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長度必須引用該字符串內的位置。 參數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散熱,尤其涉及一種散熱結構及域控制器。
技術介紹
1、域控制器是指是用于網絡中管理用戶身份和計算機、以及確保網絡安全的控制器。例如,在汽車行業中,域控制器是指在汽車網絡系統中負責管理車輛各個子系統的控制器。域控制器需要高算力平臺來實現,高算力平臺需要大功率芯片和密集的電子器件,使得能耗較高。為保證電子器件可靠運行,需采用合理的散熱方案。
2、現有技術中,采用風冷散熱或液冷散熱,風冷散熱即在域控制器的殼體上安裝散熱風扇,散熱風扇朝向殼體進行風冷散熱,液冷散熱即在域控制器的殼體周圍循環冷卻劑吸收并轉移熱量。
3、然而,液冷散熱成本較高且存在凝露問題,而風冷散熱,散熱效果差。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提供一種散熱結構及域控制器,用以解決液冷散熱成本較高且存在凝露問題,而風冷散熱,散熱效果差的問題。
2、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申請的技術方案如下:
3、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散熱結構,包括:風扇組件、熱電制冷器和散熱組件;散熱組件包括散熱部、多個散熱片和散熱殼體,散熱殼體用于蓋設在待散熱件的殼體上,散熱部和散熱片均設置在散熱殼體上,各散熱片間隔繞設在散熱部周側,相鄰兩個散熱片之間形成散熱通道,風扇組件與散熱部對應設置,風扇組件用于將外部的風吸入至散熱部,經散熱通道,對待散熱件散熱;熱電制冷器具有冷面和熱面,冷面與待散熱件的發熱件連接,熱面設置散熱殼體背離散熱部的一側。
4、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散熱結構,
5、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散熱結構,散熱片的側面形成導風的弧形導流面,相鄰兩個散熱片之間形成弧形的散熱通道,各散熱通道呈螺旋放射狀背離散熱部一側延伸。
6、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散熱結構,散熱通道朝向散熱部一端的寬度至散熱通道背離散熱部一端的寬度依次增大。
7、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散熱結構,相鄰兩個散熱片朝向散熱部一端之間的間距為3mm-5mm,相鄰兩個散熱片背離散熱部一端之間的間距為8mm-10mm。
8、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散熱結構,熱電制冷器包括冷芯片和導熱塊,冷芯片相對的兩個表面形成冷面和熱面,冷面與發熱件連接,冷芯片的熱面與導熱塊連接,導熱塊設置散熱殼體朝向在待散熱件的一側。
9、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散熱結構,散熱片上具有多個凹槽,凹槽依次間隔設置。
10、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散熱結構,凹槽呈弧形,凹槽的直徑為4mm-6mm。
11、在一些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散熱結構,還包括檢測組件和控制組件,檢測組件用于檢測待散熱件的溫度,控制組件檢測組件、熱電制冷器和風扇組件均與控制組件電連接;控制組件被配置為,當待散熱件的溫度大于或等于預設溫度值時,增大熱電制冷器的制冷量和增大風扇組件的風速。
12、另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域控制器,包括待散熱件和設置在待散熱件上的上述實施例中的任一項的散熱結構。
13、本申請提供的散熱結構及域控制器,該散熱結構通過風扇組件、熱電制冷器和散熱組件;散熱組件包括散熱部、多個散熱片和散熱殼體,散熱殼體用于蓋設在待散熱件的殼體上,散熱部和散熱片均設置在散熱殼體上,各散熱片間隔繞設在散熱部周側,相鄰兩個散熱片之間形成散熱通道,風扇組件與散熱部對應設置,風扇組件用于將外部的風吸入至散熱部,經散熱通道,對待散熱件散熱;熱電制冷器具有冷面和熱面,冷面與待散熱件的發熱件連接,熱面設置散熱殼體背離散熱部的一側。通過風扇組件用于將外部的風吸入至散熱部,相鄰兩個散熱片之間形成散熱通道,散熱通道與散熱部連通,用于將風導向覆蓋散熱殼體并帶走熱量,從而對待散熱件均勻散熱,結構簡單、成本低。同時,對于待散熱件的發熱件,熱電制冷器的冷面與發熱件連接,通過熱電效應實現熱量的快速轉移,將發熱件的熱量傳導至散熱殼體上,對待散熱件進一步散熱。而且,散熱殼體還可以密封保護待散熱件,避免外部因數影響域控器如雜質、凝露等。由此,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散熱結構,風扇組件散熱與熱電制冷器散熱相結合,增強散熱效果。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風扇組件(100)、熱電制冷器(200)和散熱組件(30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散熱片(320)背離所述散熱部(310)的一端,用于與所述待散熱件上的殼體邊緣平齊或者位于所述邊緣的外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片(320)的側面形成導風的弧形導流面,相鄰兩個所述散熱片(320)之間形成弧形的散熱通道(322),各所述散熱通道(322)呈螺旋放射狀背離所述散熱部(310)一側延伸。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通道(322)朝向所述散熱部(310)一端的寬度至所述散熱通道(322)背離所述散熱部(310)一端的寬度依次增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相鄰兩個所述散熱片(320)朝向所述散熱部(310)一端之間的間距為3mm-5mm,相鄰兩個所述散熱片(320)背離所述散熱部(310)一端之間的間距為8mm-10mm。
6.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散熱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片(320)上具有多個凹槽(321),所述凹槽(321)依次間隔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21)呈弧形,所述凹槽(321)的直徑為4mm-6mm。
9.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檢測組件(400)和控制組件(500),所述檢測組件(400)用于檢測所述待散熱件的溫度,所述控制組件(500)所述檢測組件(400)、所述熱電制冷器(200)和所述風扇組件(100)均與所述控制組件(500)電連接;
10.一種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散熱件和設置在待散熱件上的上述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散熱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風扇組件(100)、熱電制冷器(200)和散熱組件(30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散熱片(320)背離所述散熱部(310)的一端,用于與所述待散熱件上的殼體邊緣平齊或者位于所述邊緣的外側。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片(320)的側面形成導風的弧形導流面,相鄰兩個所述散熱片(320)之間形成弧形的散熱通道(322),各所述散熱通道(322)呈螺旋放射狀背離所述散熱部(310)一側延伸。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通道(322)朝向所述散熱部(310)一端的寬度至所述散熱通道(322)背離所述散熱部(310)一端的寬度依次增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散熱結構,其特征在于,相鄰兩個所述散熱片(320)朝向所述散熱部(310)一端之間的間距為3mm-5mm,相鄰兩個所述散熱片(320)背離所述散熱部(310)一端之間的間距為8mm-10mm。
6.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朋,張志超,
申請(專利權)人:東莞市勤領汽車電子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