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卡夾、卡夾組件及光伏發電系統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44520116 閱讀: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3-07 13:13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卡夾、卡夾組件及光伏發電系統,屬于光伏發電技術領域。所述卡夾包括卡夾本體,所述卡夾本體上設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用于卡接光伏組件的邊框,所述第二卡槽用于卡接插頭;其中,所述第二卡槽的內壁包括多個弧形段。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申請涉及光伏發電,具體涉及一種卡夾、卡夾組件及光伏發電系統


    技術介紹

    1、光伏發電系統中通常包括多個光伏組件,相鄰兩個光伏組件之間通過一組插頭串聯。每組插頭包括兩個,其中一個插頭連接于相鄰兩個光伏組件中的一個,另一個插頭連接于相鄰兩個光伏組件中的另一個,將其中一個插頭插接于另一個插頭,從而通過這組插頭將相鄰兩個光伏組件串聯在一起。

    2、為了提升光伏組件的安裝效果,以及光伏組件的可靠性。現有技術中,通常采用扎帶或者掛鉤將插頭固定于光伏組件的支架上。

    3、然而,上述固定方式,需要人工進行作業,影響光伏組件的安裝效率。且不便于將插頭從支架上拆除。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卡夾、卡夾組件及光伏發電系統,以解決或者至少部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光伏組件的安裝效率低,插頭不便于拆除的問題。

    2、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是這樣實現的:

    3、第一方面,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卡夾,包括卡夾本體,所述卡夾本體上設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用于卡接光伏組件的邊框,所述第二卡槽用于卡接插頭;其中,所述第二卡槽的內壁包括多個弧形段。

    4、可選地,所述第二卡槽具有相對間隔設置的第一弧狀內壁和第二弧狀內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弧狀內壁和所述第二弧狀內壁之間的第三弧狀內壁。

    5、可選地,所述第一弧狀內壁和所述第二弧狀內壁用于與所述插頭的外壁過盈配合;所述第三弧狀內壁用于與所述插頭的外壁間隙配合。

    6、可選地,所述卡夾本體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一連接部,其中,所述第一卡槽設置于所述第一連接部上;所述第二卡槽設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

    7、可選地,所述第一連接部包括垂直連接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連接板、與所述第一連接板間隔設置的第二連接板,以及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板和所述第二連接板之間的第三連接板,其中,所述第一連接板、所述第三連接板和所述第二連接板圍合形成所述第一卡槽。

    8、可選地,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三連接板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板的不同側邊;或者,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三連接板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板的同側邊。

    9、可選地,所述第二連接板上設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用于抵接于所述光伏組件的邊框,以使所述第一卡槽與所述光伏組件的邊框過盈配合。

    10、可選地,所述卡夾還包括第一加強筋,其中,所述第一加強筋位于所述第一連接板遠離所述第二連接板的底面。

    11、第二方面,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卡夾組件,包括第一卡夾和第二卡夾,所述第一卡夾上設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開口朝向所述第二卡夾,所述第一卡槽用于卡接光伏組件的邊框,所述第二卡槽用于卡接第一插頭;所述第二卡夾上設置有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所述第三卡槽的開口朝向所述第一卡夾,所述第三卡槽用于卡接相鄰的另一個光伏組件的邊框,所述第四卡槽用于卡接第二插頭;其中,所述第二卡槽和所述第四卡槽相對間隔設置。

    12、可選地,所述第二卡槽的開口方向和所述第四卡槽的開口方向相反。

    13、可選地,所述第一卡夾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一連接部,其中,所述第一卡槽設置于所述第一連接部上;所述第二卡槽設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上。

    14、可選地,所述第一連接部包括垂直連接于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連接板、與所述第一連接板間隔設置的第二連接板,以及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板和所述第二連接板之間的第三連接板,其中,所述第一連接板、所述第三連接板和所述第二連接板圍合形成所述第一卡槽。

    15、可選地,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三連接板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板的不同側邊。

    16、可選地,所述第二連接板上設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用于抵接于所述光伏組件的邊框,以使所述第一卡槽與所述光伏組件的邊框過盈配合。

    17、可選地,所述第二卡槽具有相對間隔設置的第一弧狀內壁和第二弧狀內壁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弧狀內壁和所述第二弧狀內壁之間的第三弧狀內壁;其中,所述第三弧狀內壁遠離所述第二卡夾的一側具有倒角。

    18、可選地,所述第一弧狀內壁和所述第二弧狀內壁用于與所述第一插頭的外壁過盈配合;所述第三弧狀內壁用于與所述第一插頭的外壁間隙配合。

    19、可選地,所述第一卡夾還包括第一加強筋,其中,所述第一加強筋位于所述第一連接板遠離所述第二連接板的底面。

    20、可選地,所述第二卡夾包括第二基板和第二連接部,其中,所述第三卡槽設置于所述第二連接部上;所述第四卡槽設置于所述第二基板上。

    21、可選地,所述第二連接部包括垂直連接于所述第二基板的第四連接板、與所述第四連接板間隔設置的第五連接板,以及連接于所述第四連接板和所述第五連接板之間的第六連接板,其中,所述第四連接板、所述第六連接板和所述第五連接板圍合形成所述第三卡槽。

    22、可選地,所述第二基板和所述第六連接板連接于所述第四連接板的同側邊。

    23、可選地,所述第五連接板上設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用于抵接于所述光伏組件的邊框,以使所述第三卡槽與所述光伏組件的邊框過盈配合。

    24、可選地,所述第四卡槽包括相對間隔設置的第四弧狀內壁和第五弧狀內壁以及位于所述第四弧狀內壁和所述第五弧狀內壁之間的第六弧狀內壁。

    25、可選地,所述第四弧狀內壁和所述第五弧狀內壁用于與所述第二插頭的外壁過盈配合;所述第六弧狀內壁用于與所述第二插頭的外壁間隙配合。

    26、可選地,所述第二卡夾還包括第二加強筋,其中,所述第二加強筋位于所述第四連接板遠離所述第五連接板的底面。

    27、第三方面,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光伏發電系統,包括間隔設置的至少兩個光伏組件、第二方面所述的卡夾組件、第一插頭和第二插頭,其中,所述第一卡夾的所述第一卡槽卡接于一個所述光伏組件的邊框,所述第二卡夾的所述第三卡槽卡接于相鄰的另一個所述光伏組件的邊框;所述第一插頭卡接于所述第一卡夾的所述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插頭卡接于所述第二卡夾的所述第四卡槽。

    28、可選地,相鄰兩個所述光伏組件之間具有第一間隙,所述第一插頭和所述第二插頭的連接處與所述第一間隙錯位設置。

    29、可選地,所述第一插頭和所述第二插頭的連接處位于所述第二卡夾的下方。

    30、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卡夾、卡夾組件和光伏發電系統,其中,所述卡夾包括卡夾本體,所述卡夾本體上設置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用于卡接光伏組件的邊框,所述第二卡槽用于卡接插頭;其中,所述第二卡槽的內壁包括多個弧形段。

    31、本技術公開的卡夾在使用的過程中,需要兩個卡夾配合使用。一個卡夾的第一卡槽卡接于一個光伏組件的邊框,一個插頭卡接于該卡夾的第二卡槽內。第二個卡夾的第一卡槽卡接于相鄰的另一個光伏組件的邊框,第二個插頭卡接于該卡夾的第二卡槽中。再將第一插頭插接于第二插頭中,從而可以將相鄰的兩個光伏組件串聯在一起,以提高光伏組件的安裝效率較高,且便于拆除第一插頭和第二插頭。

    32、進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1.一種卡夾,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夾本體,所述卡夾本體上設置有第一卡槽(11、21)和第二卡槽(12、22),所述第一卡槽(11、21)用于卡接光伏組件的邊框(50),所述第二卡槽(12、22)用于卡接插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12、22)具有相對間隔設置的第一弧狀內壁(121、221)和第二弧狀內壁(122、22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弧狀內壁(121、221)和所述第二弧狀內壁(122、222)之間的第三弧狀內壁(123、22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卡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狀內壁(121、221)和所述第二弧狀內壁(122、222)用于與所述插頭的外壁過盈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夾,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夾本體包括第一基板(13、23)和第一連接部(14、24),其中,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卡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部(14、24)包括垂直連接于所述第一基板(13、23)的第一連接板(141、241)、與所述第一連接板(141、241)間隔設置的第二連接板(142、242),以及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板(141、241)和所述第二連接板(142、242)之間的第三連接板(143、243),其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卡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13、23)和所述第三連接板(143、243)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板(141、241)的不同側邊;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卡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板(142、242)上設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用于抵接于所述光伏組件的邊框(50),以使所述第一卡槽(11、21)與所述光伏組件的邊框(50)過盈配合。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卡夾,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夾還包括第一加強筋(15、25),其中,所述第一加強筋(15、25)位于所述第一連接板(141、241)遠離所述第二連接板(142、242)的底面。

    9.一種卡夾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卡夾(10)和第二卡夾(20),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卡夾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12)的開口方向和所述第四卡槽(22)的開口方向相反。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卡夾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夾(10)包括第一基板(13)和第一連接部(14),其中,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卡夾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部(14)包括垂直連接于所述第一基板(13)的第一連接板(141)、與所述第一連接板(141)間隔設置的第二連接板(142),以及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板(141)和所述第二連接板(142)之間的第三連接板(143),其中,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卡夾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13)和所述第三連接板(143)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板(141)的不同側邊。

    1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卡夾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板(142)上設置有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用于抵接于所述光伏組件的邊框(50),以使所述第一卡槽(11)與所述光伏組件的邊框(50)過盈配合。

    15.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卡夾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12)具有相對間隔設置的第一弧狀內壁(121)和第二弧狀內壁(12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弧狀內壁(121)和所述第二弧狀內壁(122)之間的第三弧狀內壁(123);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卡夾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狀內壁(121)和所述第二弧狀內壁(122)用于與所述第一插頭(30)的外壁過盈配合;

    17.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卡夾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夾(10)還包括第一加強筋(15),其中,

    18.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卡夾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夾(20)包括第二基板(23)和第二連接部(24),其中,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卡夾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部(24)包括垂直連接于所述第二基板(23)的第四連接板(241)、與所述第四連接板(241)間隔設置的第五連接板(242),以及連接于所述第四連接板(241)和所述第五連接板(242)之間的第六連接板(243),其中,

    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卡夾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23)和所述第六連接板(243)連接于所述第四連接板(241)的同側邊。

    21.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卡夾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連接板(242)上設置有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用于抵接于所述光伏組件的邊框(50),以使所述第三卡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卡夾,其特征在于,包括卡夾本體,所述卡夾本體上設置有第一卡槽(11、21)和第二卡槽(12、22),所述第一卡槽(11、21)用于卡接光伏組件的邊框(50),所述第二卡槽(12、22)用于卡接插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12、22)具有相對間隔設置的第一弧狀內壁(121、221)和第二弧狀內壁(122、22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弧狀內壁(121、221)和所述第二弧狀內壁(122、222)之間的第三弧狀內壁(123、223)。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卡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狀內壁(121、221)和所述第二弧狀內壁(122、222)用于與所述插頭的外壁過盈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卡夾,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夾本體包括第一基板(13、23)和第一連接部(14、24),其中,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卡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部(14、24)包括垂直連接于所述第一基板(13、23)的第一連接板(141、241)、與所述第一連接板(141、241)間隔設置的第二連接板(142、242),以及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板(141、241)和所述第二連接板(142、242)之間的第三連接板(143、243),其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卡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13、23)和所述第三連接板(143、243)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板(141、241)的不同側邊;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卡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板(142、242)上設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用于抵接于所述光伏組件的邊框(50),以使所述第一卡槽(11、21)與所述光伏組件的邊框(50)過盈配合。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卡夾,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夾還包括第一加強筋(15、25),其中,所述第一加強筋(15、25)位于所述第一連接板(141、241)遠離所述第二連接板(142、242)的底面。

    9.一種卡夾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卡夾(10)和第二卡夾(20),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卡夾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槽(12)的開口方向和所述第四卡槽(22)的開口方向相反。

    11.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卡夾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夾(10)包括第一基板(13)和第一連接部(14),其中,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卡夾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部(14)包括垂直連接于所述第一基板(13)的第一連接板(141)、與所述第一連接板(141)間隔設置的第二連接板(142),以及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板(141)和所述第二連接板(142)之間的第三連接板(143),其中,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卡夾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13)和所述第三連接板(143)連接于所述第一連接板(141)的不同側邊。

    1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欣魚城源張娜何江濤
    申請(專利權)人: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 青青爽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色噜噜综合亚洲av中文无码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网站| 无码熟妇αⅴ人妻又粗又大 |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 午夜无码伦费影视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青春草无码精品视频在线观|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 无码中文字幕人妻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播放|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 | 人妻丰满av无码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熟妇AV又粗又大| 无翼乌工口肉肉无遮挡无码18| 无码AV岛国片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无码AⅤ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网站| 天堂无码久久综合东京热|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手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精品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男男AV纯肉无码免费播放无码| 婷婷四虎东京热无码群交双飞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中文一国产一无码一日韩|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直播 | 亚洲av无码片区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v最新无码av专区| 午夜亚洲AV日韩AV无码大全|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网站|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