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長度必須引用該字符串內的位置。 參數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工程,尤其涉及一種預制柱節點連接構造及支撐柱結構。
技術介紹
1、在使用逆作法進行地下建筑施工時,需要預先在地下進行預制中立柱的拼裝施工,從而為建筑各層結構提供支撐。采用逆作法施工可以節約大量支撐結構,但是各層預制中立柱之間以及中立柱與底層的灌注樁之間的連接強度往往很難達到目標要求,同時各層預制中立柱以及中立柱于底層灌注樁之間連接節點與梁板的連接強度也存在一定不足。
2、因此,亟需設計一種預制柱節點連接構造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預制柱節點連接構造及支撐柱結構,結構簡單、施工效率高,能夠提高支撐強度和支撐穩定性。
2、為達此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3、預制柱節點連接構造,用于連接沿豎向相鄰的兩個中立柱,所述預制柱節點連接構造包括:
4、第一連接構件,包括沿豎向間隔設置的第一端板和頂端板,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頂端板之間連接有第一側圍板,所述頂端板用于與上層的所述中立柱連接,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一側圍板以及所述頂端板圍設形成第一內腔;
5、第二連接構件,包括沿豎向間隔設置的第二端板和底端板,所述第二端板和所述底端板之間連接有第二側圍板,所述底端板用于與下層的所述中立柱連接,所述第二端板與所述第一端板貼靠并通過螺栓連接,所述第二端板、所述第二側圍板以及所述底端板圍設形成第二內腔;
6、所述第一側圍板、所述第二側圍板與中間層梁板之間
7、所述第一側圍板和所述第二側圍板上均開設有上錨孔,所述第一側圍板上的所述上錨孔與所述第一內腔連通,所述第二側圍板上的所述上錨孔與所述第二內腔連通,所述上錨孔用于所述中間層梁板的鋼筋穿過。
8、作為優選地,所述第一連接構件還包括沿豎向間隔設置在所述第一側圍板上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將所述第一內腔沿豎向分隔為若干個第一隔斷空間,所述第一隔板上開設有第一流通孔,所述第一流通孔用于連通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一隔斷空間。
9、作為優選地,所述第二連接構件還包括沿豎向間隔設置在所述第二側圍板上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將所述第二內腔沿豎向分隔為若干個第二隔斷空間,所述第二隔板上開設有第二流通孔,所述第二流通孔用于連通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二隔斷空間。
10、作為優選地,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一隔板之間、所述頂端板和相鄰的所述第一隔板之間以及所述第一端板和相鄰的所述第一隔板之間均設置有第一支撐肋;
11、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二隔板之間、所述底端板和相鄰的所述第二隔板之間以及所述第二端板和相鄰的所述第二隔板之間均設置有第二支撐肋。
12、作為優選地,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上均開設有螺栓通孔,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上圍繞所述螺栓通孔均設置有豎向的加強肋,所述加強肋的端部與相鄰的所述第一隔板或第二隔板固定連接。
13、作為優選地,所述第一端板上開設有第一對接孔,所述第二端板上開設有第二對接孔,所述第二對接孔與所述第一對接孔正對設置,所述第一對接孔和所述第二對接孔均用于流通混凝土。
14、支撐柱結構,包括多個沿豎向設置的中立柱和上述的預制柱節點連接構造,還包括:
15、灌注樁主筋,所述灌注樁主筋與最底層的所述中立柱的中立柱主筋連接;
16、第三連接構件,所述第三連接構件埋設在最底層的所述中立柱上,所述第三連接構件用于連接底層梁板的鋼筋。
17、作為優選地,所述第三連接構件包括沿豎向間隔設置的第三端板和柱端板,所述第三端板和所述柱端板之間連接有第三側圍板,所述柱端板用于與最底層的所述中立柱連接,所述第三端板、所述第三側圍板以及所述柱端板圍設形成第三內腔,所述第三側圍板上開設有下澆筑口,所述下澆筑口與所述第三內腔連通;
18、所述第三側圍板上開設有下錨孔,所述下錨孔與所述第三內腔連通,所述下錨孔用于所述底層梁板的鋼筋穿過。
19、作為優選地,所述中立柱的內部具有注漿通道,所述支撐柱結構還包括第一灌漿套管、第二灌漿套管以及第三灌漿套管,所述第一灌漿套管、所述第二灌漿套管以及所述第三灌漿套管分別穿設在所述第一連接構件、所述第二連接構件以及所述第三連接構件中,所述注漿通道、所述第一灌漿套管、所述第二灌漿套管以及所述第三灌漿套管均沿豎向正對設置,所述第一灌漿套管用于與混凝土澆筑設備連接,所述第三灌漿套管與所述灌注樁主筋圍設形成的樁孔正對設置。
20、作為優選地,所述第一灌漿套管設置在所述第一內腔中,所述第二灌漿套管設置在所述第二內腔中,所述第三灌漿套管設置在所述第三內腔中,所述第一灌漿套管、所述第二灌漿套管以及所述第三灌漿套管上均開設有側流孔,所述側流孔用于流通混凝土。
21、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
22、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預制柱節點連接構造,包括第一連接構件和第二連接構件,由于第一連接構件具有第一端板、第二連接構件具有第二端板,第一端板與第二端板貼靠并通過螺栓連接,因此沿豎向相鄰的兩個中立柱通過第一連接構件與第二連接構件實現固定連接;第一端板、第一側圍板以及頂端板圍設形成第一內腔,第二端板、第二側圍板以及底端板圍設形成第二內腔,第一側圍板和第二側圍板上均開設有上澆筑口,配合縫通過上澆筑口分別與第一內腔和第二內腔連通,同時由于第一側圍板和第二側圍板上均開設有用于中間層梁板的鋼筋穿過的上錨孔,上錨孔與第一內腔和第二內腔連通,因此施工人員可通過配合縫向第一內腔與第二內腔中澆筑混凝土,以實現中間層梁板與第一連接構件和第二連接構件的錨固連接,同時澆筑的混凝土在配合縫中將第一連接構件以及第二連接構件緊密包裹起來,提高了兩者的連接強度,從而保證了上下兩根中立柱以及中間層梁板三者之間有效、可靠的連接。
23、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支撐柱結構,采用上述預制柱節點連接構造,并使用大量預制結構,縮短現場施工時間、提高施工效率,且該支撐柱結構各連接節點與各層梁板處均通過混凝土一體澆筑成型,大大提高了連接強度和連接穩定性。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技術保護點】
1.預制柱節點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用于連接沿豎向相鄰的兩個中立柱(100),所述預制柱節點連接構造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柱節點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構件(1)還包括沿豎向間隔設置在所述第一側圍板(13)上的第一隔板(14),所述第一隔板(14)將所述第一內腔沿豎向分隔為若干個第一隔斷空間,所述第一隔板(14)上開設有第一流通孔(141),所述第一流通孔(141)用于連通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一隔斷空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預制柱節點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構件(2)還包括沿豎向間隔設置在所述第二側圍板(23)上的第二隔板(24),所述第二隔板(24)將所述第二內腔沿豎向分隔為若干個第二隔斷空間,所述第二隔板(24)上開設有第二流通孔(241),所述第二流通孔(241)用于連通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二隔斷空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預制柱節點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一隔板(14)之間、所述頂端板(12)和相鄰的所述第一隔板(14)之間以及所述第一端板(11)和相鄰的所述第一隔板(14)之間均設置有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預制柱節點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11)和所述第二端板(21)上均開設有螺栓通孔,所述第一端板(11)和所述第二端板(21)上圍繞所述螺栓通孔均設置有豎向的加強肋(111),所述加強肋(111)的端部與相鄰的所述第一隔板(14)或第二隔板(24)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柱節點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11)上開設有第一對接孔,所述第二端板(21)上開設有第二對接孔,所述第二對接孔與所述第一對接孔正對設置,所述第一對接孔和所述第二對接孔均用于流通混凝土。
7.支撐柱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沿豎向設置的中立柱(100)和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預制柱節點連接構造,還包括: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支撐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連接構件(3)包括沿豎向間隔設置的第三端板(31)和柱端板(32),所述第三端板(31)和所述柱端板(32)之間連接有第三側圍板(33),所述柱端板(32)用于與最底層的所述中立柱(100)連接,所述第三端板(31)、所述第三側圍板(33)以及所述柱端板(32)圍設形成第三內腔,所述第三側圍板(33)上開設有下澆筑口(331),所述下澆筑口(331)與所述第三內腔連通;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支撐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立柱(100)的內部具有注漿通道,所述支撐柱結構還包括第一灌漿套管(4)、第二灌漿套管(5)以及第三灌漿套管(6),所述第一灌漿套管(4)、所述第二灌漿套管(5)以及所述第三灌漿套管(6)分別穿設在所述第一連接構件(1)、所述第二連接構件(2)以及所述第三連接構件(3)中,所述注漿通道、所述第一灌漿套管(4)、所述第二灌漿套管(5)以及所述第三灌漿套管(6)均沿豎向正對設置,所述第一灌漿套管(4)用于與混凝土澆筑設備連接,所述第三灌漿套管(6)與所述灌注樁主筋(200)圍設形成的樁孔正對設置。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支撐柱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灌漿套管(4)設置在所述第一內腔中,所述第二灌漿套管(5)設置在所述第二內腔中,所述第三灌漿套管(6)設置在所述第三內腔中,所述第一灌漿套管(4)、所述第二灌漿套管(5)以及所述第三灌漿套管(6)上均開設有側流孔(41),所述側流孔(41)用于流通混凝土。
...【技術特征摘要】
1.預制柱節點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用于連接沿豎向相鄰的兩個中立柱(100),所述預制柱節點連接構造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柱節點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構件(1)還包括沿豎向間隔設置在所述第一側圍板(13)上的第一隔板(14),所述第一隔板(14)將所述第一內腔沿豎向分隔為若干個第一隔斷空間,所述第一隔板(14)上開設有第一流通孔(141),所述第一流通孔(141)用于連通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一隔斷空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預制柱節點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構件(2)還包括沿豎向間隔設置在所述第二側圍板(23)上的第二隔板(24),所述第二隔板(24)將所述第二內腔沿豎向分隔為若干個第二隔斷空間,所述第二隔板(24)上開設有第二流通孔(241),所述第二流通孔(241)用于連通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二隔斷空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預制柱節點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相鄰的兩個所述第一隔板(14)之間、所述頂端板(12)和相鄰的所述第一隔板(14)之間以及所述第一端板(11)和相鄰的所述第一隔板(14)之間均設置有第一支撐肋(15);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預制柱節點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11)和所述第二端板(21)上均開設有螺栓通孔,所述第一端板(11)和所述第二端板(21)上圍繞所述螺栓通孔均設置有豎向的加強肋(111),所述加強肋(111)的端部與相鄰的所述第一隔板(14)或第二隔板(24)固定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制柱節點連接構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板(11)上開設有第一對接孔,所述第二端板(21)上開設有第二對接孔,所述第二對接孔與所述第一對接孔正對設置,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鋒,袁俊,邵治理,賈寶榮,鄭祥杰,俞嬡妍,姜小強,朱其凱,黃仕軍,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市機械施工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