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長度必須引用該字符串內的位置。 參數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汽車安全,具體涉及一種汽車頭枕調節方法、裝置及車輛。
技術介紹
1、追尾碰撞是典型的道路交通事故,追尾碰撞發生時,被撞車輛(前車)乘員的頭頸部與上軀干的相對運動過大或過快,造成頭頸部損傷,稱為揮鞭傷。
2、相關技術中,為減小對前車乘員頭頸部的傷害,主要采用主動式頭枕設計,車輛座椅的頭枕由一條連桿連接至座椅靠背內的壓力板。當前車遭到后車追尾碰撞時,前車乘員的身體因撞擊力的作用,會撞向靠背,將壓力板往后推,從而促使頭枕往前移動,以便在前車乘員頭頸部猛烈晃動之前,頭枕可以托住頭頸部,防止或降低受傷的可能。
3、然而,上述設計通常僅對前車正常行駛、前車乘員為正常坐姿下的追尾碰撞,具備有效的頭頸部保護作用。對于因某種情況前車突然制動,后車與前車發生追尾碰撞的特殊情況,由于前車乘員已經在先前的制動減速作用下發生離位(即前車乘員的頭頸部在制動減速的慣性作用下向前,頭頸部與頭枕的距離過大),上述設計對頭頸部不能起到有效的支撐作用,造成頭頸部傷害過大。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汽車頭枕調節方法、裝置及車輛,以解決前車乘員因制動離位后再發生追尾碰撞,無法對前車乘員的頭頸部起到有效的支撐作用,造成頭頸部傷害過大的技術問題。
2、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汽車頭枕調節方法,包括:
3、獲取自車的第一行車數據、自車上各個乘員的信息,以及后車的第二行車數據;
4、根據所述第一行車數據和第二行車數據,預測自車與
5、當所述碰撞風險等級滿足第一預設條件時,根據所述第一行車數據和所述乘員的信息,預測所述各個乘員的頭部離位距離;
6、對于每一個頭部離位距離滿足第二預設條件的乘員,基于所述碰撞風險等級和所述頭部離位距離,調節乘員對應座椅的頭枕。
7、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行車數據包括自車車速和自車制動減速度,所述第二行車數據包括后車車速和后車與自車之間的相對車距;
8、所述根據所述第一行車數據和第二行車數據,預測自車與后車發生碰撞的碰撞風險等級,包括:
9、將所述自車車速、自車制動減速度、后車車速和相對車距輸入訓練好的碰撞風險預測模型,得到所述碰撞風險預測模型輸出的碰撞風險評分;
10、根據所述碰撞風險評分,確定碰撞風險等級;所述碰撞風險等級與所述碰撞風險評分正相關;
11、其中,所述碰撞風險預測模型基于不同的自車車速、自車制動減速度,以及相應的后車車速、相對車距和碰撞風險評分訓練得到。
12、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乘員的信息包括乘員對應座椅的靠背角度、乘員腿部曲起角度、乘員身高和乘員體重;
13、所述根據所述第一行車數據和所述乘員的信息,預測所述各個乘員的頭部離位距離,包括:
14、分別將每一個乘員對應的靠背角度、乘員腿部曲起角度、乘員身高和乘員體重,以及自車車速和自車制動減速度輸入訓練好的離位預測模型,得到所述離位預測模型輸出的每一個乘員的頭部離位距離;
15、其中,所述離位預測模型基于不同乘員對應的靠背角度、乘員腿部曲起角度、乘員身高、乘員體重和乘員的頭部離位距離,以及自車車速和自車制動減速度訓練得到。
16、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預設條件包括碰撞風險等級大于或等于預設等級,所述第二預設條件包括頭部離位距離大于預設距離閾值;
17、所述基于所述碰撞風險等級和所述頭部離位距離,調節乘員對應座椅的頭枕,包括:
18、基于所述碰撞風險等級和所述頭部離位距離,預測乘員傷害程度;
19、根據所述乘員傷害程度,確定防護措施,并基于所述防護措施,調節乘員對應座椅的頭枕,以使乘員傷害最小化。
20、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頭枕包括頭枕基部、前部泡沫,以及鋪設在所述頭枕基部和所述前部泡沫之間的氣袋;所述座椅還包括與所述頭枕連接的靠背,以及設置在所述靠背中的頭枕桿、氣管和充氣泵;
21、所述頭枕桿為中空管,所述頭枕桿的第一氣孔連接所述氣袋的進氣口,所述頭枕桿的第二氣孔經氣管連接充氣泵;
22、所述基于所述防護措施,調節乘員對應座椅的頭枕,包括:
23、基于所述防護措施,控制所述充氣泵充氣,以使乘員對應座椅的頭枕處于最佳防護狀態。
24、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防護措施包括向前移動頭枕;
25、所述基于所述防護措施,控制所述充氣泵充氣,包括:
26、根據所述頭部離位距離和預設的距離與充氣時間的對應關系,確定充氣時間;
27、控制所述充氣泵進行充氣并持續所述充氣時間,以使氣體經氣管和頭枕桿進入所述氣袋,所述氣袋充氣后將所述前部泡沫向前移動。
28、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在所述根據所述第一行車數據和第二行車數據,預測自車與后車發生碰撞的碰撞風險等級之前,還包括:
29、若所述相對車距大于預設距離閾值,和/或,所述后車車速小于所述自車車速且與所述自車車速的速度差大于預設速度差閾值,則重新執行獲取自車的第一行車數據、自車上各個乘員的信息,以及后車的第二行車數據的步驟。
30、在第一方面的一種可能的實施方式中,所述獲取自車的第一行車數據、自車上各個乘員的信息,以及后車的第二行車數據,包括:
31、判斷自車是否進行制動;
32、若自車進行制動,則獲取自車的第一行車數據、自車上各個乘員的信息,以及后車的第二行車數據。
33、第二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汽車頭枕調節裝置,包括:
34、獲取模塊,用于獲取自車的第一行車數據、自車上各個乘員的信息,以及后車的第二行車數據。
35、第一預測模塊,用于根據所述第一行車數據和第二行車數據,預測自車與后車發生碰撞的碰撞風險等級。
36、第二預測模塊,用于在所述碰撞風險等級滿足第一預設條件時,根據所述第一行車數據和所述乘員的信息,預測所述各個乘員的頭部離位距離。
37、調節模塊,用于對于每一個頭部離位距離滿足第二預設條件的乘員,基于所述碰撞風險等級和所述頭部離位距離,調節乘員對應座椅的頭枕。
38、第三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車輛,包括存儲器和控制器,存儲器中存儲有可在控制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控制器執行計算機程序時實現如第一方面任一項所述的汽車頭枕調節方法。
39、第四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存儲有計算機程序,計算機程序被控制器執行時實現如第一方面任一項所述的汽車頭枕調節方法。
40、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二方面至第四方面的有益效果可以參見上述第一方面中的相關描述,在此不再贅述。
41、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汽車頭枕調節方法、裝置及車輛,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汽車頭枕調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頭枕調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車數據包括自車車速和自車制動減速度,所述第二行車數據包括后車車速和后車與自車之間的相對車距;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頭枕調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員的信息包括乘員對應座椅的靠背角度、乘員腿部曲起角度、乘員身高和乘員體重;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汽車頭枕調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預設條件包括碰撞風險等級大于或等于預設等級,所述第二預設條件包括頭部離位距離大于預設距離閾值;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頭枕調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頭枕包括頭枕基部、前部泡沫,以及鋪設在所述頭枕基部和所述前部泡沫之間的氣袋;所述座椅還包括與所述頭枕連接的靠背,以及設置在所述靠背中的頭枕桿、氣管和充氣泵;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汽車頭枕調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措施包括向前移動頭枕;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頭枕調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據所述第一行車數據和第二行車數據,預測自車與后車發
8.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汽車頭枕調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獲取自車的第一行車數據、自車上各個乘員的信息,以及后車的第二行車數據,包括:
9.一種汽車頭枕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種車輛,包括存儲器和控制器,所述存儲器中存儲有可在所述控制器上運行的計算機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執行所述計算機程序時實現如權利要求1至8任一項所述的汽車頭枕調節方法。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汽車頭枕調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頭枕調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車數據包括自車車速和自車制動減速度,所述第二行車數據包括后車車速和后車與自車之間的相對車距;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頭枕調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員的信息包括乘員對應座椅的靠背角度、乘員腿部曲起角度、乘員身高和乘員體重;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汽車頭枕調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預設條件包括碰撞風險等級大于或等于預設等級,所述第二預設條件包括頭部離位距離大于預設距離閾值;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頭枕調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頭枕包括頭枕基部、前部泡沫,以及鋪設在所述頭枕基部和所述前部泡沫之間的氣袋;所述座椅還包括與所述頭枕連接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小光,寧成業,劉珍海,郭建保,劉陽,吳志芳,
申請(專利權)人: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