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長度必須引用該字符串內的位置。 參數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印刷機,具體為一種版筒操作側伸縮機構。
技術介紹
1、印刷機是印刷文字和圖像的機器,現代印刷機一般由裝版、涂墨、壓印、輸紙等機構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將要印刷的文字和圖像制成印版,裝在印刷機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機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圖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間接地轉印到紙或其他承印物如紡織品、金屬板、塑膠、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從而復制出與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同時印刷機按印版形式分類分為凸版、平版、凹版和孔版印刷機;安裝版和壓印結構分為平壓平式、圓壓平式和圓壓圓式印刷機,而凸版印刷機是使用凸版完成印刷過程的機器,平版印刷機是使用平版完成印刷過程的機器,凹版印刷機是使用凹版完成印刷過程的機器,絲網印刷機是使用絲網版完成印刷過程的機器;
2、而印刷版筒是印刷機上圓柱形的印版或其支承體,印刷版筒廣泛應用于印刷機械上,是印刷機的重要部件,印刷版筒的質量直接影響到印刷的質量,在印刷機在使用時,通過印刷版筒將信息印刷至紙張的表面,對于不同的印刷信息來說,必須相應地更換印刷機的印刷版筒,因此需要將印刷版筒從軸承表面取下,安裝符合印刷內容的滾筒,但是現有的印刷機在使用時,不能方便對對軸承表面的印刷版筒進行更換,使用較為不便,更換印刷版筒的步驟較為繁瑣,不夠便捷,容易影響工作效率,從而影響印刷機的工作。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版筒操作側伸縮機構,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不能方便對對軸承表面的印刷版筒進行更換,使用較為不便,更換印刷版筒的步驟較為繁瑣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版筒操作側伸縮機構,包括輥軸設置為圓柱形結構,且輥軸的一側末端連接有傳動側底座;
3、所述輥軸的表面連接有移動機構,且移動機構包括:所述輥軸的一側末端連接有操作側底座,所述操作側底座的底部固定連接有升降機構二,所述傳動側底座的底部安裝有升降機構一,且傳動側底座的末端固定連接電機驅動裝置,所述電機驅動裝置的表面連接有電器驅動件,所述操作側底座的表面一側連接有氣缸,且氣缸的另一側連接有安裝固定架,并且安裝固定架的表面固定安裝有電器驅動件。
4、優選的,所述輥軸的內部設置有轉動機構,且轉動機構包括:所述輥軸的內部內嵌安裝有雙頭電機,且雙頭電機的兩個輸出均固定連接有旋轉軸,所述輥軸的內部對稱內嵌設置有空腔一,且旋轉軸的插入空腔一內部連接有齒輪,所述齒輪設置在空腔一的內部,且齒輪的表面對稱固定連接有齒條,所述輥軸的表面內嵌設置有凹槽一,且凹槽一的內部連接有限位膠板,并且齒條的末端貫穿輥軸表面連接有限位膠板所述輥軸的內部對稱內嵌設置有空腔二,且空腔二的內壁連接有氣囊一,所述旋轉軸的末端插入空腔一內部連接有套筒,且套筒設置在空腔一的內部,并且套筒的另一端連接有擠壓板,所述輥軸的表面內嵌設置有凹槽二,且凹槽二的內部內嵌設置有氣囊二。
5、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轉動機構通過限位膠板,方便將版筒固定在輥軸的表面,方便對版筒的位置進行固定,防止版筒的位置偏移。
6、優選的,所述傳動側底座與操作側底座對稱設置在輥軸的兩側,且傳動側底座與操作側底座均與安裝固定架表面相連接,且傳動側底座與操作側底座均與安裝固定架為滑動連接。
7、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升降機構一帶動傳動側底座移動,使傳動側底座在安裝固定架的表面滑動,同時升降機構二帶動操作側底座在安裝固定架的表面滑動,可以改變輥軸的位置。
8、優選的,所述電器驅動件與安裝固定架相連接,且電器驅動件的輸出軸與傳動側底座的表面相連接。
9、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升降機構一帶動傳動側底座移動時,傳動側底座帶動電器驅動件在安裝固定架的表面滑動,同時電器驅動件的末端帶動傳動側底座在安裝固定架的表面橫向移動。
10、優選的,所述氣缸與安裝固定架之間為滑動連接,所述升降機構二設置在操作側底座底部,且升降機構一安裝在傳動側底座的底部。
11、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升降機構二帶動操作側底座在安裝固定架移動時,操作側底座帶動氣缸在安裝固定架表面移動,氣缸伸縮可以帶動操作側底座在安裝固定架的表面橫向移動。
12、優選的,所述旋轉軸的末端表面均設置有螺紋面,所述套筒的內部設置有螺紋,且旋轉軸與套筒之間為螺紋連接,所述旋轉軸與空腔一為轉動連接。
13、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旋轉軸在轉動時可以帶動。
14、優選的,所述齒輪與齒條之間為嚙合連接,且齒條與輥軸之間為滑動連接,所述限位膠板與凹槽一為滑動連接,且輥軸與限位膠板之間為滑動連接。
15、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齒輪在轉動時帶動齒條移動,使齒條在輥軸的內部向外移動,齒條推動限位膠板在凹槽一內部向外移動,使限位膠板的末端與版筒的內壁相接觸,可以對版筒的位置進行固定。
16、優選的,2個所述限位膠板設置為圓弧形,且限位膠板的內部與凹槽一表面相貼合,所述凹槽一設置在凹槽二的內側,且凹槽二靠近在輥軸的兩側,所述限位膠板的表面設置有膠條。
17、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限位膠板的末端與版筒的內壁相貼合,此時可以將版筒固定,同時氣囊二設置在限位膠板的外側,可以對版筒兩側進行阻擋,防止灰塵進入版筒的內部,使版筒與限位膠板造成損傷。
18、優選的,所述擠壓板的末端與氣囊一的表面相連接,且擠壓板與空腔二之間為滑動連接。
19、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擠壓板的末端由于氣囊一的限制不會移動,此時旋轉軸帶動轉筒推動擠壓板,通過擠壓板擠壓氣囊一。
20、優選的,所述氣囊一的表面連接有管道,且氣囊一管道的另一端貫穿輥軸表面與氣囊二相連接。
21、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氣囊一受到擠壓氣囊一內部的氣體通過管道進入氣囊二的內部,使氣囊二在凹槽的內部膨脹。
22、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版筒操作側伸縮機構:
23、1.設置了移動機構,可以方便將版筒從輥軸的表面取下,升降機構一與升降機構二帶動輥軸上下移動,同時氣缸與電器驅動件帶動輥軸與操作側底座分離,此時輥軸一側失去堵塞,可以通過該處對輥軸表面版筒拿取放置,提高印刷版筒進行更換的效率;
24、2.設置了轉動機構,方便將版筒固定在輥軸的表面,啟動雙頭電機,雙頭電機通過傳動機構帶動限位膠板向外移動,使限位膠板的外側與版筒的內壁貼合,對版筒的位置進行固定,使版筒均勻的固定在輥軸的表面,使版筒與輥軸為同一中心點,使版筒轉動的更加均勻,提高版筒印刷的精確度;
25、3.設置了氣囊一與氣囊二,當旋轉軸轉動時,銅鼓表面的螺紋推動擠壓板擠壓氣囊一,氣囊一內部氣體進入氣囊二,使氣囊二膨脹,可以對版筒與輥軸兩側之間的縫隙進行封堵,防止灰塵進入兩者之間,防止版筒與輥軸在成磨損。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版筒操作側伸縮機構,包括輥軸(1)設置為圓柱形結構,且輥軸(1)的一側末端連接有傳動側底座(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版筒操作側伸縮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輥軸(1)的內部設置有轉動機構,且轉動機構包括:所述輥軸(1)的內部內嵌安裝有雙頭電機(9),且雙頭電機(9)的兩個輸出均固定連接有旋轉軸(10),所述輥軸(1)的內部對稱內嵌設置有空腔一(11),且旋轉軸(10)的插入空腔一(11)內部連接有齒輪(12),所述齒輪(12)設置在空腔一(11)的內部,且齒輪(12)的表面對稱固定連接有齒條(13),所述輥軸(1)的表面內嵌設置有凹槽一(14),且凹槽一(14)的內部連接有限位膠板(15),并且齒條(13)的末端貫穿輥軸(1)表面連接有限位膠板(15)所述輥軸(1)的內部對稱內嵌設置有空腔二(16),且空腔二(16)的內壁連接有氣囊一(19),所述旋轉軸(10)的末端插入空腔一(11)內部連接有套筒(17),且套筒(17)設置在空腔一(11)的內部,并且套筒(17)的另一端連接有擠壓板(18),所述輥軸(1)的表面內嵌設置有凹槽二(20),且凹槽二(2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版筒操作側伸縮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側底座(2)與操作側底座(3)對稱設置在輥軸(1)的兩側,且傳動側底座(2)與操作側底座(3)均與安裝固定架(22)表面相連接,且傳動側底座(2)與操作側底座(3)均與安裝固定架(22)為滑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版筒操作側伸縮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器驅動件(6)與安裝固定架(22)相連接,且電器驅動件(6)的輸出軸與傳動側底座(2)的表面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版筒操作側伸縮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缸(7)與安裝固定架(22)之間為滑動連接,所述升降機構二(5)設置在操作側底座(3)底部,且升降機構一(4)安裝在傳動側底座(2)的底部。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版筒操作側伸縮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軸(10)的末端表面均設置有螺紋面,所述套筒(17)的內部設置有螺紋,且旋轉軸(10)與套筒(17)之間為螺紋連接,所述旋轉軸(10)與空腔一(11)為轉動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版筒操作側伸縮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齒輪(12)與齒條(13)之間為嚙合連接,且齒條(13)與輥軸(1)之間為滑動連接,所述限位膠板(15)與凹槽一(14)為滑動連接,且輥軸(1)與限位膠板(15)之間為滑動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版筒操作側伸縮機構,其特征在于:2個所述限位膠板(15)設置為圓弧形,且限位膠板(15)的內部與凹槽一(14)表面相貼合,所述凹槽一(14)設置在凹槽二(20)的內側,且凹槽二(20)靠近在輥軸(1)的兩側,所述限位膠板(15)的表面設置有膠條。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版筒操作側伸縮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壓板(18)的末端與氣囊一(19)的表面相連接,且擠壓板(18)與空腔二(16)之間為滑動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版筒操作側伸縮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囊一(19)的表面連接有管道,且氣囊一(19)管道的另一端貫穿輥軸(1)表面與氣囊二(21)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版筒操作側伸縮機構,包括輥軸(1)設置為圓柱形結構,且輥軸(1)的一側末端連接有傳動側底座(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版筒操作側伸縮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輥軸(1)的內部設置有轉動機構,且轉動機構包括:所述輥軸(1)的內部內嵌安裝有雙頭電機(9),且雙頭電機(9)的兩個輸出均固定連接有旋轉軸(10),所述輥軸(1)的內部對稱內嵌設置有空腔一(11),且旋轉軸(10)的插入空腔一(11)內部連接有齒輪(12),所述齒輪(12)設置在空腔一(11)的內部,且齒輪(12)的表面對稱固定連接有齒條(13),所述輥軸(1)的表面內嵌設置有凹槽一(14),且凹槽一(14)的內部連接有限位膠板(15),并且齒條(13)的末端貫穿輥軸(1)表面連接有限位膠板(15)所述輥軸(1)的內部對稱內嵌設置有空腔二(16),且空腔二(16)的內壁連接有氣囊一(19),所述旋轉軸(10)的末端插入空腔一(11)內部連接有套筒(17),且套筒(17)設置在空腔一(11)的內部,并且套筒(17)的另一端連接有擠壓板(18),所述輥軸(1)的表面內嵌設置有凹槽二(20),且凹槽二(20)的內部內嵌設置有氣囊二(2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版筒操作側伸縮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側底座(2)與操作側底座(3)對稱設置在輥軸(1)的兩側,且傳動側底座(2)與操作側底座(3)均與安裝固定架(22)表面相連接,且傳動側底座(2)與操作側底座(3)均與安裝固定架(22)為滑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版筒操作側伸縮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器驅動件(6)與安裝固定架(22)相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克勤,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施潘德智能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