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長度必須引用該字符串內的位置。 參數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光學元件,尤其涉及一種光學膜片以及具有上述光學膜片的顯示裝置。
技術介紹
1、依照不同類型的光源,現有的顯示裝置可包括液晶顯示裝置、發光二極管(led)顯示裝置、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裝置等。舉例而言,液晶顯示裝置的主要組件包括背光模塊、顯示面板與外框等,其中背光模塊又可分為側光式背光模塊與直下式背光模塊。一般來說,側光式背光模塊的成本較低,直下式背光模塊則較有利于達到區域調光(localdimming)的功能。此外,上述各類型的顯示裝置通常還設有光學膜片,以依據不同的需求調整成像效果。
2、本“
技術介紹
”段落只是用來幫助了解本
技術實現思路
,因此在“
技術介紹
”中所公開的內容可能包含一些沒有構成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所知道的現有技術。此外,在“
技術介紹
”中所公開的內容并不代表該內容或者本專利技術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所要解決的問題,也不代表在本專利技術申請前已被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所知曉或認知。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光學膜片,以能縮小出光張角,進而減少因出光張角過大而形成的雜散光。
2、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顯示裝置,以提升影像品質。
3、本專利技術的其他目的和優點可以從本專利技術所公開的技術特征中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4、為實現上述目的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光學膜片包括格柵層。格柵層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多個遮光部和多個透光部。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相反且相互平行。遮光部與透光部位于第
5、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遮光部還可具有第一轉角和第二轉角。每一第四表面具有相反的第一邊緣和第二邊緣。第一邊緣鄰接第三表面。第二邊緣連接第六表面,且第一轉角位于第四表面與第六表面之間。每一第五表面具有相反的第三邊緣和第四邊緣。第三邊緣鄰接第三表面。第四邊緣連接第七表面,且第二轉角位于第五表面與第七表面之間。在從第一表面指向第二表面的第一方向上,每一第一轉角和每一第二轉角遠離第一表面,且靠近第二表面。
6、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遮光部在第一表面上例如彼此等距設置。
7、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于遮光部與透光部沿第一表面彼此交替設置的方向上,其中一遮光部的第五表面的連接于第三表面的第三邊緣與相鄰的其中另一遮光部的第五表面的連接于第三表面的第三邊緣之間的距離可介于30um~200um。
8、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在從第一表面指向第二表面的第一方向上,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之間的距離可介于30um~200um。
9、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遮光部的第六表面的連接第二表面的一側與第七表面的連接第二表面的一側例如相互鄰接或相互不鄰接。
10、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每一遮光部由第一表面延伸至第二表面的橫截面可具有不對稱形狀。
11、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遮光部中的任兩個遮光部可具有相異的形狀。
12、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光學膜片例如還包括第一透光板,其設置于第二表面的背離遮光部的一側。
13、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透光板可具有第一透光面及第二透光面。第一透光面及第二透光面彼此相反,且第一透光面設置于第二表面的背離遮光部的一側。第二透光面具有多個第一微結構。
14、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光學膜片還可包括多個第一光散射粒子,第一光散射粒子設置于第一透光板內。
15、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光學膜片還可包括透光層,透光層設置于第二表面與第一透光板之間。
16、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光學膜片例如還包括第二透光板,第二透光板設置于第一表面。
17、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透光板可具有第三透光面及第四透光面。第三透光面及第四透光面彼此相反,且第三透光面設置于第一表面。第四透光面具有多個第二微結構。
18、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光學膜片還可包括多個第二光散射粒子,這多個第二光散射粒子設置于第二透光板內。
19、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透光板例如包括增亮膜。
20、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遮光部與透光部的折射率差值的絕對值例如大于0.005。
21、功效:全反射效果佳,增加出光亮度
22、為實現上述目的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顯示裝置包括導光板、光源、顯示面板以及光學膜片。導光板具有入光面和出光面,出光面連接入光面。光源與入光面相對設置。顯示面板與出光面相對設置。光學膜片設置于出光面與顯示面板之間。
23、在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可朝向顯示面板。
24、本專利技術的光學膜片采用格柵層,其中格柵層具有的多個遮光部和多個透光部。詳言之,遮光部的相反兩側分別具有彼此相連接且彼此相對傾斜的兩個表面(即第四表面、第五表面、第六表面及第七表面),透光部位于相鄰的兩個遮光部之間。如此,光束在通過透光部時可入射至第四表面或第五表面,進而被第四表面或第五表面反射而從格柵層出射。基于上述,光束從格柵層出射的張角能較入射至格柵層的張角小,因此,本專利技術的光學膜片能減少因出光張角過大而形成的雜散光。本專利技術的顯示裝置因采用上述的光學膜片,所以能改善于大視角出現的雜散光,進而提升影像品質。
25、為讓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優選實施例,并配合所附視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光學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膜片包括格柵層,所述格柵層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多個遮光部和多個透光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遮光部還具有第一轉角和第二轉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遮光部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彼此等距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光學膜片,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多個遮光部與所述多個透光部沿所述第一表面彼此交替設置的方向上,其中所述多個遮光部中的一個遮光部的所述第五表面的連接于所述第三表面的第三邊緣與所述多個遮光部中的與所述一個遮光部相鄰的另一遮光部的所述第五表面的連接于所述第三表面的第三邊緣之間的距離介于30um~200u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膜片,其特征在于,在從所述第一表面指向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表面與所述第二表面的距離介于30um~200u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遮光部中的每一個的所述第六表面的連接所述第二表面的一側與所述第七表面的連接所述第二表面的一側相互鄰接或相互不鄰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遮光部由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的橫截面具有不對稱形狀。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遮光部中的任意的兩個遮光部具有相異的形狀。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膜片還包括第一透光板,所述第一透光板設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背離所述多個遮光部的一側。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光學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光板具有第一透光面及第二透光面,所述第一透光面及所述第二透光面彼此相反,且所述第一透光面設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背離所述多個遮光部的所述一側,所述第二透光面具有多個第一微結構。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光學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膜片還包括多個第一光散射粒子,所述多個第一光散射粒子設置于所述第一透光板內。
12.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光學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膜片還包括透光層,所述透光層設置于所述第二表面與所述第一透光板之間。
13.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光學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膜片還包括第二透光板,所述第二透光板設置于所述第一表面。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學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板具有第三透光面及第四透光面,所述第三透光面及所述第四透光面彼此相反,且所述第三透光面設置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四透光面具有多個第二微結構。
15.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學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膜片還包括多個第二光散射粒子,所述多個第二光散射粒子設置于所述第二透光板內。
16.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學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光板包括增亮膜。
1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遮光部與所述多個透光部的折射率差值的絕對值大于0.005。
18.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裝置包括導光板、光源、顯示面板以及光學膜片,其中: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或所述第二表面朝向所述顯示面板。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光學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膜片包括格柵層,所述格柵層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多個遮光部和多個透光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遮光部還具有第一轉角和第二轉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遮光部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彼此等距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光學膜片,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多個遮光部與所述多個透光部沿所述第一表面彼此交替設置的方向上,其中所述多個遮光部中的一個遮光部的所述第五表面的連接于所述第三表面的第三邊緣與所述多個遮光部中的與所述一個遮光部相鄰的另一遮光部的所述第五表面的連接于所述第三表面的第三邊緣之間的距離介于30um~200u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膜片,其特征在于,在從所述第一表面指向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表面與所述第二表面的距離介于30um~200um。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遮光部中的每一個的所述第六表面的連接所述第二表面的一側與所述第七表面的連接所述第二表面的一側相互鄰接或相互不鄰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遮光部由所述第一表面延伸至所述第二表面的橫截面具有不對稱形狀。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遮光部中的任意的兩個遮光部具有相異的形狀。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學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學膜片還包括第一透光板,所述第一透光板設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背離所述多個遮光部的一側。
10.根據權利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翁兆泓,林宏澤,劉冠彣,郭浩然,劉明達,
申請(專利權)人: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