制作時需要進行抬舉安裝。
2、現有的輪對轉鎬在安裝使用時,需要進行升起抬舉,現有的抬舉裝置都是依靠機械臂或者人工進行抬舉,十分不便,且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增加成本的消耗,導致其使用局限性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1、(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2、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了用于輪對轉鎬的抬舉機構。
3、(二)技術方案
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用于輪對轉鎬的抬舉機構,包括底板和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裝置在所述底板上側壁,所述升降裝置包括升降桿、升降塊和外殼,所述外殼底壁與所述底板上側壁連接,所述外殼內設置有無前側壁的空腔,所述升降桿在所述空腔內,所述外殼上側壁設置有第一電機,所述升降桿貫穿所述外殼上側壁并與所述第一電機輸出端連接,所述升降桿貫穿所述升降塊,所述升降塊與所述升降桿螺紋連接,所述升降塊與所述外殼內側壁貼合且滑動連接,所述升降塊前端設置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前端設置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內設置有夾持腔,所述夾持腔內設置有正反螺紋桿和移動塊,所述固定框一側壁設置有第二電機,所述正反螺紋桿貫穿所述固定框并與所述第二電機輸出端連接,所述移動塊對稱布置在所述正反螺紋桿上,所述正反螺紋桿貫穿所述移動塊,所述正反螺紋桿上設置有正螺紋與反螺紋,其中一個所
5、為了方便對支撐桿進行支撐,本技術改進有:所述底板上端設置有氣動伸縮桿,所述氣動伸縮桿下端與所述底板上側壁連接,所述氣動伸縮桿上端與所述支撐桿底壁連接。
6、為了方便放置支撐該裝置,本技術改進有:所述底板下側壁四角設置有防滑墊。
7、為了方便控制輪對轉鎬的高度位置,本技術改進有:所述第一電機為伺服電機。
8、為了增大夾持時的摩擦力,防止打滑,本技術改進有:所述夾持板正側壁設置有防滑紋。
9、為了方便放置輪對轉鎬,本技術改進有:所述底板上側壁前端設置有接觸墊,所述接觸墊為硅膠材質。
10、為了方便控制夾持板的位置,本技術改進有:所述第二電機為伺服電機。
11、為了對底板進行平衡,防止其傾倒,本技術改進有:所述底板上側壁后端設置有平衡塊,所述平衡塊對稱布置在所述外殼兩側。
12、(三)有益效果
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提供了用于輪對轉鎬的抬舉機構,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4、該用于輪對轉鎬的抬舉機構,設置有第一電機和升降桿,第一電機輸出帶動升降桿進行轉動,在外殼的限制下,升降塊隨著升降桿的限制上下移動,帶動支撐桿與夾持板進行移動,可以對輪對轉鎬進行升降,設置有第二電機和正反螺紋桿,第二電機輸出帶動正反螺紋桿進行轉動,移動塊分別與正螺紋與反螺紋連接,兩個移動塊向不同的方向進行轉動,帶動夾持板進行轉動,可以使夾持板在不同位置,從而夾持不同大小型號的輪對轉鎬,十分方便,不需要借助機械臂與人工,節省大量人力與成本。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用于輪對轉鎬的抬舉機構,包括底板(10)和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裝置在所述底板(10)上側壁,所述升降裝置包括升降桿(6)、升降塊(15)和外殼(1),所述外殼(1)底壁與所述底板(10)上側壁連接,所述外殼(1)內設置有無前側壁的空腔,所述升降桿(6)在所述空腔內,所述外殼(1)上側壁設置有第一電機(2),所述升降桿(6)貫穿所述外殼(1)上側壁并與所述第一電機(2)輸出端連接,所述升降桿(6)貫穿所述升降塊(15),所述升降塊(15)與所述升降桿(6)螺紋連接,所述升降塊(15)與所述外殼(1)內側壁貼合且滑動連接,所述升降塊(15)前端設置有支撐桿(14),所述支撐桿(14)前端設置有固定框(3),所述固定框(3)內設置有夾持腔,所述夾持腔內設置有正反螺紋桿(4)和移動塊(8),所述固定框(3)一側壁設置有第二電機(13),所述正反螺紋桿(4)貫穿所述固定框(3)并與所述第二電機(13)輸出端連接,所述移動塊(8)對稱布置在所述正反螺紋桿(4)上,所述正反螺紋桿(4)貫穿所述移動塊(8),所述正反螺紋桿(4)上設置有正螺紋與反螺紋,其中一個所述移動塊(8)與所述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輪對轉鎬的抬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上端設置有氣動伸縮桿(12),所述氣動伸縮桿(12)下端與所述底板(10)上側壁連接,所述氣動伸縮桿(12)上端與所述支撐桿(14)底壁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輪對轉鎬的抬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下側壁四角設置有防滑墊(7)。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輪對轉鎬的抬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電機(2)為伺服電機。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輪對轉鎬的抬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板(5)正側壁設置有防滑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輪對轉鎬的抬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上側壁前端設置有接觸墊(11),所述接觸墊(11)為硅膠材質。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輪對轉鎬的抬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電機(13)為伺服電機。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輪對轉鎬的抬舉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上側壁后端設置有平衡塊(9),所述平衡塊(9)對稱布置在所述外殼(1)兩側。
...【技術特征摘要】
1.用于輪對轉鎬的抬舉機構,包括底板(10)和升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裝置在所述底板(10)上側壁,所述升降裝置包括升降桿(6)、升降塊(15)和外殼(1),所述外殼(1)底壁與所述底板(10)上側壁連接,所述外殼(1)內設置有無前側壁的空腔,所述升降桿(6)在所述空腔內,所述外殼(1)上側壁設置有第一電機(2),所述升降桿(6)貫穿所述外殼(1)上側壁并與所述第一電機(2)輸出端連接,所述升降桿(6)貫穿所述升降塊(15),所述升降塊(15)與所述升降桿(6)螺紋連接,所述升降塊(15)與所述外殼(1)內側壁貼合且滑動連接,所述升降塊(15)前端設置有支撐桿(14),所述支撐桿(14)前端設置有固定框(3),所述固定框(3)內設置有夾持腔,所述夾持腔內設置有正反螺紋桿(4)和移動塊(8),所述固定框(3)一側壁設置有第二電機(13),所述正反螺紋桿(4)貫穿所述固定框(3)并與所述第二電機(13)輸出端連接,所述移動塊(8)對稱布置在所述正反螺紋桿(4)上,所述正反螺紋桿(4)貫穿所述移動塊(8),所述正反螺紋桿(4)上設置有正螺紋與反螺紋,其中一個所述移動塊(8)與所述正螺紋螺紋連接,另一個所述移動塊(8)與所述反螺紋螺紋連接,所述移動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海峰,郭金榮,王錦龍,
申請(專利權)人:鹽城海諾斯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