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長度必須引用該字符串內的位置。 參數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風電葉片制造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風電葉片玻纖布卷上料裝置及控制方法。
技術介紹
1、玻纖布因其優良的物理性能,并且對提升風電葉片的剛度和強度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風電葉片中的應用廣泛。玻纖布成品生產完后多數成卷狀存放,采用塑料袋密封或紙箱包裝。
2、玻纖布卷不能直接用于風電葉片生產,需根據需求進行裁切加工,裁切前需將玻纖布卷放置在放料支架上。目前均通過人工撕除包裝后,放置氣脹軸,通過行車或者懸臂吊將布卷運送至放卷支架上。
3、為了提高裁切效率,行業內普遍四層布卷同時裁切,一次需要更換四個布卷。該過程要求裁切設備停機等待,影響生產效率;由人工進行作業,氣脹軸為圓柱桿狀,重量>50kg,需要兩人搬運更換,勞動強度大,且存在安全風險。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旨在提出一種風電葉片玻纖布卷上料裝置及控制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上料裝置生產效率低、需要借助人工、存在安全封風險的問題。
2、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3、一種風電葉片玻纖布卷上料裝置,包括卸料系統、提升系統、換軸系統、放卷系統、轉運系統,所述卸料系統、提升系統、換軸系統和放卷系統依次設置,所述卸料系統將放置在其內部的玻纖布卷轉移至所述提升系統,再由所述提升系統將所述玻纖布卷提升至換軸系統,所述換軸系統智能控制所述玻纖布卷與放卷系統的連接,使得所述轉運系統將所述放卷系統上的玻纖布卷轉移至下一步預定工位。
4、進一步
5、進一步的,所述翻轉平臺兩側設置有側擋板,與所述端擋板形成的容納腔構成卸料倉。
6、進一步的,所述換軸系統包括兩個換軸裝置,兩個換軸裝置分別設置在所述提升系統的兩側,兩個換軸裝置之間設置有換軸支架,對所述玻纖布卷進行換軸控制時,玻纖布卷處于所述換軸支架上。
7、進一步的,所述換軸裝置上配置有孔位識別裝置,識別出玻纖布卷的芯軸位置。
8、進一步的,所述換軸裝置上配置有氣脹軸,所述換軸裝置將左右短氣脹軸插入所述玻纖布卷的芯軸。
9、進一步的,所述放卷系統也設置為兩組,分別位于所述玻纖布卷的軸向兩端,用于固定玻纖布卷的兩端,每組玻纖布卷均包含有多個放卷支架,所述放卷支架的上端與玻纖布卷兩端的氣脹軸接觸,用于固定玻纖布卷。
10、進一步的,多個所述放卷支架呈高低交錯設置。
11、進一步的,所述轉運系統設置在所述放卷系統的上部,所述轉運系統包括桁架軌道和橫梁,所述桁架軌道設置為兩個平行的軌道,所述桁架軌道上設置有橫梁,所述橫梁垂直于兩側的桁架軌道,在所述橫梁上安裝有機械臂,所述機械臂垂直于所述橫梁和桁架軌道,所述機械臂向下延伸,所述機械臂的末端連接玻纖布卷兩端的氣脹軸。
12、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風電葉片玻纖布卷上料裝置具有以下優勢:
13、(1)通過兩組放卷系統實現連續放卷,減少停機等待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14、(2)本專利技術通過換軸系統自動完成氣脹軸的安裝,取消人工換軸,降低勞動強度,降低安全風險;
15、(3)通過卸料系統,上料系統,轉運系統實現玻纖布卷從存放托盤到放卷系統的自動化作業,取消人工操作行車吊裝作業,提升自動化程度,降低勞動強度,降低安全風險。
16、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風電葉片玻纖布卷上料控制方法,使用上述所述的上料裝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7、步驟s110,在卸料系統內裝載風電葉片玻纖布卷原料,液壓缸舉升,玻纖布卷800依次通過擋板開口,落入提升系統;
18、步驟s120,識別換軸系統狀態,開啟提升系統,將玻纖布卷從卸料系統提升到換軸支架處,由換軸裝置對玻纖布卷進行換軸處理;
19、步驟s130,識別換軸系統狀態,開啟轉運系統,轉運系統的機械臂510從原點位置移動到換軸系統的換軸支架上方;
20、步驟s140,識別布卷狀態和芯軸位置;
21、步驟s150,換軸系統啟動,根據芯軸位置,調整氣脹軸的位置,同時識別氣脹軸與布卷位置,到位后,氣脹軸充氣;
22、步驟s160,機械臂運動,識別氣脹軸位置,調整機械臂位置,夾緊氣脹軸;
23、步驟s170,判斷放卷支架上的布卷狀態,計算當前布卷放置的位置,機械臂510提升,轉運布卷;
24、步驟s180,識別放卷支架位置,調整機械臂位置,裝載布卷;
25、步驟s190,判斷放卷系統狀態,判斷換軸系統狀態,計算機械臂終點位置,機械臂運動到終點位置。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一種風電葉片玻纖布卷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卸料系統(100)、提升系統(200)、換軸系統(300)、放卷系統(400)、轉運系統(500),所述卸料系統(100)、提升系統(200)、換軸系統(300)和放卷系統(400)依次設置,所述卸料系統(100)將放置在其內部的玻纖布卷(800)轉移至所述提升系統(200),再由所述提升系統(200)將所述玻纖布卷(800)提升至換軸系統(300),所述換軸系統(300)智能控制所述玻纖布卷(800)與放卷系統(400)的連接,使得所述轉運系統(500)將所述放卷系統(400)上的玻纖布卷(800)轉移至下一步預定工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系統(100)包括卸料倉,所述卸料倉內盛放玻纖布卷(800),卸料倉的底面形成翻轉平臺(120),卸料倉靠近所述提升系統(200)的一側設置端擋板(122),所述端擋板(122)的下部設置開口(11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轉平臺(120)兩側設置有側擋板(121),與所述端擋板(122)形成的容納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換軸系統(300)包括兩個換軸裝置,兩個換軸裝置分別設置在所述提升系統(200)的兩側,兩個換軸裝置之間設置有換軸支架(330),對所述玻纖布卷(800)進行換軸控制時,玻纖布卷處于所述換軸支架(330)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換軸裝置上配置有孔位識別裝置,識別出玻纖布卷的芯軸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換軸裝置上配置有氣脹軸(310),所述換軸裝置將左右短氣脹軸(310)插入所述玻纖布卷(800)的芯軸。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卷系統(400)也設置為兩組,分別位于所述玻纖布卷(800)的軸向兩端,用于固定玻纖布卷(800)的兩端,每組玻纖布卷(800)均包含有多個放卷支架(410),所述放卷支架(410)的上端與玻纖布卷兩端的氣脹軸接觸,用于固定玻纖布卷。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放卷支架(410)呈高低交錯設置。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轉運系統(500)設置在所述放卷系統(400)的上部,所述轉運系統(500)包括桁架軌道(520)和橫梁(530),所述桁架軌道(520)設置為兩個平行的軌道,所述桁架軌道(520)上設置有橫梁(530),所述橫梁(530)垂直于兩側的桁架軌道(520),在所述橫梁(530)上安裝有機械臂(510),所述機械臂(510)垂直于所述橫梁(530)和桁架軌道(520),所述機械臂(510)向下延伸,所述機械臂(510)的末端連接玻纖布卷兩端的氣脹軸(320)。
10.一種風電葉片玻纖布卷上料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權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上料裝置,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風電葉片玻纖布卷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卸料系統(100)、提升系統(200)、換軸系統(300)、放卷系統(400)、轉運系統(500),所述卸料系統(100)、提升系統(200)、換軸系統(300)和放卷系統(400)依次設置,所述卸料系統(100)將放置在其內部的玻纖布卷(800)轉移至所述提升系統(200),再由所述提升系統(200)將所述玻纖布卷(800)提升至換軸系統(300),所述換軸系統(300)智能控制所述玻纖布卷(800)與放卷系統(400)的連接,使得所述轉運系統(500)將所述放卷系統(400)上的玻纖布卷(800)轉移至下一步預定工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系統(100)包括卸料倉,所述卸料倉內盛放玻纖布卷(800),卸料倉的底面形成翻轉平臺(120),卸料倉靠近所述提升系統(200)的一側設置端擋板(122),所述端擋板(122)的下部設置開口(11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轉平臺(120)兩側設置有側擋板(121),與所述端擋板(122)形成的容納腔構成卸料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上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換軸系統(300)包括兩個換軸裝置,兩個換軸裝置分別設置在所述提升系統(200)的兩側,兩個換軸裝置之間設置有換軸支架(330),對所述玻纖布卷(800)進行換軸控制時,玻纖布卷處于所述換軸支架(330)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宏偉,劉澤強,饒新為,吳雙,王浪濤,馮威,
申請(專利權)人:廈門雙瑞風電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